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铁磁材料温度特性测试的磁场与温度场耦合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铁磁材料温度特性测试的磁场与温度场耦合仿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磁特性 温度效应 变压器铁心 磁热耦合 温升
【摘要】:随着我国特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特大型电力变压器、电机等电工设备不断投入运行,而这些大型电工产品的设计与性能分析通常会涉及电、磁、热、力等多物理场耦合问题。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电磁场数值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广泛使用电磁场数值仿真商用软件分析大型电工产品电磁场与热场耦合问题,但在进行磁热耦合计算时往往采用单向耦合方法(这里称为传统耦合方法),即先进行磁场的仿真计算得到损耗,再将损耗值作为温度场计算的热源求解温升分布。这种传统耦合方法忽略了铁磁材料电磁特性的温度效应,然而电工产品电磁性能的准确分析离不开对电工材料电磁特性参数的准确描述,电工钢片广泛用作电机和变压器铁心材料或磁屏蔽材料,其磁特性及损耗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铁心温升分布。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展了考虑电工钢片磁特性温度效应的电机与变压器磁热耦合问题研究,探究材料温度效应对电磁、热场耦合仿真分析结果的影响,为电工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局部过热问题研究给出参考。主要研究内容有:首先,实验测量并分析了50AW600晶粒无取向电工钢片和30ZH120取向电工钢片在温度范围为20℃-120℃、间隔10℃时的平均磁化曲线、磁滞回环和损耗曲线。实验时将单片电工钢片磁特性测试仪放置在一个温度范围可控制在20℃-400℃的恒温干燥箱内,通过控制箱内温度实现电工钢片不同温度磁特性测量。其次,研究了一种考虑电工钢片磁特性温度效应的磁热迭代耦合计算方法。借助于商用磁场仿真软件MagNet和温度场仿真软件ThermNet实现迭代耦合,耦合过程中每次进行磁场计算时都需要根据当前温度场仿真结果更新材料的平均磁化曲线和损耗曲线,然后根据当前磁场计算的损耗分析温升分布,如此反复迭代直至耦合结束。再次,基于上述测量数据及迭代耦合方法仿真分别计算了一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铁心温度分布、一台500kV特大型电力变压器铁心及磁屏蔽的温度分布,并与未考虑硅钢片的温度效应的传统耦合方法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明了在磁热耦合过程中考虑硅钢片磁特性的温度效应的必要性。最后,制作了一台简单单相变压器铁心模型,模拟变压器空载运行状态,利用热像仪测试了铁心表面温度分布,并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磁特性 温度效应 变压器铁心 磁热耦合 温升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1-14
- 1.2.1 铁磁材料温度特性研究现状11-12
- 1.2.2 磁场与温度场仿真计算研究现状12-14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4-16
- 第2章 磁场与温度场耦合仿真方法16-23
- 2.1 电磁场基本理论16-18
- 2.2 温度场仿真计算方法18-21
- 2.3 磁场与温度场迭代耦合方法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无取向硅钢片磁特性温度效应及磁场与温度场耦合仿真23-38
- 3.1 无取向硅钢片磁特性温度效应的测试23-26
- 3.2 电机磁热耦合分析26-35
- 3.2.1 材料属性28-29
- 3.2.2 载荷及边界条件设定29
- 3.2.3 网格剖分29-35
- 3.3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35-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取向硅钢片磁特性温度效应及磁场与温度场耦合仿真38-50
- 4.1 取向硅钢片电磁特性温度效应的测试38-39
- 4.2 变压器主磁场磁热耦合仿真与结果对比分析39-44
- 4.3 变压器漏磁场磁热耦合仿真与结果对比分析44-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单相变压器铁心模型温度分布仿真与实验测试50-54
- 5.1 铁心实验模型结构50
- 5.2 温度分布实验测试50-51
- 5.3 仿真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51-53
- 5.4 本章小结53-54
- 第6章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8
- 在学研究成果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芳,张敏;盛夏武昌东湖水体的温度效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2 阎宏涛,郑延倬,曾云鹗;激光光声测定中温度效应的研究[J];中国激光;1990年10期
3 吴高学;林鱼复合系统温度效应的探讨[J];江西气象科技;1994年01期
4 刘纲;邵毅敏;黄宗明;周晓君;;长期监测中结构温度效应分离的一种新方法[J];工程力学;2010年03期
5 施建青,李国强,高琴;核子平均自由程温度效应的自洽半经典研究[J];物理学报;1990年01期
6 古田;;从施工和材料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温度效应[J];科技资讯;2012年27期
7 刘德傅,黄仲林;气功师布发“外气”时自身的变化[J];自然杂志;1989年04期
8 王月胜;;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温度效应计算与分析[J];民营科技;2012年04期
9 肖一;卓卫东;范立础;;解析索单元的温度效应修正[J];力学与实践;2013年04期
10 王蕾;吴瑞潜;徐俊伟;杨建军;田颖颖;吴嘉伟;;土性温度效应问题研究探讨[J];价值工程;2011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生;李思明;;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日照温度效应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2 谭冬莲;林新元;杨国强;夏力文;;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温度效应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3 郭临义;陈祥宝;;用样条有限条法计算分析封闭式连续环箱梁桥的温度效应[A];'9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刚构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梅葵花;经德良;黄平明;周昌栋;;悬索桥主缆温度效应的分析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肖飞;徐郁峰;;斜拉桥温度效应分析及其不利影响的消除[A];广东省公路学会桥梁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6 姜海昆;杨娜;;屋面玻璃结构温度效应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郑坚;薛德庆;刘金喜;;温度效应对韧性材料损伤演化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8 赵珧冰;赵跃宇;孙测世;王志搴;;温度变化对梁线性振动的影响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9 李经民;尤耀干;郑惠裕;陈玉恭;;XAD微孔介质吸附半挥发性PAHs化合物之温度效应影响[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陈德威;;福州八中大面积屋顶运动场预应力屋顶的温度效应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晏婴小学校长 孙镜峰;学校管理要有温度效应[N];中国教育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邵玉娴;粘性土工程性质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彭友松;混凝土桥梁结构日照温度效应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汪剑;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非荷载效应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凌颢;光折变聚合物中光伏空间孤子的温度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陈春苗;大跨度悬索桥钢混组合桥面系温度效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3 庄帅;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温度效应分析与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震;剑阁县剑门新区清江河景观廊桥季节温度效应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杜松;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监控及日照温度效应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6 任安忠;柱板式空心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温度效应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7 杜玉峰;基于铁磁材料温度特性测试的磁场与温度场耦合仿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8 段飞;大跨度钢桥日照温度场和温度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谢青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温度效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展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效应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8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96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