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掺氮石墨烯基复合电极材料及超级电容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0:29

  本文关键词:掺氮石墨烯基复合电极材料及超级电容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存储 超级电容器 三维石墨烯 大功率超声 柔性


【摘要】:可再生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有望替代传统不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具有时效性、发电输出不均匀性的特点,需要借助电学器件将清洁能源产生的不稳定能量储存起来实现连续稳定输出。同时,不断追求微型化、便携式的现代电子设备要求储能器件必须更加轻便、高能量密度和具有承受大变形的能力。作为新型储能器件的固态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有望满足这些要求。相比于锂离子电池与传统电容器,其具有以下优势:(1)在保证高功率密度的同时提升能量密度;(2)快速充放电下的长循环寿命;(3)40~70℃的宽工作温度窗口;(4)高库伦效率;(5)环境友好。电极材料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石墨烯因具备大比表面积、高电导率、高强度等特性,成为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然而,碳材料电极是以双电层机理为主,导致器件的电容存储量偏低。通过与赝电容材料复合可改善这一缺点,但复合体系中石墨烯主要以二维纳米片形态存在,它们之间的强范德华力会造成严重堆叠;而赝电容材料发生电化学反应时活性中心也会明显减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大功率超声和简单水热合成,成功制得掺氮石墨烯构建的微纳尺寸复合三维多孔结构,不仅实现了纳米孔,而且这种微纳复合结构使力学稳定性和导电性大大提升。将具有特定形貌的纳米尺寸赝电容过渡金属氢氧化物与三维多孔掺氮石墨烯复合,有效解决了石墨烯、氢氧化物的堆叠团聚问题。设计组装了非对称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并进一步拓展到柔性器件的制备。本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采用大功率接触式超声技术对氧化石墨烯悬浮液进行预处理,在水热条件下经过乙二胺还原自组装成三维多孔掺氮石墨烯(3DPNG)。得到的产物是掺氮石墨烯构建的微纳尺寸复合三维多孔结构,微米尺寸大片是由许多相互连接的纳米孔构成。这种微纳复合结构不仅具有与电解液接触的高比表面积,而且使力学稳定性和导电性大大提升。系统研究了超声功率对大片的直径、厚度、三维孔结构形成及纳米多孔形貌的影响。3DPNG电极在5A g-1电流密度时,质量比电容为530.2F g-1,接近石墨烯的理论值(550F g-1)。经过10,000次循环充放电后,电极材料的电容保持率仍然高达98.3%,库伦效率为99.7%(接近100%)。(2)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Co(OH)2六方纳米片均匀分散在三维多孔石墨烯孔内的3DPNG-Co(OH)2复合材料。复合结构阻止了纳米片和3DPNG的堆叠。调节复合物中Co(OH)2的含量实现了性能优化。尤其是,在快速放电条件下,电容值明显高于二维形态石墨烯/Co(OH)2复合物。此外,该复合电极材料在循环充放电2,000次后电容保持率高达95%,证明了其优异的循环寿命。这些主要归因于:(1)Co(OH)2纳米片具有规则的形貌;(2)3DPNG石墨烯中的三维多孔结构阻止了Co(OH)2纳米片的堆叠;(3)层次分明的复合结构和高导电率的3DPNG基底有利于电子、离子的快速传输。(3)一维纳米线与石墨烯复合时有望提升复合结构的稳定性,且2CoCO3·3Co(OH)2 (CCH)是一种具有多元活性中心的新型赝电容材料。我们首次制备了CCH纳米线与3DPNG基底紧密结合的复合电极材料。该电极比电容在1.0A g-1时达到1690F g-1;在电流密度增大10倍时,电容值仍然高达1358F g-1;循环充放电10,000次后,电容保持率仍然高达94.2%。这是因为纳米线对石墨烯自身堆叠起到一定阻碍作用,同时增加了电化学反应中的有效反应活性位点。组装的3DPNG-CCH//3DPNG非对称器件面积比电容高达153.5mF cm-2(电流密度1mA cm-2),工作电压达到1.9V,器件的功率密度为25.3W m-2时,能量密度高达0.77W h m-2。非对称器件在循环充放电2000次后,电容保持在93.6%。串联3个非对称器件,在充电30s后,可点亮2个相同的LED灯15min。(4)以柔性钛质薄片为基底,制备了3DPNG-Ni(OH)2//3DPNG柔性非对称全固态器。器件的电位窗口可达到2.5V,面积比电容为254.5mF cm-2,功率密度为944.1μW cm-2时,能量密度高达79.5μWh cm-2。在10,000次恒流充放电后,其循环寿命和库伦效率分别保持在92%和99.5%。在不同的弯曲角度下,电容性能无明显降低,表明器件具有优异的可弯折性能。将三个相同的非对称器件进行串联,充电30s之后,能点亮由38个LED灯并联组成的NJU图案,持续时间达39min。
【关键词】:能源存储 超级电容器 三维石墨烯 大功率超声 柔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6.54;TM53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4
  • 第一章 绪论14-37
  • 1.1 引言14-15
  • 1.2 存储器件概况及超级电容器优势15-17
  • 1.2.1 存储器件概况15-16
  • 1.2.2 超级电容器性能优势16-17
  • 1.3 超级电容器基本原理与分类17-20
  • 1.3.1 电层型超级电容器(EDL capacitors,EDLCs)17-19
  • 1.3.2 赝电容型超级电容器(Pseudocapacitors,PCs)19-20
  • 1.3.3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Hybrid capacitors,HCs)20
  • 1.4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介绍20-26
  • 1.4.1 EDLCs型电极材料20-24
  • 1.4.2 PCs型电极材料24-25
  • 1.4.3 HCs型电极材料25
  • 1.4.4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发展趋势25-26
  • 1.5 石墨烯基电极材料现状与挑战26-35
  • 1.5.1 影响石墨烯性能的因素26-31
  • 1.5.1.1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26-27
  • 1.5.1.2 层间距27-28
  • 1.5.1.3 边缘效应28-29
  • 1.5.1.4 共掺杂29-30
  • 1.5.1.5 表面功能化30-31
  • 1.5.1.6 电导率31
  • 1.5.2 石墨烯复合物31-33
  • 1.5.3 三维石墨烯基电极材料33-35
  • 1.5.3.1 三维石墨烯的合成方法33-34
  • 1.5.3.2 三维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34-35
  • 1.5.4 目前石墨烯材料及其应用中存在的挑战35
  • 1.6 本文选题及主要内容35-37
  • 第二章 3D多孔掺氮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37-63
  • 2.1 引言37-38
  • 2.2 化学试剂38
  • 2.3 电极材料的制备38-40
  • 2.3.1 氧化石墨的制备方法38-39
  • 2.3.2 3DPNG的制备方法39
  • 2.3.3 3DPNG-Co(OH)_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39
  • 2.3.4 3DPNG-CCH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39-40
  • 2.4 样品结构形貌表征40-41
  • 2.4.1 X射线衍射测试40
  •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40
  • 2.4.3 FTIR光谱测试40
  • 2.4.4 热重分析测试40
  • 2.4.5 Raman光谱测试40-41
  • 2.4.6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41
  • 2.4.7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41
  •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41-42
  • 2.5.1 工作电极的制备41
  • 2.5.2 循环伏安测试41
  • 2.5.3 恒流充放电测试41
  • 2.5.4 电化学阻抗测试41-42
  • 2.5.5 循环寿命测试42
  • 2.6 形貌与结构分析42-53
  • 2.6.1 3DPNG的结构与形貌表征42-47
  • 2.6.2 3DPNG-Co(OH)_2复合物的结构与形貌表征47-50
  • 2.6.3 3DPNG-CCH复合物的结构与形貌表征50-53
  • 2.7 电化学性能分析53-61
  • 2.7.1 3DPNG的电化学性能分析53-55
  • 2.7.2 3DPNG-Co(OH)_2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分析55-58
  • 2.7.3 3DPNG-CCH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分析58-61
  • 2.8 本章小结61-63
  • 第三章 非对称电容器的设计与性能研究63-77
  • 3.1 引言63-64
  • 3.2 化学试剂64
  • 3.3 电极材料的制备与非对称电容器的设计组装64-65
  • 3.3.1 3DPNG-CCH//3DPNG非对称电容器设计组装64-65
  • 3.3.2 3DPNG-Ni(OH)_2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65
  • 3.3.3 3DPNG-Ni(OH)_2//3DPNG非对称电容器设计组装65
  • 3.4 电极结构形貌表征及非对称电容器性能测试65-66
  • 3.4.1 3DPNG-Ni(OH)_2结构形貌表征65-66
  • 3.4.2 非对称电容器性能测试66
  • 3.5 3DPNG-Ni(OH)_2复合物的结构与形貌表征66-68
  • 3.6 非对称电容器电化学性能68-75
  • 3.6.1 3DPNG-CCH//3DPNG非对称电容器性能分析68-70
  • 3.6.2 3DPNG-Ni(OH)_2//3DPNG非对称电容器性能分析70-75
  • 3.7 本章小结75-77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77-79
  • 4.1 结论77-78
  • 4.2 工作展望78-79
  • 参考文献79-92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92-94
  • 致谢94-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开卿;吴季怀;范乐庆;冷晴;钟欣;兰章;黄妙良;林建明;;水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15期

