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车顶绝缘子绝缘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速列车车顶绝缘子绝缘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列车 车顶绝缘子 绝缘子状态监测 泄漏电流
【摘要】:高速铁路是电气化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至2014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里程已达到16000公里,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主骨架已初具规模。因此高速列车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一部分,其安全可靠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高速列车车顶绝缘子作为安装在车顶与受电弓之间的重要电气部件,主要起支撑和电绝缘作用。然而由于列车尾气和雾霾等污秽积累在绝缘子表面,并且当污秽受潮后,绝缘子在工作电压下就可能发生闪络。这严重地影响了列车的安全运行。但目前为止,国内在电力机车上,利用机车上的高压互感器产生高压,该高压加载在高压系统上,通过观察二次侧的电压判断绝缘是否可靠。在高速列车上,绝缘检测装置独立地产生高压电源加载在高压系统上,以判断绝缘是否可靠。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且不能在线监测绝缘子的状态。因此,本论文对高速列车车顶绝缘子绝缘状态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它可以实现在线监测。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本文研究了绝缘子发生闪络的机理。该部分主要研究了绝缘子发生闪络的四个发展阶段。随后,本文又分析了几种绝缘子的放电模型,通过研究放电模型发现,绝缘子的泄漏电流与绝缘子的放电现象和绝缘子的污秽程度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选用泄漏电流作为绝缘子状态的表征量确实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泄漏电流也受绝缘子两端电压和环境温湿度等因素影响。其次,完成了高速列车车顶绝缘子绝缘状态监测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硬件系统设计部分主要根据系统需求对系统的整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分别对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报警模块、电源模块和人机界面进行了选型和调试。由于BR PLC采用分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所以软件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不同的功能设计不同的程序,并且根据功能的紧要程度不同,设置不同的任务循环周期。然后根据需要监测的数据,设计了人机屏界面。通过调实验证,该监测系统能够满足系统的功能需要。最后,使用该监测系统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系统整体实验。经过实验得出了在25kV电压下,三种不同污秽程度的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值并得到了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与其污秽程度之间的关系,为高速列车车顶绝缘子泄漏电流阈值的设定提供了试验方法上的参考。
【关键词】:高速列车 车顶绝缘子 绝缘子状态监测 泄漏电流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264;TM21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绝缘子状态检测方法12-14
- 1.2.2 泄漏电流与污秽沿面放电的关系14-16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6-17
- 第2章 车顶绝缘子沿面放电机理及其运行环境17-23
- 2.1 绝缘子沿面放电的发展过程17-18
- 2.2 绝缘子沿面放电模型18-21
- 2.3 车顶绝缘子的运行环境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硬件系统的设计23-37
- 3.1 硬件系统的整体设计23-26
- 3.1.1 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23-24
- 3.1.2 监测系统的设计24-26
- 3.2 硬件系统的子模块设计26-34
- 3.2.1 传感器模块26-29
- 3.2.2 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29-31
- 3.2.3 报警模块31-32
- 3.2.4 人机界面32-33
- 3.2.5 电源模块33-34
- 3.3 系统安全性分析34-36
- 3.4 系统抗干扰设计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软件程序的设计37-54
- 4.1 PLC程序设计37-48
- 4.1.1 B&R PLC的编程系统37-40
- 4.1.2 程序设计方案40-41
- 4.1.3 主程序41-42
- 4.1.4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42-46
- 4.1.5 存储系统46-48
- 4.1.6 通信系统48
- 4.2 人机界面设计48-53
- 4.2.1 MCGS软件48-51
- 4.2.2 主界面51-52
- 4.2.3 单个绝缘子信息界面52-53
- 4.2.4 曲线显示界面53
- 4.3 本章小结53-54
- 第5章 监测系统的调试与试验54-66
- 5.1 功能模块的调试54-61
- 5.1.1 电源模块的调试54-56
- 5.1.2 电流测量模块的调试56-57
- 5.1.3 电压测量模块的调试57-59
- 5.1.4 阻抗角计算模块的调试59-61
- 5.2 监测系统的试验61-65
- 5.2.1 试验方案61
- 5.2.2 试验原理及平台搭建61-63
- 5.2.3 试验步骤及试验结果63-65
- 5.3 本章小结65-66
- 结论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吉河,孙才新,蒋兴良;覆冰绝缘子闪络模型研究综述[J];高电压技术;2004年03期
2 骆艳霞;刘海荣;张俊芳;郭霞;;绝缘子在线监测系统在乌海电网的应用[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6年03期
3 张闽;;110kV线路绝缘子闪络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江西冶金;2008年01期
4 杨庆;司马文霞;孙才新;武坤;袁涛;;覆冰绝缘子交直流闪络场路模型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5 陆雯林;;声发射式绝缘子污秽监测方法[J];大众用电;2010年10期
6 耿江海;贾伯岩;徐志钮;王平;;强风环境下绝缘子闪络特性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1年01期
7 王淑青;张智泉;余建群;;基于模糊Petri网的绝缘子运行状态诊断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吕俊霞;;绝缘子套管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12年01期
9 刘志学;;改进的绝缘子闪络快速监测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7期
10 夏宝哲;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子人工污秽特性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学峰;王爱华;赵延华;赵鹏;;基于污秽监测系统的绝缘子故障分析与预防[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一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2 刘志学;;改进的绝缘子闪络快速监测系统[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3 吴光亚;张锐;;我国绝缘子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刘弘景;;泄漏电流递归特征检测绝缘子雾凇闪络[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弘景;;泄漏电流递归特征检测绝缘子雾凇闪络[A];第四届全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司马文霞;程浩;杨庆;袁涛;;沙尘环境对绝缘子交流闪络特性影响的研究[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肖风良;宫瑞磊;;雷电冲击电压下表面电荷积聚对GIS绝缘子沿面放电的影响[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继星;高速气流环境车顶绝缘子积污特性及其对闪络的影响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国龙;高速列车车顶绝缘子绝缘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吴振跃;低压力N_2的绝缘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屈立辉;高梯度绝缘子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刘文静;气—固交界面处绝缘子表面电荷试验与测量系统的设计[D];湖南大学;2008年
5 陈济;导电颗粒对绝缘子表面电场和电荷积聚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6 邢照亮;GIS绝缘子表面电荷分布对沿面闪络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张丹洋;一种用于绝缘子闪络定位的新型无源故障指示器[D];浙江大学;2012年
8 张智泉;基于模糊神经Petri网的绝缘子运行状态诊断系统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印峰;用于绝缘子表面电荷测量的电容探头法标度问题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刘汉兵;GIS中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及其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18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01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