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电压稳定分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0:21

  本文关键词: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电压稳定分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规模光伏电站 并网 电压稳定 亚临界Hopf分岔 线性反馈控制 光照强度


【摘要】:运用数值分岔软件MATCONT对一个接入大规模光伏电站的经典3节点系统进行分岔分析。单参数分岔分析结果显示,系统存在着危害负荷电压稳定性的亚临界Hopf分岔。双参数分岔分析结果显示,当光伏电站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时,系统具有最大电压稳定域光伏有功出力值,可作为光伏电站最大安装容量;而以超前功率因数运行时则会使系统的电压稳定域缩小。当光伏电站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时,光照强度大幅度突降会对负荷电压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光伏电站有功出力越大,该影响越严重。对系统中的等值发电机角速度施加线性反馈控制后可延迟甚至完全消除亚临界Hopf分岔,从而可使系统以鞍结分岔点作为系统的电压稳定临界点,大幅扩大了电压稳定域;采用线性反馈控制措施还可使光照强度发生大幅度突降时负荷电压能够快速恢复。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大规模光伏电站 并网 电压稳定 亚临界Hopf分岔 线性反馈控制 光照强度
【基金】: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31) 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创新基金面上项目(CKJB201208) 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311276004Z)~~
【分类号】:TM615;TM712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光伏发电在国内外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3]。截至2013年底,我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9.42 GW,全年累计发电量达9 TW·h;2014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1060万千瓦(10.6 GW),到2015年6月,已提前完成十二五光伏总装机容量达3500万千瓦(35 GW)的目标。大规模集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卫东;薛峰;徐泰山;方勇杰;李碧君;;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及相关需求分析[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9年04期

2 王宝华,杨成梧,张强;电力系统分岔与混沌研究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红斌;张元波;崔国有;;浅谈电力系统低频振荡[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强;王宝华;杨成梧;;基于二阶平均法和Melnikov法准周期负荷扰动电力系统混沌振荡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6期

3 蒋平;顾伟;严伟佳;唐国庆;;基于多参数分岔分析方法的多机系统动态负荷裕度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3期

4 赵兴勇;张秀彬;苏小林;;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与分岔理论[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5 王青;闵勇;张毅威;;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机理研究和主要分析方法[J];电气应用;2006年07期

6 罗晓华;;简单电力系统的相平面特征与混沌振荡[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邵明珠;罗诗裕;;小振幅近似与简单互联电力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邵明珠;罗诗裕;;简单互联电力系统的全局分叉与混沌行为[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邵明珠;罗诗裕;;二阶非线性对简单互联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邵明珠;罗诗裕;;机械功率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贤;王琳;;对昆明电网光伏并网发电的一些思考[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2 邹贤;王琳;;对昆明电网光伏并网发电的一些思考[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施玲君;吴军基;;电力系统分岔问题及其控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张忠会;何叶;何乐彰;胡一波;万东;;计及光伏出力随机性的电网运行风险评估[A];2014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珂;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赵兴勇;基于分岔理论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杨军宏;三自由度船舶运动模拟平台及其液压伺服驱动系统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李先奇;变速风电机组风电场并网的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叶华;大规模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与广域自适应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戚军;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时滞阻尼控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郭成;基于量测及计算智能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姜建国;油田电网能量优化配置与电压坚强性分析[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9 杨慧敏;区域电网低频振荡特性分析与抑制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朱红求;锌冶炼除钴过程建模与智能优化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琪祁;大型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技术和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寇凌峰;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娜;面向电网公司的光伏电站监视系统的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成;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5 康珍;高渗透率下光伏电源并网电能质量问题及其交互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王彦敏;基于WAMS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监测与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7 段星;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传播机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8 苟旭;基于分岔理论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梁芳;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并网光伏系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10 叶金根;并网光伏电站的电能质量评估及运行特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洪亮;吕建;;浅析太阳电池并网发电技术[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6年01期

