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双LCL谐振补偿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特性分析与实验验证

发布时间:2017-10-14 00:01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LCL谐振补偿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特性分析与实验验证


  更多相关文章: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双LCL谐振补偿 单位功率因数


【摘要】:针对满足电动汽车车载无线充电要求的双LCL谐振补偿网络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分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电磁耦合关系及4种基本谐振补偿网络特性;然后基于双LCL谐振补偿的工作特性,探讨分析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与接收端发生横向及纵向相对偏移时的工作特性;最后通过Ansoft,针对圆盘型电磁耦合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并搭建一个5.5 k W的双LCL谐振补偿实验系统,对在纵向距离200 mm(最大横向偏移120 mm)和无横向偏移(纵向距离150~250 mm)时的工作特性进行验证。该系统在纵向距离200 mm(无横向偏移)时,最大功率传输能力为5.5 k W,同时达到最大效率点95.37%。
【作者单位】: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关键词】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双LCL谐振补偿 单位功率因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7021)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0101076JC) 吉林省教育厅技术研究项目(2015238)资助
【分类号】:U469.72;TM910.6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以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EVs)因其环保优势引起人们广泛关注[1]。EV充电包括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方式。目前,通常采用有线充电,即EVs通过导线与电网相连进行充电,充电功率从1 k W到19.8 k W。无线充电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玲玲;陈乾宏;任小永;阮新波;;电动汽车高效率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8期

2 张炯;楼佩煌;钱晓明;武星;;基于双LCL补偿的无接触供电系统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10期

3 蔡华;史黎明;李耀华;;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输出功率调节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1期

4 李国庆;王星宇;王鹤;;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逆变器数字多环反馈控制方法[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豪;姚钢;马立伟;魏文;;ICPT系统谐振频率跟踪方法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3年09期

2 唐晓雯;姚钢;李轶立;顾临峰;;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不对称PWM调制的研究[J];低压电器;2013年21期

3 石新智;祁昶;屈美玲;叶双莉;王高峰;;基于磁共振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接收模块参数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2期

4 廖承林;李均锋;王丽芳;张静和;;电动汽车中距离无线充电系统研究(英文)[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S2期

5 宋显锦;刘国强;张超;夏慧;张瑞华;徐小宇;;电动大巴动力电池组的谐振分组式无线充电[J];电工技术学报;2013年S2期

6 陈新;张桂香;;电磁感应无线充电的联合仿真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4年04期

7 王振亚;王学梅;张波;丘东元;;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J];电源学报;2014年03期

8 陈琛;黄学良;孙文慧;谭林林;强浩;;金属障碍物对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9期

9 宋凯;朱春波;李阳;李晓宇;赵鑫;;基于磁耦合谐振的自主无线充电机器人系统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9期

10 张炯;楼佩煌;钱晓明;武星;;基于状态空间法的无接触供电PDM调制建模[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佳;陈乾宏;严开沁;张强;李明硕;刘航;;新型S/SP补偿的谐振变换器的分析与控制[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鹏;用于家用电器的无线供电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史继翠;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模及优化分析[D];湘潭大学;2013年

3 赵崇文;一种基于电磁耦合的无线能量/信号频分复合传输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张斌;磁耦合共振型无线输电系统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5 刘宁;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蒲松林;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缓冲控制策略与在线监测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2014年

7 曹伟华;ICPT系统双AC-DC-AC型拓扑与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严开沁;采用非接触电流互感器的自激控制串串补偿非接触谐振变换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9 刘辉达;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ZCS软开关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0 周豪;基于LCL谐振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承伟 ,秦小杰;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电磁兼容测试[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4年02期

2 王军华;李建贵;汪友华;杨庆新;;应用于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可分离变压器的研究[J];变压器;2008年08期

3 孙跃;夏晨阳;赵志斌;翟渊;杨芳勋;;电压型ICPT系统功率传输特性的分析与优化[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1年02期

4 孙跃;王智慧;戴欣;苏玉刚;李良;;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11期

5 苏玉刚;王智慧;孙跃;唐春森;;非接触供电移相控制系统建模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7期

6 周雯琪;马皓;何湘宁;;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不同补偿拓扑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1期

7 杨民生;王耀南;欧阳红林;张细政;;基于可控电抗器的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动态补偿[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8 秦海鸿;王慧贞;严仰光;;非接触式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J];电源技术应用;2004年05期

9 初中原;沈锦飞;沈海明;汪义旺;;基于DSP的软开关移相控制100kHz逆变电源[J];电力电子技术;2008年01期

10 鲁宗相;王彩霞;闵勇;周双喜;吕金祥;王云波;;微电网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巍;人体植入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戴密特;基于LiNbO_3微碟结构的微波接收和转换装置[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志兵;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苑国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J];机电信息;2004年14期

3 涂东晓;电动汽车“快跑”[J];新财经;2004年03期

4 张煜,张春润,资新运,姜大海;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汽车电器;2004年09期

5 ;天津加紧研发电动汽车[J];中国能源;2004年09期

6 ;科博会上的电动汽车[J];科技潮;2004年07期

7 张军;电动汽车“大卸八块”[J];科技潮;2004年10期

8 李喜超;;突破产业桎梏——论电动汽车标准化[J];时代汽车;2005年05期

9 王宇宁 ,姚磊 ,王艳丽;国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J];汽车工业研究;2005年09期

10 苏晓洲;湖南电动汽车实用化攻关取得新突破[J];汽车电器;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国川;朱小平;王宗社;;电动技术在卡车上的应用[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宗义;;河南省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建议[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玉鑫;;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现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瞿文龙;;使用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作为基站应急电源的初步设想[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1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生文;刘志远;刘海峰;;电动汽车剩余行驶里程估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林;;十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及共性关键技术 《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简介[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二○○一年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文娟;李朗如;;电动汽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有限元分析[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10 白文杰;孙立清;常玉华;王志福;;串行通信及其在电动汽车仿真的应用[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钢;奥地利:电动汽车明年起上路[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9年

2 记者 尹江勇;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N];河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杜鹏;满足我市推广电动汽车需求[N];黄石日报;2010年

4 朱忠东 杨炳荣;18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将在漳投建[N];闽南日报;2010年

5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许毅蒙;服务国家战略 支持产业转型 加快电动汽车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6 史德;电动汽车如何一绿到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记者 彭源长;中德将统一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8 徐瑶译;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渐趋繁荣 上半年销售逾5万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9 本报特约撰稿 黄劏劏 本报见习记者 刘炎林;杭州电动汽车充换电计费技术“领跑”市场[N];中国能源报;2014年

10 刘娟 李亚杰;电动汽车为何遭遇“障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积勇;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付翔;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郑丹;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交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建;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有序充电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于强强;基于行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与服务容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田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7 李秋硕;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电能有序利用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姚伟锋;考虑电动汽车广泛接入的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策略[D];浙江大学;2014年

9 陆凌蓉;可入网电动汽车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张翔;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阳;轮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俞志文;微型电动汽车用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石舒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新磊;电动汽车总体设计及性能仿真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霍风利;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菁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多方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于滢;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亚辉;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嘉悦;电动汽车有源在线绝缘监测装置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姚泽胜;电动汽车用串励直流电机控制原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7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027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