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适应市场环境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21:00

  本文关键词:适应市场环境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现货市场 双边交易 极限场景 机组组合 滚动调度


【摘要】: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力工业的必然趋势。为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形成规范的现货市场交易平台,需要建立新的调度运行体制以适应新的电网运行机制。新形势下,需求侧竞争的进一步引入需要赋予购电主体交易选择权,绝大部分国家都依照由大用户到小用户的顺序放开了购电主体选择权,购电主体直接参与电力批发市场购电。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构成了电力批发市场,购电主体在中长期市场中进行多年、年、季、月、周等时间尺度上的双边交易和可中断负荷、调压等形式的辅助服务交易,日前、日内、实时电能量交易和备用、调频等辅助服务交易则主要在现货市场中进行,电力现货市场是一个多级市场,按照交易周期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日前市场、日内市场与实时市场。由于市场交易的成果最终必须通过控制各个机组出力得以实现,适应电力市场环境的优化调度方案,本质上是研究如何将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贯穿于各级市场,从而实现电量交易、双边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多种交易模式。为推进电力工业市场化的深入,现阶段市场环境下的优化调度模型亟需处理日益增长的双边交易、消纳大规模间歇性新能源等课题。本文在双边交易模式下,基于极限场景方法处理风电功率预测偏差问题,以购电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适应日前市场的机组组合模型;在日内市场下构建了以4h为时间尺度的滚动调度策略和模型,修正日前市场机组组合中的出力偏差;在实时市场环境下构建了实时调度模型,以“多级协调逐级细化”作为不同时间尺度演化关系之间的协调模式,一方面处理经济调度与上下级之间的协调问题,另一方面逐级降低了功率预测偏差对电网的冲击作用,确保发电调度计划符合安全、节能、经济等多元目标,在满足电网安全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类型机组的协调利用。
【关键词】:现货市场 双边交易 极限场景 机组组合 滚动调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现状10-12
  • 1.2 国外市场平衡机制介绍12-15
  • 1.3 适应市场环境的优化调度问题及其研究现状15-18
  • 1.3.1 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研究进展15-17
  • 1.3.2 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问题及其研究现状17-18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18-19
  • 第二章 电力市场环境下优化调度理论基础19-33
  • 2.1 引言19-20
  • 2.2 多种服务在多级电力市场中的调度问题20-25
  • 2.2.1 双边交易在联营市场中的实现21-23
  • 2.2.2 市场环境下的新能源的消纳问题23-24
  • 2.2.3 市场环境下的负荷侧管理24-25
  • 2.2.4 节点电价模式25
  • 2.3 GAMS建模和应用25-27
  • 2.4 动态经济调度数学模型27-32
  • 2.4.1 原-对偶内点算法的基本原理29-32
  • 2.5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日前机组组合出清模型33-53
  • 3.1 引言33
  • 3.2 双边交易的定义33-34
  • 3.3 日前机组组合出清模型34-37
  • 3.3.1 目标函数34-35
  • 3.3.2 约束方程35-37
  • 3.3.3 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的约束问题37
  • 3.4 处理大规模风电波动的极限场景37-39
  • 3.5 基于安全校核与校正处理网络阻塞39-41
  • 3.6 算例分析41-52
  • 3.6.1 双边交易模式下计算及结果分析43-48
  • 3.6.2 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的计算与分析48-52
  • 3.7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日内和实时市场调度模型与策略53-65
  • 4.1 引言53-54
  • 4.2 日内滚动调度策略54
  • 4.3 日内滚动调度策略54-57
  • 4.3.1 目标函数54
  • 4.3.2 预测场景下的约束条件54-56
  • 4.3.3 误差场景下的约束问题56-57
  • 4.4 实时市场环境下的调度策略57-58
  • 4.5 算例分析58-64
  • 4.5.1 日内滚动调度计算及结果分析58-63
  • 4.5.2 实时调度计算及结果分析63-64
  • 4.6 本章小结64-65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5-67
  • 5.1 结论65-66
  • 5.2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71-75
  • 附表1 IEEE39节点系统网络参数71-72
  • 附表2 IEEE39节点系统潮流分布情况72-73
  • 附表3 日内滚动调度方案73-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5-76
  • 致谢76-77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宏飞,李卫东;双边交易模式下阻塞成本的快速分配[J];电网技术;2005年06期

2 陈志;福建华东联网后实时双边交易方案的研究[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2年02期

3 刘皓明,李卫星,倪以信,严正,吴军基,邹云,吴复立;计及静态安全约束的跨区域双边交易最大交易量实用计算方法[J];电网技术;2003年09期

4 葛炬,张粒子;基于备用责任的双边交易式备用市场的设计[J];华北电力技术;2005年05期

5 张粒子;黄海涛;;基于等效双边交易原则的双边交易边际输电损耗实用分摊方法[J];电网技术;2010年07期

6 杨洪明,段献忠;双边交易的裁减模型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年03期

7 张芳;张利;;考虑网损修正的日前双边交易研究[J];电气技术;2011年01期

8 曾鸣;程俊;段金辉;董军;刘超;;澳大利亚、俄罗斯电力双边交易市场模式的经验借鉴[J];华东电力;2013年01期

9 韩锦瑞;曾鸣;段金辉;李娜;;国外电力双边交易市场模式对比分析及启示[J];华东电力;2013年01期

10 李卫东,魏立明,肖宏飞;基于交叉影响矩阵的双边交易损耗分摊方法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电力改革和双边交易[A];《电站信息》2009年第2期[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刘光林;活跃跨省跨区交易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N];中国电力报;2014年

2 李承东;东北电网又一跨省发电权双边交易达成[N];东北电力报;2011年

3 记者 朱怡;国网首个大用户直接交易平台投运[N];中国电力报;2014年

4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中监管局 何兆成;因地制宜加快区域市场建设[N];中国电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森林;电力市场双边交易若干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中夫;适应市场环境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杨勇;双边交易模式下的阻塞成本分配[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唐涛;考虑双边交易功率指向的潮流追踪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沈勤靖;双边交易电力市场下网损分摊策略的探讨[D];浙江大学;2003年

5 岳建坤;基于潮流追踪的输电费用分摊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58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858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