2 梓文;;超高能超级电容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4期

3 ;欧盟创新型大功率超级电容器问世[J];功能材料信息;2014年01期

4 周霞芳;;无污染 充电快 春节后有望面市 周国泰院士解密“超级电容器”[J];环境与生活;2012年01期

5 江奇,瞿美臻,张伯兰,于作龙;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02年04期

6 朱修锋,王君,景晓燕,张密林;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J];化工新型材料;2002年04期

7 景茂祥,沈湘黔,沈裕军,邓春明,翟海军;超级电容器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矿冶工程;2003年02期

8 朱磊,吴伯荣,陈晖,刘明义,简旭宇,李志强;超级电容器研究及其应用[J];稀有金属;2003年03期

9 贺福;碳(炭)材料与超级电容器[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5年03期

10 邓梅根,杨邦朝,胡永达;卷绕式活性炭纤维布超级电容器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衍伟;张熊;余鹏;陈尧;;新型超级电容器纳米电极材料的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易宁;何腾云;;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钟辉;曾庆聪;吴丁财;符若文;;聚苯乙烯基层次孔碳的活化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4 赵家昌;赖春艳;戴扬;解晶莹;;扣式超级电容器组的研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单既成;陈维英;;超级电容器与通信备用电源[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08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燕;吴英鹏;黄毅;马延风;陈永胜;;单层石墨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7 赵健伟;倪文彬;王登超;黄忠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张琦;郑明森;董全峰;田昭武;;基于薄液层反应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多孔碳电极材料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马衍伟;;新型超级电容器石墨烯电极材料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10 刘不厌;彭乔;孙s,

本文编号:891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891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4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