2 胡学浩;分布式发电(电源)技术及其并网问题[J];电工技术杂志;2004年10期

3 张超;何湘宁;赵德安;;一种新颖的光伏并网系统孤岛检测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11期

4 余贻鑫;电压稳定研究述评[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21期

5 邓集祥,马景兰;电力系统中非线性奇异现象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22期

6 丁军威,孙雅明;基于混沌学习算法的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2期

7 杨正瓴,林孔元;短期负荷可预报天数的初步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1期

8 柳明,吴捷;微扰电力系统中的次谐及混沌轨道[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5期

9 薛禹胜,周海强,顾晓荣;电力系统分岔与混沌研究述评[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6期

10 张强;电力系统非线性振荡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伦;韦化;阳育德;;电压稳定约束的最优潮流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03期

2 胡泽春;王锡凡;程浩忠;;最近电压稳定临界点的两层规划模型和信赖域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3 张勇军;陈扬华;任震;蔡广林;李勇;;计及电压稳定的最优潮流综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8年04期

4 许静珏;;浅谈电力电压稳定及控制的重要性[J];科技创业家;2013年17期

5 吴浩,韩祯祥;电压稳定的实时监控[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年01期

6 殷华,丁坚勇;电压稳定问题综述[J];东北电力技术;2003年06期

7 高文建,梁才浩;广西电网电压稳定情况研究[J];广西电力;2003年S1期

8 李飞;电压稳定问题综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年06期

9 Pouyan Jazayeri,Arash Shoarinejad,William Rosehart;电压稳定约束的最优潮流(英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6期

10 张利民,付红军,李育燕,戴琦,韩敬东,鞠平;空调降温负荷比例估计及其对电压稳定的影响[J];继电器;2005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瑞;滕云;徐建源;;计及异步风电机动态特性的风电接入点在线电压稳定指标[A];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高文建;梁才浩;;广西电网电压稳定情况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 高文建;梁才浩;;广西电网电压稳定情况研究[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峰;黄文英;;福建电网在线电压稳定监视与控制系统[A];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分会场——提高水力发电技术 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丁超;王正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及控制研究[A];第一届电力安全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张衍;;电压稳定在线监控的最小奇异值指标[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熊宁;陈恳;;利用改进连续潮流法求电压稳定临界点[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丘忠;丁巧林;杨宏;齐振忠;;风电并网对电压稳定的影响[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王岩;;由一起带负荷测六角图引起的思考[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成柯;艾欣;;基于WAMS的在线电压稳定监测[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超 李楠;农网末端大变脸 电压稳定农家乐[N];西南电力报;2014年

2 王虹 胡润斌;治理低电压 供电可靠了[N];国家电网报;2013年

3 湖南 李其佳 徐有才;高清平板电视典型电源电路与速修流程(五)[N];电子报;2008年

4 廉冬雪 张锶琳;电压稳定 和平镇农民扩大生产规模[N];国家电网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其龙;电压稳定现象和负荷失稳性质的理论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廖国栋;基于局部指标法的电压稳定在线监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芳;电力系统动态电压稳定控制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随慧斌;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在线静态电压稳定评估[D];山东大学;2008年

5 段俊东;静态电压稳定的三元分析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马世英;全时域多目标电压安全预警及防控技术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苏永春;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理论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周晓渊;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和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林舜江;负荷动特性的建模及其对电压稳定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张岩;基于滚动时域优化的长期电压稳定分析与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森伟;一种基于支路潮流的电压稳定指标的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王莹;地区电网电压稳定薄弱性分析与恢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3 于庆华;循环潮流法计算电压稳定的收敛性改进[D];山东大学;2009年

4 孟海燕;电压稳定指标比较及系统等值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杨振睿;地区电网电压稳定若干技术问题的研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黄海伦;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电压稳定约束最优潮流[D];广西大学;2004年

7 李筱婧;电力系统局部电压稳定指标及其裕度灵敏度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陈晓云;基于同步相量测量的电压稳定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杜茵;弱联系系统电压稳定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文学鸿;基于内点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与最优控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9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819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0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