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数辨识的架空导线载流温升热路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19:21
本文关键词:基于参数辨识的架空导线载流温升热路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架空导线 载流温升 参数辨识 热路模型 集总参数 分布参数
【摘要】:架空导线载流温升关系模型常被用于设计输电线路、评估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及安全载流容量等领域。近年来,导线温度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故载流温升模型还被应用于修正线路等值参数、提高潮流计算精度、实现电热协调调度以及最优潮流计算等诸多理论中,对传统电力系统分析及调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传统载流温升模型通常将导线视为等温体,然而,架空导线多由数股线束互绞而成,并非热的良导体。另外,传统模型中参数较多,计算时存在经验性,难以准确的获得,给模型计算带来误差。此外,当前的载流温升模型均未能反映导线轴向温度特性,不利于计及线路温度的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的深入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参数辨识对导线载流温升模型的参数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克服了模型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同时,建立了考虑轴向温度分布的架空导线分布参数载流温升模型,有助于促进线路温度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论文首先研究了包括IEEE模型、IEC模型、传统热路模型及数值模拟模型在内的常用导线载流温升模型,对模型中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为后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随后,设计了架空导线载流温升实验平台。平台中数据采集装置具有导线温度、运行电流、环境温度、风速、风向、日照强度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功能,后台数据分析软件具备解析、存储及显示监测数据的功能。该实验平台可用于导线载流温升模型的验证,也可为模型参数辨识提供必要数据。为克服传统热路模型集总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线性回归辨识的热路模型参数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参数变化规律。基于线性回归方法的参数辨识结果表明,LGJ-240/30和LGJ-400/35导线环境热阻随着运行电流的增加呈减小趋势。载流温升计算结果表明,将参数辨识结果代入热路模型后,模型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29%,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60%,精度满足工程要求。与传统热路参数计算方法相比,基于辨识方法获得的热路参数提高了集总参数热路模型的计算精度。在载流温升集总参数热路模型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导线轴向温度特性的分布参数热路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内点法辨识的模型参数计算方法。基于内点法的参数辨识结果表明,LGJ-240/30导线的分布传导热阻、环境热阻随运行电流的增加呈减小趋势,而分布热容随运行电流的增加呈增大趋势。载流温升计算结果表明,将参数辨识结果代入分布参数热路模型后,模型最大相对误差小于3.0%,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可准确计算导线轴向温升热动态过程。
【关键词】:架空导线 载流温升 参数辨识 热路模型 集总参数 分布参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7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架空导线载流温升模型研究现状11-13
- 1.2.2 热路模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3-15
- 1.2.3 参数辨识方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5-16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16-17
- 2 传统架空导线载流温升模型17-33
- 2.1 IEEE标准模型17-20
- 2.2 IEC标准模型20-23
- 2.3 传统热路模型23-28
- 2.3.1 热电类比理论23-25
- 2.3.2 热路模型的建立25-26
- 2.3.3 热路模型参数计算方法26-28
- 2.4 数值模拟模型28-32
- 2.5 本章小结32-33
- 3 架空导线载流温升实验平台设计33-40
- 3.1 实验平台总体架构33-34
- 3.2 实验数据采集装置硬件架构34-37
- 3.3 实验后台数据分析软件设计37-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4 架空导线集总参数热路模型研究40-56
- 4.1 集总参数热路模型的建立40-42
- 4.2 集总参数热路模型参数的确定42-44
- 4.2.1 热流量的计算42
- 4.2.2 基于线性回归的集总参数辨识42-44
- 4.3 集总参数热路模型实验验证44-55
- 4.3.1 集总参数变化规律研究44-46
- 4.3.2 模型精度验证46-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5 架空导线分布参数热路模型研究56-66
- 5.1 分布参数热路模型的建立56-58
- 5.2 分布参数热路模型参数的确定58-61
- 5.2.1 热流量的计算58
- 5.2.2 基于内点法的分布参数辨识58-61
- 5.3 分布参数热路模型实验验证61-64
- 5.3.1 模型精度验证61-63
- 5.3.2 分布参数变化规律研究63-64
- 5.4 本章小结64-66
- 6 结论与展望66-68
- 6.1 结论66
- 6.2 展望66-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4
- 附录74-75
- A 数据采集装置控制器主电路原理图74-75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著作情况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韩晓燕;黄新波;赵小惠;周国华;和俊腾;;输电线路摩尔根载流量简化公式的初步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年05期
2 周利军;吴广宁;汤浩;宿冲;王洪亮;;计算Scott牵引变压器内部温升的热路模型法[J];高电压技术;2007年03期
3 刘刚;阮班义;张鸣;;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热路法暂态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6期
4 金珩,王之浩;输电线路动态监测增容技术[J];华东电力;2005年07期
5 李友荣;吴双应;;传热学教学中的热路分析法[J];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01期
6 张辉;王孟夏;韩学山;;电力系统的超前热定值及其应用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6期
7 石景海,贺仁睦;动态负荷建模中的负荷时变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8 任丽佳;江秀臣;盛戈v,
本文编号:1008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00814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