直流GIL内金属微粒对表面电荷积聚影响的三维仿真及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直流GIL内金属微粒对表面电荷积聚影响的三维仿真及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直流GIL 表面电荷积聚 微粒黏附 微观机制 三维仿真
【摘要】:针对直流GIL中金属微粒污染问题,该文研究了其对模型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的影响。基于麦克斯韦理论,纳入微粒污染以及气体侧空间离子的产生、复合、迁移、扩散等作用,建立了微粒污染情况下包含气体侧微观机制的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模型,利用COMSOL软件对三维情况下绝缘子形状、金属微粒不同黏附形态以及不同气体环境对表面电荷积聚的影响进行了求解分析,同时搭建了考虑导电微粒情况的电荷测量平台,对仿真中典型设置进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随截面底角减小,电荷更多积聚于绝缘子表面;黏附于绝缘子表面的金属微粒会引起表面电荷大积聚激增,沿高低压电极连线黏附微粒引起积聚最明显;气体环境改变会引起表面电荷积聚发生改变,低气压时更易积聚电荷。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直流GIL 表面电荷积聚 微粒黏附 微观机制 三维仿真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2014CB239502)~~
【分类号】:TM216
【正文快照】: 0引言 中国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的需求日益突出,而直流GIL以其大容量、高电压、高可靠性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在直流GIL运行过程中,绝缘子的沿面闪络始终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难题,有研究表明,金属微粒污染与支撑绝缘表面存在电荷积聚是引起闪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飞;张智诠;;三维表面电荷法在位场计算中的几点改进[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0年01期
2 孙启美,刘德朋,朱莉;材料表面电荷衰减规律探讨[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3 赵慧斌;韩立;;微纳米尺度下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荷的生成实验[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8年02期
4 杜伯学;高宇;马宗乐;;伽玛线辐射对聚乙烯表面电荷累积的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6期
5 张轶飞;张智诠;;基于表面电荷法的像管静电场计算[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陆忠亮,肖衍明;电场的一种数值分析法—表面电荷法[J];高压电器;1984年01期
7 赵中原,邱毓昌,方志,王建生,冯建强;三维空间表面电荷法的改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杜伯学;高宇;朱晓辉;;伽玛线辐射对PBN试样表面电荷累积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5期
9 郝向英,乌地,赵慧,宝迪,郭博书;黄河水体沉积物的表面电荷性质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赵慧斌;任权;韩立;;PMMA薄膜nm尺度下表面电荷的制备和观察[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武泉;宋仲容;;动力学方法测定两种类型胶体颗粒表面电荷性质的比较研究[A];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孙志;韩柏;李振凯;王暄;雷清泉;;不同镀层微探针注入对聚酰亚胺表面电荷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黄耀熊;黄宝添;郑新景;;结合量子点标记与宽场光切片技术对活细胞表面电荷的三维定量成像[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徐明岗;;不同介质中红壤对CI~-的吸附及其与表面电荷性质的关系[A];土壤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会议指南与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邸博;直流电压下聚四氟乙烯表面电荷的聚散及其对闪络特性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2 高宇;聚合物电介质表面电荷动态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凯;固体聚合物电介质表面电荷测量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马云飞;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环氧树脂加快表面电荷消散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杨兴伦;紫色土表面电荷性质的初步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4 陈兴尧;红细胞表面电荷对其结构与功能参数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9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77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