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2400m海拔下换流站阀厅内金具空气间隙操作冲击电压放电特性

发布时间:2017-09-05 17:36

  本文关键词:2400m海拔下换流站阀厅内金具空气间隙操作冲击电压放电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换流站 阀厅金具 空气间隙 操作冲击放电 海拔修正


【摘要】:为分析海拔2 400 m处新松换流站阀厅将军帽、均压环(单环)、均压球等金具在操作冲击电压下的放电特性,根据楚雄换流站阀厅内典型金具的尺寸结构,选取典型尺寸Φ750 mm、Φ880 mm将军帽,Φ1 200×300 mm、Φ1 600×300 mm、Φ1 900×300 mm均压环(单环),以及Φ1 100 mm、Φ1 600 mm、Φ2 000 mm均压球,在位于海拔2 100 m的昆明特高压基地开展了对地空气间隙的标准操作冲击放电特性试验研究。对新松换流站阀厅内的空气净距进行了校核,并给出了经海拔修正后得到的不同海拔高度情况下放电电压的特性曲线。本文的研究为新松换流站空气间隙距离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作者单位】: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直流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换流站 阀厅金具 空气间隙 操作冲击放电 海拔修正
【分类号】:TM721.1
【正文快照】: 0引言滇西北直流工程是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该工程以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的新松站为起点,该站海拔实际高度2 328 m,线路途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4省区,落点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线路全长1 928 km,是南方电网线路最长的输电工程。阀厅空气间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新元;;±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空气间隙选择[J];吉林电力;2007年04期

2 孙昭英;丁玉剑;廖蔚明;宿志一;李庆峰;;青藏直流联网工程空气间隙的海拔校正[J];电网技术;2010年05期

3 袁耀;蒋兴良;杜勇;马建国;孙才新;;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棒-板短空气间隙在淋雨条件下的交流放电电压[J];高电压技术;2012年01期

4 蒋兴良;袁耀;杜勇;马建国;毕茂强;;棒-板短空气间隙淋雨交流放电特性及电压校正[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12期

5 庄志伟;朱文卫;;广东500kV同塔四回线路空气间隙选择研究[J];广东电力;2013年02期

6 徐礼贤;干字塔绕跳线空气间隙台风下放电初析[J];华东电力;1991年03期

7 王成端;张志呈;;炮孔内空气间隙作用的机理探讨[J];爆破;1991年04期

8 程德蓉;刘启俊;;发电机空气间隙对横差电流的影响[J];四川电力技术;2010年06期

9 蒋兴良;奚思建;刘伟;袁耀;杜勇;肖丹华;;降雨对棒-板(棒-棒)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杨占刚;舒立春;蒋兴良;胡琴;邱宗奎;;地表紫外辐射对棒-板空气间隙工频放电的影响[J];电网技术;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小建;李锐海;文华;段一雄;;空气间隙在高海拔的直流放电特性[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冉学彬;杨庆;董岳;罗大庆;;鸟粪影响下的紧凑型塔窗—导线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纪新元;;±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空气间隙选择研究[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玉良;;发电机空气间隙在线监测技术在三峡右岸电站的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毅;燕桂新;梅昕;;CAD与数字摄影的电流和空气间隙法的应用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晋;;高海拔地区的短空气间隙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研究[A];青藏铁路运营管理及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翠;高性能硅通孔(TSV)三维互连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袁耀;短空气间隙暴雨击穿特性与放电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曹晶;高海拔换流站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及海拔修正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新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空气间隙和绝缘配合计算[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刘洋;雾霾的模拟及其对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刘伟;降雨对棒—板短空气间隙直流放电影响的仿真及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黄俊;自然雾中棒板短空气间隙放电特性与放电机理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5 林浩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大气参数对空气间隙外绝缘影响的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于亮;低气压下110kV系统棒-板空气间隙冲击放电特性及电压校正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王军;低气压下棒—板空气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及校正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吴亮;沙尘环境下空气间隙和平板模型沿面放电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孙利朋;棒—板空气间隙淋雨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王传利;空气间隙小耦合装药爆破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99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799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4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