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双馈磁阻发电机的设计与优化
本文关键词:无刷双馈磁阻发电机的设计与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无刷双馈磁阻发电机 磁障 场路耦合有限元法 并网
【摘要】:为了合理引入磁障,抑制电枢反应磁势的交轴分量,提高并网时无刷双馈磁阻发电机发电能力,基于场路耦合有限元法对比研究了磁阻转子在不同极弧系数、不同磁障宽度、不同磁障形状、不同磁障深度以及有、无磁障对发电机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比较合理的无刷双馈磁阻发电机的并网设计方案。研究表明:在电机结构尺寸相同情况下,磁障的宽度和形状对电磁转矩影响不大,而极弧系数对输出电磁转矩影响较大。
【作者单位】: 辽宁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本溪广播电视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无刷双馈磁阻发电机 磁障 场路耦合有限元法 并网
【基金】:辽宁科技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Qn201502);辽宁科技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212B2)
【分类号】:TM315
【正文快照】: 0引言无刷双馈电机是从串级异步电动机组发展而来的,目前已经得到较大改进。无刷双馈电机定子上有两套绕组,一组为功率绕组,极对数为PP,另一组为控制绕组,极对数为Pc,功率绕组直接接三相工频电源,控制绕组经变频器后接入电源。定子上的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在电路和磁路方面是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宪栩;章玮;;笼型无刷双馈电机转子的优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J];微电机;2007年01期
2 张凤阁;王惠军;佟宁泽;李文君;王凤翔;;新型无刷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数字仿真[J];太阳能学报;2005年05期
3 邓先明,姜建国;无刷双馈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电磁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4 张凤阁,王凤翔,,白山,吴慧;双馈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与参数计算[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岳;吕欣;;用不同仿真模型计算无刷双馈电机异步运行的特性[J];电机技术;2017年01期
2 张岳;高长伟;黄菊永;;无刷双馈磁阻发电机的设计与优化[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3 张岳;;基于不同模型的无刷双馈磁阻电机的特性对比[J];电机技术;2016年04期
4 姜忠山;郭鹏;王赛;;无刷双馈分布式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6年06期
5 孙明奇;刘紫玉;;无刷双馈同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节能技术应用[J];防爆电机;2016年03期
6 杜江;韩力;高保龙;;笼型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等效电路的分析及应用[J];微电机;2016年03期
7 张凤阁;王秀平;于思洋;曲春雨;;不同转子结构无刷双馈电动机转子耦合能力与运行性能的对比分析与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10期
8 曾斌;曾进辉;;无刷双馈电机瞬态性能分析[J];科技视界;2015年30期
9 徐优;王自强;;新型级联式无刷双馈电机设计与仿真[J];微电机;2015年09期
10 郭鹏;姜忠山;王赛;;基于功率前馈补偿控制的BDFG励磁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J];船电技术;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凤阁,王凤翔,王正;不同转子结构无刷双馈电机稳态运行特性的对比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2 杨顺昌;无刷双馈电机的电磁设计特点[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07期
3 王凤翔,张炳义;任意结构电机绕组电抗的测定方法[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佐敏;测量强磁场用的磁阻变换器[J];电测与仪表;1978年08期
2 А.И.Звенигородская;刘兴民;;测量强磁场的磁阻变换器[J];仪表材料;1979年01期
3 束丽生;磁阻离合器的试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1980年04期
4 殷新超;;无漏磁异形磁路磁阻的理论计算[J];磁性材料及器件;1980年04期
5 程明;磁阻发电机稳态性能的计算[J];微电机;1994年02期
6 李文韬;黄苏融;;车用电机系统磁阻式旋变转子设计与分析[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8年05期
7 袁经棠;;磁阻式无换向器电机的研制[J];中小型电机;1983年04期
8 司纪凯;汪旭东;袁世鹰;;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磁阻力端部分量的解析建模[J];微特电机;2009年11期
9 支彬安;雷彬;李治源;李勇;;磁阻驱动器电路参数对发射性能的影响[J];电子技术应用;2010年08期
10 强曼君;磁阻式多极旋转变压器[J];微特电机;197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丽丽;王劲东;;高性能的微型低成本磁阻磁强计[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薛庆忠;章晓中;袁俊;;Fe_x-C_(1-x)/Si膜的巨磁阻和电输运性能[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宋诗哲;万小山;郭英;尹波;张德华;顾国英;李睿;武旭东;;磁阻法腐蚀监/检测技术应用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于向记;王劲东;葛丽丽;;高精度磁阻磁强计性能测试的环境和方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六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唐安祥;;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磁阻式转角传感器研究及应用[A];2010振动与噪声测试峰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秀和;唐任远;;带辅助极永磁起动机设计计算的新方法[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2年
7 张可;肖力;姚斌;;非晶Fe_(91-x)Zr_5B_xNb_4合金的磁阻抗效应与硼含量的关系[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李新华;阮波;徐竟成;刘伟;;电动大巴永磁辅助磁阻同步电动机仿真分析[A];第十八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吴闽;黄钊洪;;锑化铟磁阻型红外光电传感器及其特性研究[A];第二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葛丽丽;王劲东;;高性能三分量磁阻磁强计[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孙明河;节电瞄准磁阻电机调速[N];科技日报;2006年
2 记者 毛磊;新型磁阻装置开发成功[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薛乃涛;双磁性分子耦合体系的隧穿磁阻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2 李春艳;基于变磁阻磁场调节机理的永磁同步电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德胜;新型三维拓扑绝缘体材料的探索和物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2 索龙博;基于标准件构建的新型变磁阻式时栅测量系统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超;锑化甸薄膜磁阻元件基于电流放大模式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秦晓峰;磁阻式磁力悬浮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晓林;稀土锰氧化物的磁阻抗和复合软磁材料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徐竟成;永磁辅助式磁阻同步伺服电机及控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吴登云;磁阻三分量磁力仪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郑永龙;基于磁阻式四端口机电能量变换器控制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杨群;磁阻短路绕组混合转子无刷双馈电机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10 尚旭芳;永磁磁阻式同步电动机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4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80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