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高效率峰值电流模BOOST型DC-DC转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05 09:26

  本文关键词:高效率峰值电流模BOOST型DC-DC转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DC-DC转换器 峰值电流模式 欠压锁定 误差放大器 软启动


【摘要】: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具有体积小、转换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等诸多优势的开关电源管理芯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通过论述DC-DC转换器的拓扑结构、原理、调制模式和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款高效率Boost型DC-DC转换器芯片,该转换器采用了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具有瞬态响应快、补偿网络简单和内嵌电流限制的优点;同时采用了轻载时转换器从PWM模式切换到PSM模式的调制方式来提高轻载的转换效率;另外该芯片还集成了欠压锁定、过温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根据系统的功能指标,设计整体电路架构;根据系统功率的损耗源分析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基于实际电路的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对整个DC-DC转换器芯片的各个模块电路进行了设计和仿真验证,主要的创新点为:(1)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峰值电流模DC-DC转换器的多功能误差放大器电路,该误差放大器可实现软启动、模式(PWM/PSM模式)切换、最大峰值电流限制功能,并且电路简单,容易实现;(2)设计了一种可片内集成的斜坡电压产生电路,该电路采用脉冲吞咽和窄脉冲充电技术,以小电容实现了缓慢上升的斜坡电压。斜坡电压产生电路与多功能误差放大器电路巧妙结合,无需开关进行切换,实现了从启动状态平滑地过渡到稳定状态,无扰动现象出现,并能有效地消除了启动过程中的浪涌电流,输出电压平稳上升、无过冲。电路基于CSMC 0.5μm 25V BCD工艺,采用Cadence Spectre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该DC-DC输入电压范围为:3~7V,输出电压范围为:INV~12V,开关频率固定为1MHz。仿真结果表明:在V_(IN)=5V、V_(OUT)=12V、L=10μH、C_(OUT)=10μF的典型应用条件下,负载电流0~500mA范围内时,最大输出电压纹波小于30mV;负载电流为5~500mA时,转换效率可达到90%以上。该DC-DC具有输出电压纹波小、功耗低、线性调整率好、负载瞬态响应快和转换效率高等优点。
【关键词】:DC-DC转换器 峰值电流模式 欠压锁定 误差放大器 软启动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4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11-12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12-13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13-14
  • 第2章 DC-DC转换器的基本原理14-28
  • 2.1 DC-DC转换器的基本类型14-15
  • 2.2 Boost型DC-DC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分析15-21
  • 2.2.1 工作原理15-16
  • 2.2.2 CCM模式16-18
  • 2.2.3 DCM模式18-20
  • 2.2.4 CCM和DCM临界条件分析20-21
  • 2.3 Boost型DC-DC转换器的调制模式分析21-24
  • 2.3.1 PWM模式21-22
  • 2.3.2 PFM模式22-23
  • 2.3.3 PSM模式23-24
  • 2.4 Boost型DC-DC转换器的反馈控制模式分析24-28
  • 2.4.1 电压控制模式24-25
  • 2.4.2 电流控制模式25-28
  • 第3章 芯片系统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28-44
  • 3.1 芯片的功能要求和规格参数28-29
  • 3.1.1 整体功能概述28
  • 3.1.2 引脚功能描述28-29
  • 3.2 系统结构设计29-31
  • 3.3 DC-DC转换器外围器件的选择31-33
  • 3.3.1 电感的选择31-32
  • 3.3.2 输入电容的选择32
  • 3.3.3 输出电容的选择32-33
  • 3.3.4 二极管的选择33
  • 3.4 系统转换效率的分析研究33-36
  • 3.4.1 导通损耗34-35
  • 3.4.2 续流二极管的损耗35
  • 3.4.3 驱动损耗35
  • 3.4.4 开关损耗35-36
  • 3.4.5 静态损耗36
  • 3.5 系统稳定性分析36-44
  • 3.5.1 电流环路稳定性分析36-40
  • 3.5.2 电压环路稳定性分析40-44
  • 第4章 系统子模块电路的设计与仿真44-73
  • 4.1 电压调整电路的设计44-50
  • 4.1.1 与温度无关的基准44-46
  • 4.1.2 电压调整电路的实现及原理分析46-48
  • 4.1.3 仿真结果48-50
  • 4.2 基准电压电路的设计50-53
  • 4.2.1 功能要求50
  • 4.2.2 电路实现及原理分析50-51
  • 4.2.3 仿真结果51-53
  • 4.3 振荡器(OSC)电路的设计53-55
  • 4.3.1 振荡原理及电路实现53-55
  • 4.3.2 仿真结果55
  • 4.4 多功能误差放大器的设计55-61
  • 4.4.1 多功能误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56-59
  • 4.4.2 误差放大器的电路原理59-60
  • 4.4.3 仿真结果60-61
  • 4.5 软启动电路的设计61-64
  • 4.5.1 软启动的电路实现及工作原理62-63
  • 4.5.2 仿真结果63-64
  • 4.6 PWM比较器模块64-66
  • 4.6.1 电路实现及原理分析64-65
  • 4.6.2 仿真结果65-66
  • 4.7 驱动电路模块66-69
  • 4.7.1 电路实现及工作原理分析67-68
  • 4.7.2 仿真结果68-69
  • 4.8 其他功能保护电路的设计69-73
  • 4.8.1 UVLO电路69-71
  • 4.8.2 过温保护电路71-73
  • 第5章 芯片的整体仿真与版图设计73-86
  • 5.1 整体电路功能仿真73-79
  • 5.1.1 重负载PWM仿真73-74
  • 5.1.2 轻负载PSM仿真74-75
  • 5.1.3 软启动功能仿真75
  • 5.1.4 电感限流功能仿真75-76
  • 5.1.5 PWM/PSM模式切换功能仿真76-77
  • 5.1.6 欠压锁定功能仿真77-78
  • 5.1.7 工作温度范围78-79
  • 5.2 整体电路性能仿真79-83
  • 5.2.1 线性调整率响应79
  • 5.2.2 负载调整率响应79-80
  • 5.2.3 开关管的导通电阻特性80-81
  • 5.2.4 时钟振荡频率特性81-82
  • 5.2.5 系统的转换效率82-83
  • 5.3 版图的设计83-86
  • 5.3.1 版图布局83-84
  • 5.3.2 版图的设计细则84-86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86-88
  • 参考文献88-92
  • 致谢92-94
  • 附录A 芯片的电学特性94-95
  • 附录B 芯片中关键模块的版图芯片95-98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景昌,屈金山,蒋力培;焊接飞溅与峰值电流关系的研究[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2 施涛昌;;峰值电流检测与峰值电流表[J];电测与仪表;1992年01期

