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SRAM的无片外补偿电容LDO设计
本文关键词:应用于SRAM的无片外补偿电容LDO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SRAM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高阶曲率补偿 预稳压电路 有源反馈补偿 动态偏置
【摘要】: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具有低功耗、高速读取、逻辑工艺兼容良好等优点,近年来在数字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SRAM中,存储单元、灵敏放大器等模块对供电电压十分敏感,这对芯片内部的电源模块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由于具有低噪声、低纹波和瞬态响应良好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SRAM的电源系统中。本文基于SMIC 65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应用于SRAM的无片外补偿电容LDO,该LDO由低温漂高精度基准电压源、误差放大器和功率级构成。其中,基准电压源采用类指数性质的电流进行曲率补偿,降低基准电压的温漂系数,并引入预稳压电路以提高电源抑制比;误差放大器采用可变增益结构,当负载电流较小时,误差放大器和功率级等效为两级放大结构,并采用共源共栅密勒(Cascode Miller)补偿以保持稳定;当负载电流较大时,误差放大器和功率级等效为三级结构,并采用有源反馈补偿(Active Feedback Frequency Compensation)保持稳定,整个LDO采用基准电压源产生的基准电流自偏置,并引入动态偏置单元以提高瞬态响应能力和重负载下系统的带宽。利用Cadence软件对LDO进行设计优化与前仿真、版图设计和后仿真。后仿真结果表明:在2.5V电源电压下,LDO的输出电压为1.23V,在-55℃-125℃范围内的温度系数为12.1ppm/℃。整个LDO在低频(1kHz)下系统的电源抑制比为-75dB,线性调整率为0.83%,负载调整率仅为0.171mV/mA,能达到全负载范围内的稳定性要求。当负载电流在50μA到100mA之间跳变,且突变时间为300ns时,输出下过冲为117.4mV,输出上过冲仅为76mV,过冲恢复时间最长为703ns;当负载电流在50μA到100mA之间变动,且突变时间为100ns时,输出下过冲为147mV,输出上过冲仅为91mV,过冲恢复时间最长为728ns,LDO的整体静态电流小于180μA。本课题设计的LDO具有高精度、高电源抑制比和良好的瞬态响应特性,可应用于小型、低速的SRAM等数字芯片的电源管理模块当中。
【关键词】:SRAM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高阶曲率补偿 预稳压电路 有源反馈补偿 动态偏置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33;TM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13-14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设计指标13-14
- 1.4 论文组织14-15
- 第2章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简介15-23
- 2.1 无片外补偿电容LDO的结构组成15-19
- 2.1.1 基准电压源15-18
- 2.1.2 误差放大器18
- 2.1.3 功率管和反馈电阻18-19
- 2.2 无片外补偿电容LDO的性能参数19-22
- 2.2.1 直流特性20-21
- 2.2.2 交流特性21-22
- 2.2.3 瞬态特性22
- 2.3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低温漂高电源抑制比基准电压源设计23-41
- 3.1 高阶曲率补偿原理23-26
- 3.1.1 几种常用的曲率补偿方法24-26
- 3.1.2 本文采用的补偿方法26
- 3.2 启动电路原理26-27
- 3.3 完整基准电压源电路设计与优化27-36
- 3.3.1 基准电压源主体电路的设计与优化28-32
- 3.3.2 其他子模块的设计32-36
- 3.4 基准电压源的前仿真和分析36-40
- 3.4.1 直流特性仿真36-38
- 3.4.2 交流特性仿真38-39
- 3.4.3 瞬态特性仿真39-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第4章 LDO电路的设计41-71
- 4.1 无片外补偿电容LDO的设计重点41-42
- 4.2 多级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42-51
- 4.2.1 嵌套式密勒补偿45-47
- 4.2.2 阻尼系数控制补偿47-49
- 4.2.3 有源反馈控制补偿49-51
- 4.3 无片外电容LDO整体电路的设计与优化51-56
- 4.4 无片外补偿电容LDO的前仿真和分析56-69
- 4.4.1 直流特性仿真56-61
- 4.4.2 稳定性仿真61-65
- 4.4.3 瞬态仿真65-69
- 4.5 本章小结69-71
- 第5章 版图设计和后仿真71-97
- 5.1 版图设计的注意事项71-74
- 5.1.1 版图设计规则71-72
- 5.1.2 电路功能和电流密度72
- 5.1.3 版图的匹配72-73
- 5.1.4 寄生效应73-74
- 5.1.5 其他二级效应74
- 5.2 LDO的版图设计与实现74-79
- 5.2.1 基准电压源版图设计75-77
- 5.2.2 启动电路版图设计77
- 5.2.3 误差放大器和功率级设计77-79
- 5.3 LDO的后仿真与分析79-95
- 5.3.1 直流特性仿真79-85
- 5.3.2 电源抑制比仿真85-87
- 5.3.3 瞬态仿真87-95
- 5.4 本章小结95-97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97-99
- 6.1 总结97
- 6.2 展望97-99
- 参考文献99-10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01-103
- 致谢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根;万国根;赖卫华;;规范日常测试及时发现补偿电容失效[J];铁道通信信号;2007年11期
2 孙振荣;汤自安;;一种优化补偿电容配置的方法[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年06期
3 郑利,殷继宏;补偿电容的测试与分析[J];铁道通信信号;2005年06期
4 郑福林;;补偿电容损坏的若干问题研究[J];铁道通信信号;2009年12期
5 孟景辉;高利民;刘玉江;;基于差分分析的补偿电容工作状态判定[J];铁道通信信号;2010年12期
6 郑福林;佟元江;;免维护补偿电容的性能及应用[J];铁道技术监督;2010年08期
7 郑福林;;关于补偿电容损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探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9年11期
8 魏先凯;;利用机车信号运行数据分析补偿电容工作状态[J];科技信息;2013年12期
9 熊小良;;利用机车信号数据分析补偿电容工作状态[J];铁道通信信号;2012年11期
10 孙上鹏;赵会兵;;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故障检测方法[J];铁道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项琼;王斯琪;雷民;朱凯;;补偿电容测试仪校准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A];08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缪苗;;变电所补偿电容的原理与作用[A];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技术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广东 曾广伦;电力补偿电容的容量测试和试验[N];电子报;2012年
2 深圳 周俊;用科健模块设计的有线电视放大器[N];电子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蒙;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状态实时监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鲁扬;应用于SRAM的无片外补偿电容LDO设计[D];东南大学;2016年
3 任磊;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状态监测与预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溪林;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5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90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