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发电厂烟气汞检测及脱汞技术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燃煤发电厂烟气汞检测及脱汞技术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烟气汞检测 单质汞 活性炭 烟气脱汞 在线检测 吸附脱汞
【摘要】:汞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种痕量物质,其具有易迁移性、隐蔽性、高生物蓄积性、高挥发性及潜在持久性等危害。这些危害已经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燃煤电厂是大气中汞排放主要来源,我国是世界上煤炭消耗大国,所以控制燃煤电厂中汞排放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汞的主要形态有:单质汞(Hgo)、二价汞(Hg2+)和颗粒态汞(Hgp),其中单质汞(Hgo)是最难脱除的。本论文主要是针对燃煤发电厂日益严重的烟气汞污染问题,对烟气中的汞进行在线检测与吸附脱汞的研究。首先通过分析现有对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汞的检测分析方法,并用这些方法对我公司在阳城电厂进行的试点工程中,采集电厂中经过已经安装的环保设备后汞含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现有环保设备的汞脱除能力,以便有针对性的研究相应脱汞方法。通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燃煤排放的烟气经过现有各环保设备后,主要是还含有单质汞(Hgo)无法脱除,本论文主要是研究单质汞(Hgo)的脱除方法。由于活性炭拥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汞吸附材料,通过实验证明,若对活性炭进行活化改性,并对其进行载银处理,其吸附汞的能力可以有数倍的提高。当载银活性炭吸附汞饱和后,对其进行活化再生,及对汞进行回收,可以做到活性炭的重复利用,又可以回收汞资源。
【关键词】:烟气汞检测 单质汞 活性炭 烟气脱汞 在线检测 吸附脱汞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22
- 1.0 研究的背景9-10
- 1.1 烟气中汞排放10-14
- 1.1.1 烟气中汞的形态10-11
- 1.1.2 烟气脱汞技术现状11-14
- 1.2 烟气中汞的检测方法14-17
- 1.2.1 取样检测分析法14-16
- 1.2.2 汞在线检测技术16-17
- 1.3 活性炭脱汞技术17-20
- 1.3.1 活性炭的用途18-19
- 1.3.2 活性炭脱汞技术19-20
- 1.4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20-22
- 1.4.1 选题思路20
- 1.4.2 研究的内容20-22
- 第2章 试验及其方法22-26
- 2.1 试验的原理及其装置22-23
- 2.2 试验的方法和吸附剂的表征分析23-25
- 2.2.1 试验的方法23
- 2.2.2 吸附剂的表征分析23-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数据采集和数据对比26-39
- 3.1 试点机组简介26-27
- 3.2 项目实施27-32
- 3.3 汞CEMS运行、维护及日常工作32-33
- 3.4 汞CEMS数据统计及分析33-36
- 3.5 全口径汞人工监测数据对比情况分析36-38
- 3.6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烟气中汞的脱除和回收39-46
- 4.1 烟气中汞的脱除39-41
- 4.1.1 活性炭的改性40-41
- 4.1.2 低温等离子体脱附41
- 4.1.3 汞蒸汽回收41
- 4.2 活性炭的改性、汞脱附及回收实验41-45
- 4.3 本章小结45-46
- 第5章 结论46-48
- 5.1 结论46
- 5.2 展望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昌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工艺的分析探讨[J];福建建筑;2010年10期
2 王新春;;国外玻璃窑烟气处理一例[J];建材工业信息;1992年10期
3 文;日本的电子束烟气处理技术[J];内蒙古电力技术;1998年06期
4 林永明,高翔;多功能烟气处理装置的试验研究[J];广西电力技术;2000年02期
5 崔占忠;龙辉;龙正伟;陈冠益;;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J];动力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6 李红晓;;处理酸化烟气的淋洗塔的有关探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3年05期
7 业辑;电子束烟气处理技术的应用及前景[J];云南电业;2001年01期
8 李军;严圣军;陈竹;王占磊;;符合欧盟2000标准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工艺[J];发电设备;2012年06期
9 张明礼,李森茂,郑治;橡胶硫化烟气的净化处理[J];宇航材料工艺;1987年05期
10 孙聿峰;三步法烟气处理方案——对火力发电站烟气排放处理方案的探讨[J];应用科技;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辉;;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发展应用及展望[A];第十三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孙成余;蒋荣生;张良红;晏祥树;赵红梅;朱海成;唐顺欢;;富氧顶吹炼铅烟气处理系统优化升级[A];全国“十二五”铅锌冶金技术发展论坛暨驰宏公司六十周年大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戴伟华;;喷雾干燥吸收工艺处理焚烧烟气的研究[A];第二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专辑[C];2007年
4 张兴旺;;三高生产条件下烟气处理系统能力适应性研究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冶炼烟气治理专利技术推广及三废无害化处置研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远亚;刘中良;张克舫;;电厂烟气后处理系统的热力学分析[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龙辉;;燃煤火电机组高效烟气处理工艺路线选择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张波;;低浓度SO_2烟气高效处理技术集成及创新[A];第九届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冶炼烟气治理专利技术推广及三废无害化处置研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俞晓阳;;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工艺[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章)[C];2014年
9 鞠希林;;BS930电收尘技术及高浓度烟气处理对策[A];第九届全国电除尘、第一届脱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潘皓;胥学峰;高山;孙旭光;郭鲁阳;宣小平;;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综述[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发电单位会员“节水与环境保护”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华 王永军;齐鲁石化烟气处理引入新技术[N];中国化工报;2010年
2 王永军;巧解脱硫再生烟气处理难题[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赵吉仁;硫酸年产量达130万吨[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电厂钢厂可实现烟气清洁排放[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刘晨;用于烟气、冷却调质和除尘的废水处理方案[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6 李军 戴学谱;世界最大的单系列制酸装置70万吨硫酸工程进展顺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7 张化义;炼钢煤气净化回收新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8 郑岩;中冶北方在一大型烧结机工程中采用烟气循环新工艺[N];中国冶金报;2011年
9 韩兆东 左秋明;有机催化处理烟气一箭三雕[N];中国化工报;2011年
10 特约记者 梁峗;金川治理低浓度杂散烟气[N];中国化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秋凯;催化裂化烟气硫转移剂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邱广亮;微生物法脱除工业烟气二氧化硫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马乐凡;液相络合—铁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NOx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4 智永婷;吸附法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玉宝;燃煤电厂烟气及液固相废弃物的汞监测方法分析及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廉霄汉;300MW脱硫系统烟气均布技改数值模拟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3 张翔;燃煤发电厂烟气汞检测及脱汞技术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4 涂宏;电子式烟气含湿量测量仪的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5 盛锴;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烟气急冷塔的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石丽娜;火电厂脱硫烟气再热后腐蚀性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7 刘俊兰;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氧化锌吸收与利用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纪辛;垃圾焚烧烟气半干法脱酸塔结构优化与流场数值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主要成分分析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周泽;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本文编号:790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79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