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配电系统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复杂配电系统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配电系统 分布式电源 电动汽车 风险评估 风险预警 风险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的贯彻实施,新能源技术的推广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给现代电力系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分布式电源发电及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使得电网面临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这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电动汽车充电及负荷功率的随机特性,在给出随机变量概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估计法的随机潮流求解方法。通过随机潮流的求解获得了待求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结合半不变量和Cornish-Fisher级数展开计算了待求变量各节点电压和各支路功率的概率分布情况。为有效评估系统安全水平,风险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严重度,文章从节点电压越限和支路潮流过载两方面定义了风险严重度函数,通过风险值的计算量化了电网运行风险。采用配电系统实例仿真,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不同比例接入电网给系统造成的影响,可为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运行与规划提供实际参考。为定性估计风险危急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特征值的复杂配电系统风险预警方法。该方法将CVaR方法与电网运行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了基于CVaR方法的风险特征值计算过程,接着以风险特征值为依据设计了节点电压越限和支路潮流过载风险的定级规则,可为风险预警提供理论依据。IEEE-33节点系统算例表明,风险预警能将风险危机程度较为直观的反映出来,通过与风险评估仿真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所提风险预警方法的正确性。针对配电网可能发生的风险,深入研究了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措施。在优化模型中引入降低系统运行风险为控制目标,综合配电网无功优化、发电功率调整和最优负荷削减三种控制方法,给出了风险控制的基本流程。以IEEE-33系统为综合仿真算例,用量子粒子群算法求解优化控制模型,得出了最优控制策略,通过对不同控制措施前后的系统风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风险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配电系统 分布式电源 电动汽车 风险评估 风险预警 风险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含有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的研究现状12-13
- 1.2.2 含有电动汽车配电系统的研究现状13-14
- 1.2.3 配电网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14-15
- 1.2.4 配电网风险控制的研究现状15-16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16-18
- 第二章 复杂配电系统的风险评估18-50
- 2.1 配电网安全评估方法概述18-19
- 2.2 系统元件概率模型19-27
- 2.2.1 分布式电源概率模型19-24
- 2.2.2 电动汽车概率模型24-26
- 2.2.3 负荷概率模型26-27
- 2.3 复杂配电系统随机潮流算法原理27-37
- 2.3.1 随机潮流概述27
- 2.3.2 相关概率理论基础27-30
- 2.3.3 随机潮流求解方法概述30-32
- 2.3.4 基于点估计法的随机潮流求解方法32-36
- 2.3.5 基于Cornish-Fisher级数的概率分析方法36-37
- 2.4 复杂配电系统风险指标体系37-41
- 2.4.1 电压越限风险指标38-40
- 2.4.2 支路过载风险指标40-41
- 2.5 复杂配电系统风险评估流程41-43
- 2.6 算例分析43-49
- 2.6.1 IEEE-118节点系统仿真实例43-46
- 2.6.2 IEEE-33节点系统仿真实例46-49
- 2.7 本章小结49-50
- 第三章 基于风险特征值的复杂配电系统风险预警方法50-61
- 3.1 概述50
- 3.2 基于CVaR方法的风险特征值计算50-53
- 3.3 风险定级方法53-54
- 3.4 风险预警机制54-56
- 3.5 算例分析56-60
- 3.6 本章小结60-61
- 第四章 复杂配电系统的风险控制61-80
- 4.1 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思想61-62
- 4.2 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策略及模型62-68
- 4.2.1 基于风险的配电网无功优化63-64
- 4.2.2 基于风险的发电功率再调度64-66
- 4.2.3 基于风险的最优负荷削减66-67
- 4.2.4 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流程67-68
- 4.3 复杂配电系统风险优化控制模型求解方法68-73
- 4.3.1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69-71
- 4.3.2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71-73
- 4.4 算例分析73-79
- 4.4.1 基于风险的配电网无功优化74-76
- 4.4.2 基于风险的发电功率再调度76-77
- 4.4.3 基于风险的最优负荷削减77-79
- 4.5 本章小结79-80
- 结论与展望80-82
- 参考文献82-8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8-89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89-91
- 致谢91-92
- 附录 IEEE-118节点配电系统92-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恒;;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保护[J];科技风;2012年21期
2 陈祥;崔弘;买文捷;;分布式电源技术相关问题的讨论[J];电气应用;2013年11期
3 武祖林;;浅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的影响[J];科技与企业;2013年24期
4 赵政;;我国分布式电源产业挑战分析与应对策略[J];轻工科技;2013年11期
5 汪君;;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措施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3年23期
6 何季民;分布式电源技术展望[J];东方电气评论;2003年01期
7 张国光;分布式电源技术简介[J];电气时代;2004年11期
8 Dhaval Dalal;分布式电源结构发展趋势[J];电子与电脑;2004年10期
9 陈金富,卢炎生;分布式电源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05年02期
10 王成山;陈恺;谢莹华;郑海峰;;配电网扩展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排患;;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全面推进分布式电源建设[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陈祥;;分布式电源系统接入影响[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3 杜永平;杨富民;洪志勇;张建文;贾雅君;;分布式电源模型分析及并网优化研究[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4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5 赵云军;唐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刘森;李盛伟;李永丽;;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明珠;田世明;王莹;;基于光储系统的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研究[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4年第3期)[C];2014年
9 王少林;唐巍;;分布式电源出力和配网重构综合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10 盛方正;周宇栋;陈之琛;;基于选择不同暂态阻抗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分析[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彭源长 苟慧智;分布式电源不可忽视[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赵菊昌;青海公司调研用户分布式电源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3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 苑舜 周波;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电力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郭惠;全力支持分布式电源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4年
5 记者 王旭辉 通讯员 马旭升;青海分布式电源建设健康快速[N];中国能源报;2014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王颖春;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规定已上报能源局[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国网能源研究院 黄碧斌;分布式电源健康发展须完善政策体系[N];国家电网报;2013年
8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冯永晟;促进分布式电源发展是多方共同责任[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旭辉;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日趋规范化[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通讯员 林梅妹 陈德钧;福建高效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N];中国电力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学谦;考虑配电网网损和电能质量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孟建辉;分布式电源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张欣;直流分布式电源系统稳定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DANG NGOC HUY(邓玉辉);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周天沛;微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资源的优化运行与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张惠智;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及保护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7 徐栎;面向可靠性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8 陈晓龙;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保护与控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9 司新跃;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故障建模与配电网保护[D];山东大学;2016年
10 刘志鹏;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对配电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优化配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付顺;基于时序特性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巩翔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谐波潮流计算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5 张胜鑫;分布式电源并网中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6 赵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龙淼;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保护研究与方案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8 张曦;基于广域信息的DG孤岛保护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梅红兴;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张皓然;基于流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扩展规划[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96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99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