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风电模型分析及机群聚合等值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双馈风电模型分析及机群聚合等值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风电场 双馈式风电机组 等值建模 去磁控制 内部故障
【摘要】:随着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风速发生波动以及风电场发生的内、外部故障对电网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迫切需要分析风电场对电网的影响,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风电机组及风电场的模型。双馈式感应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为风电场的主流机型。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双馈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零极点配置、频域分析的方法得到机、网侧变流控制器参数的计算公式。为单机与等值机组的控制器参数计算提供依据。在单机模型的基础上,对风电场动态建模与等值进行了研究。分析机组各个参数等值前后的变化,并给出由单机参数到等值参数的转化公式。对于电气与机械参数,采用容量加权法;对于控制器参数,根据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计算公式,分别在有名值与标幺值情况下,给出控制器参数的转化公式。并仿真验证了机群聚合的正确性。Crowbar与去磁控制相结合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由于可极小化Crowbar投入时间,并且在电压跌落时机组可发出无功功率,因此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在理论分析电压跌落期间机组动态过程,同时考虑正、负、零序分量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DFIG去磁控制模型。通过提取正、负零序分量,分别对定子磁链进行补偿,以保护转子侧控制器。详述了去磁控制策略中Crowbar投切判据,为后续进行的机群划分提供基础。风电场内部故障引起的区域性、多风电场连锁脱网事故会对电网造成严重影响。基于LVRT去磁控制,以故障后Crowbar投切为机群划分依据。首先,考虑转子侧控制器的影响,并且在不忽略转子电流的情况下,通过发电机状态方程计算故障后、Crowbar投入前这段时间定子磁链。然后,结合去磁控制的投切判据,计算转子所需去磁电流,从而判断Crowbar是否投切,并以此对风电场机组进行分群。分析风电场内部故障特点,提出了不改变集电网络结构与参数,通过非线性规划确定等值机组接入集电网络的位置。算例与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故障前后风电场特性,为包含风电场发生内部故障时的电网稳定分析提供支持。
【关键词】:风电场 双馈式风电机组 等值建模 去磁控制 内部故障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课题背景11-13
- 1.1.1 风力发电发展与趋势11-12
- 1.1.2 风力发电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2-13
- 1.2 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现状13-19
- 1.2.1 风电机组类型13-15
- 1.2.2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现状15-16
- 1.2.3 风电场等值建模技术研究过程及现状16-19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9-20
- 第2章 双馈式风电机组数学模型、控制策略及控制器参数计算20-42
- 2.1 双馈式风电机组数学模型20-24
- 2.1.1 风力机数学模型20-21
- 2.1.2 传动链数学模型21-22
- 2.1.3 发电机数学模型22-24
- 2.2 双馈式风电机组控制策略24-34
- 2.2.1 GSC控制策略25-27
- 2.2.2 RSC功率控制模式27-31
- 2.2.3 RSC转矩控制模式31-32
- 2.2.4 RSC转速控制模式32-34
- 2.3 控制器参数计算34-41
- 2.3.1 GSC控制参数计算34-36
- 2.3.2 RSC功率控制模式控制参数计算36-39
- 2.3.3 RSC转矩控制模式控制参数计算39-40
- 2.3.4 RSC转速控制模式控制参数计算40-41
- 2.4 本章小结41-42
- 第3章 风电场等值机组参数计算方法及仿真验证42-57
- 3.1 风电场等值参数计算方法42-49
- 3.1.1 风速等值42-43
- 3.1.2 传动链参数等值43-44
- 3.1.3 发电机参数等值44-45
- 3.1.4 控制参数等值45-47
- 3.1.5 集电网络等值47-49
- 3.2 单机模型验证49-53
- 3.2.1 功率模式仿真验证50-52
- 3.2.2 转速模式仿真验证52-53
- 3.3 等值模型验证53-56
- 3.4 本章小结56-57
- 第4章 基于去磁控制的风电机组LVRT实现方法57-70
- 4.1 故障期间机组动态过程及去磁控制策略57-59
- 4.1.1 电网故障期间DFIG动态过程57-59
- 4.1.2 去磁控制策略59
- 4.2 去磁控制策略的实现59-67
- 4.2.1 序分量检测60-62
- 4.2.2 控制模型62-67
- 4.3 PSCAD仿真分析67-69
- 4.4 本章小结69-70
- 第5章 基于去磁控制的风电场内部故障等值建模方法70-84
- 5.1 机群划分70-76
- 5.1.1 电压跌落瞬间定子磁链计算71-75
- 5.1.2 转子去磁电流指令计算75
- 5.1.3 Crowbar投切判断75-76
- 5.2 内部故障时集电网络处理方法76-79
- 5.2.1 风电场内部故障特性分析76
- 5.2.2 等值机组接入位置76-79
- 5.3 算例与仿真79-83
- 5.3.1 风电场详细模型79
- 5.3.2 风电场等值模型79-81
- 5.3.3 仿真验证81-83
- 5.4 本章小结83-84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84-86
- 6.1 论文工作总结84-85
- 6.2 后续工作展望85-86
- 参考文献86-9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91-92
- 致谢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剑;袁毕芳;昝斌;付威;;110KV变电站主变内部故障异常分析[J];电工文摘;2013年06期
2 王祥珩;多支路同步电机无载时定子内部故障的分析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87年05期
3 庄燕;对降低企业内部故障损失的探索[J];机械开发;1997年03期
4 游荣文;充油电气设备内部故障综合分析判断的基本方法[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0年01期
5 李海峰,崔积华;用色谱法判断设备内部故障[J];东北电力技术;2004年06期
6 谢育新;刘勇辉;;一相500kV主变内部故障的诊断[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7年04期
7 苏伟;;一起变压器内部故障的运行分析[J];科技资讯;2012年28期
8 沈永义;嵩屿电厂1号主变内部故障的检查和处理[J];福建电力与电工;1999年04期
9 闫晨光;张保会;郝治国;晁光;王龙;付科源;梁栋;;电力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压力特征建模及仿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10 文武,胡翔勇,林天宝;同步发电机内部故障仿真计算数学模型[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维俭;桂林;王祥珩;张学深;;三峡电站1号发电机内部故障主保护配置方案综观[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王善铭;桂林;王祥珩;;发电机内部故障仿真分析软件的基本原理[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3 肖峰;杜峰;;色谱法诊断油浸式PT内部故障[A];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厂化学专委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宇光;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故障的暂态仿真和保护分析[D];清华大学;2003年
2 徐岩;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数字仿真及其保护新原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3 王雪;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计算及新型保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方红伟;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故障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肖仕武;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故障暂态仿真及其应用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6 周国伟;汽轮发电机内部故障振动特性分析及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陆飞;双馈风电模型分析及机群聚合等值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王有元;基于遗传算法的大型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马增强;电力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及涌流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廖国文;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早期发现与诊断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孙磊;大型水电机组内部故障仿真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颜诘;EPT中高频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仿真和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胡浩;基于内部故障仿真数据的发电机主保护测试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许徽;同步发电机内部电气故障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0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950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