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主动管理的分布式风电源优化配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考虑主动管理的分布式风电源优化配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分布式风电源 主动管理 双层规划模型 可中断负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分布式风电源(DWG)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考虑到DWG出力的不确定性,并计及调节DWG有功出力、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调节DWG功率因数和需求侧管理4种主动管理措施,以年综合费用最小为上层目标,以DWG有功出力期望值最大为下层目标,建立了考虑主动管理的DWG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改进动态惯性权重因子的粒子群算法及原对偶内点法的混合求解策略对其进行求解。最后利用我国某地区实际42节点配电网对规划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分布式风电源 主动管理 双层规划模型 可中断负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61300001)
【分类号】:TM715
【正文快照】: 0弓丨目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接入,在缓解当今社会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压力的同时,也给配电网的规划运行带来了相当的挑战。为了合理规划DG,提高DG的利用率,国外研究学者在 2008年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上首次提出了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lmtion Net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莉;袁振洲;李之红;许旺土;;综合客运通道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及算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杜永亮;;轨道交通票价双层规划模型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年15期
3 肖剑;但斌;张旭梅;;供货商选择的双层规划模型及遗传算法求解[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4 黎天胜;张杰;;土石方调配问题双层规划模型及算法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5 常健,吴大为;多目标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6 徐丽丽;邵春福;;路径信息诱导的双层规划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7 栗实;;城市交通系统诱导控制的Stackelberg模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邓克涛;;高速公路出入口选址双层规划模型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屈鹏举;;城市道路网双层规划模型及其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安梅,高自友,杨璐;求解O-D需求估计双层规划模型的新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晓珊;李健;杨丰梅;;带产品定价约束的竞争选址双层规划模型及其求解方法[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裴玉龙;盖春英;;公路网络路线布局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及算法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志刚;苏一丹;;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双层规划模型[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韩强;;一类应急物资调度的双层规划模型及其算法[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文国;郭田德;高自友;赵彤;;考虑部分路段上一氧化碳排放量限制的弹性平衡配流模型及算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卷)[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波;应急物流优化中的鲁棒双层规划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李霞;教育管理系统中的若干优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范文博;停车换乘系统分析、评价与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婷;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医药企业供应商选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小静;尾号限行情况下交通网络配流模型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黄迪;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城市公交最优收费结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方斌;低碳目标下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及路网限速双层规划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陈新元;双模式交通网络下停车换乘(P&R)设施的选址及场站规模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刘罡;城际铁路票种票制设计及定价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黄琦;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定制公交票价制定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8 薛瀚;分货系统订单分批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娟;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经济新区碳规划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朱婷婷;尾气排放影响因素下的离散交通网络设计双层规划模型及算法[D];华东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36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93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