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无功功率控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无功功率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压直流输电 无功功率控制 直流电压 换流变分接头 PSCAD/EMTDC RTDS
【摘要】:随着高压直流输电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高压直流系统的运行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无功功率控制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重要的控制功能,不仅关系到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也与交流系统电压的稳定有很大的相关性,充分利用直流系统的无功调节能力,有利于满足交直流系统不同的运行需要。本文通过分析直流输电的运行规律和控制功能的相互关系,总结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控制功能;对直流输电系统无功功率控制功能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析了当前高压直流工程中无功功率控制的缺陷和不足,并对此开展了以下的研究:首先通过分析换流器的无功功率特性和换流站的无功功率控制范围,阐明了当直流功率水平较低时,换流站无功补偿过剩,可通过降低换流变分接头档位和降低直流电压的方法增加换流器的无功消耗量,减少交直流系统之间的无功交换,且此时换流器无功功率调节范围较广;当直流功率水平较高时,换流站无功补偿不足,可通过升高换流变分接头档位的方法减少换流器的无功消耗量,此时无功功率调节范围较小。提出了一种以直流电压为控制量,并以交直流系统无功交换量作为反馈量的“开环+闭环”无功控制方法,并利用PSCAD/EMTDC中的CIGRE高压直流输电基准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该方法克服了低负荷无功优化(Low Load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LLRPO)功能开环控制下无法对无功功率进行精确控制的问题,同时也避免现有工程中换流器无功功率控制(Converter Reactive Power Control,QPC)功能直接控制整流侧触发角或逆变侧关断角对直流系统造成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将上述“开环+闭环”无功控制优化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并考虑换流变分接头档位的影响,利用RTDS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说明,当直流功率水平较低时降低换流变分接头可缓解换流站无功过剩的问题,当直流功率水平较高时升高换流变分接头档位可缓解换流站无功不足的问题。最后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无功功率控制作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 无功功率控制 直流电压 换流变分接头 PSCAD/EMTDC RTDS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2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10-12
- 1.2 高压直流输电无功功率控制的研究现状12-14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14-16
- 第二章 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控制和无功功率控制16-32
- 2.1 直流输电原理16-17
- 2.2 直流输电基本控制功能17-25
- 2.2.1 定电流控制19-20
- 2.2.2 定电压控制20-21
- 2.2.3 整流侧最小触发角控制21-22
- 2.2.4 逆变侧定关断角控制22-23
- 2.2.5 低压限流控制23-24
- 2.2.6 控制模式的选择24-25
- 2.3 无功功率控制25-31
- 2.3.1 绝对最小滤波器限制26-27
- 2.3.2 最高/最低电压限制27
- 2.3.3 最大无功交换限制27-28
- 2.3.4 最小滤波器限制28-29
- 2.3.5 无功交换控制/电压控制29
- 2.3.6 低负荷下增加无功消耗29-30
- 2.3.7 Gamma kick功能30-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换流站无功功率优化控制的原理分析32-45
- 3.1 无功功率特性32-33
- 3.2 以直流电压为控制量的无功控制优化方法33-35
- 3.2.1 直流电压的确定33-34
- 3.2.2 无功交换量的闭环控制34-35
- 3.3 仿真验证35-43
- 3.3.1 CIGRE直流输电标准测试系统35-37
- 3.3.2 无功功率优化控制环节37-39
- 3.3.3 仿真结果39-43
- 3.4 本章小结43-45
- 第四章 换流站无功功率优化控制的应用45-67
- 4.1 换流变分接头控制45-46
- 4.2 交流滤波器投切控制46-47
- 4.3 无功功率控制范围47-55
- 4.3.1 换流器运行模式对无功控制范围的影响47-51
- 4.3.2 无功功率控制范围51-55
- 4.4 换流变分接头档位的优化控制55-59
- 4.5 仿真验证59-66
- 4.5.1 RTDS直流输电工程模型59-61
- 4.5.2 无功功率优化控制环节61-62
- 4.5.3 换流变分接头档位控制环节62-63
- 4.5.4 仿真结果63-66
- 4.6 本章小结66-67
- 结论67-69
- 参考文献69-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74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年09期
2 曾南超;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电网发展中的作用[J];高电压技术;2004年11期
3 程江;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于永清,宿志一,范建斌,王茁;高压直流输电标准体系[J];电力设备;2005年09期
5 李立mg;;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和工程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4期
6 赵杰;;高压直流输电的前沿技术[J];中国电力;2005年10期
7 ;第五届电力行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6年年会召开[J];电网技术;2007年02期
8 彭毅晖;;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与展望[J];湖南电力;2007年01期
9 王琨;;建立高压直流输电设备标准体系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J];电器工业;2007年04期
10 刘文杰;;高压直流输电及其应用前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庚银;吕鹏飞;李广凯;周明;;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与展望[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邵洪平;;高压直流输电的应用前景[A];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3 牛继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任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发展动向[A];IEEE北京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5 蒋延林;张秀霞;;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观测影响的判定与处理[A];2011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1年
6 董凌;韩民晓;文俊;刘志阳;;特高压直流输电稳态参数的分析与计算[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郭晨吉;杨秀;陈雨;陈鸿煜;;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综述[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刘勇;张郭艳;;我国高压直流输电与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应用前景试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白继彬;;三峡工程与高压直流输电[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黄和燕;王钢;李海锋;李志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器阻抗频率特性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方笑菊;阿尔斯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受青睐[N];中国能源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张尉 通讯员 梁敏 崔刚;天威保变掘金高压直流输电领域[N];中国电力报;2014年
3 曾南超;高压直流输电在“西电东送”中的应用[N];中国电力报;2002年
4 记者 王靖;2011高压直流输电用户国际会议开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栗清振;高压直流电缆需求呈暴增态势[N];中国电力报;2014年
6 朱选杰;许继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研制获新突破[N];中国工业报;2013年
7 记者 杨红卫 通讯员 槐俊才 张新萍;许继集团两项新产品顺利通过专家鉴定[N];许昌日报;2011年
8 谢毅;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N];中国电力报;2007年
9 张翼;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将创18项“世界第一”[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姚雷邋舒文雯;特高压直流输电前程似锦[N];国家电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基本设计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俸君;基于威布尔分布模拟法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2 梁泽勇;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无功功率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郭海洋;不对称运行条件下VSC-HVDC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4 左一惠;大规模风电基地直流送出功率调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马文君;高压直流输电网络暂态电压与电流仿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6 康耀文;高压直流输电谐波检测与抑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7 赵静;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马聪;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9 李植鹏;高压直流输电设计软件包软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贾晨辰;与弱系统相连的高压直流输电启停协调控制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64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96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