3 施涛昌;;峰值电流检测装置[J];电子测量技术;1993年04期

4 施涛昌;数字式峰值电流表及其应用[J];机床电器;1995年04期

5 韩良;张磊;宗士新;;峰值电流模式中斜坡补偿的设计[J];微处理机;2010年06期

6 刘松斌;柳青海;许峰;;基于峰值电流检测的偏磁抑制技术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7期

7 陈建萍;张文;;一种正激变换器的峰值电流模式控制器的设计[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施涛昌;;数字式峰值电流表及其在断路器瞬动脱扣时间测量中的应用[J];电测与仪表;1993年12期

9 赵文武;;峰值电流控制器LTC1624的应用[J];电子质量;2012年11期

10 吴新国;两相电路中最大峰值电流的调整与控制[J];湖北电力;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亨顺;伏金娟;吴洪波;牛立刚;崔秀藩;;钛合金放电加工表面微观质量与峰值电流的关系[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蒋亨顺;伏金娟;吴洪波;牛立刚;崔秀藩;;钛合金放电加工表面微观质量与峰值电流的关系[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杨胜蓝;脉冲微束等离子弧三维空间点的能量密度分布的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2 陈文奎;110V/200W变换器连续峰值电流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刘新涛;基于峰值电流反馈控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4 任波;基于峰值电流的H6型并网逆变器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5 向俊杰;峰值电流模式控制同步开关Z源变换器的动力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凯旋;一款高效峰值电流模Buck型DC-DC转换器XD1408的电路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杨彭林;基于源极驱动的原边反馈AC-DC LED驱动电路的设计[D];东南大学;2015年

8 周金玲;同步峰值电流模式Boost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D];暨南大学;2016年

9 徐锦里;高效率峰值电流模BOOST型DC-DC转换器的研究与设计[D];华侨大学;2016年

10 张华拓;一款基于双极工艺的峰值电流模式DCDC转换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76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976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9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