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石灰石湿法脱硫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9:31

  本文关键词:石灰石湿法脱硫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 石灰石 湿法脱硫 脱硫效率


【摘要】:近年来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劣质燃料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传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石灰石脱硫技术较难满足新环保标准,同时炉内脱硫石灰石利用率低,且对锅炉燃烧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陈塘热电厂一台型号为HG-440/13.7-L.PM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改造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石灰石湿法与干法RCFB烟气脱硫工艺的技术、经济性能指标,结合本工程改造的自身特点,确定脱硫改造工艺为石灰石湿法脱硫,并根据现场实际场地条件,合理优化工艺设计,确定设备选型。石灰石湿法脱硫系统试运行期间,本文对脱硫系统进行了性能考核试验,分别以锅炉100%和75%负荷为试验工况,通过现场测试烟气的温度、水分含量、流速、流量、压力、SO_2等重要参数,计算出烟气量、脱硫效率、石灰石消耗量、Ca/S、总压损、水和电消耗量,在实验室通过化学方法测试副产品石膏品质和外排废水各项指标,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脱硫系统浆液中的Cl-含量过高,已经影响石膏质量和处理后的外排废水品质,需要进一步优化。本文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改造前后的石灰石粉消耗、SO_2排放浓度、锅炉飞灰可燃物和排烟温度运行参数进行一个月的连续采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1.改造后的脱硫系统SO_2排放浓度能够满足国家新的环保标准;2.脱硫系统改造后,在满足环保排放要求的同时节省了80%以上石灰石粉消耗;3.脱硫系统改造后,飞灰可燃物较改造前下降36%,排烟温度下降10.8%,锅炉燃烧效率得到提高。本文最后研究了石灰石湿法脱硫实际运行中遇到的吸收塔浆液溢流、GGH堵塞、浆液循环泵腐蚀磨损严重问题,研究表明:1.脱硫系统浆液品质的改善是防止吸收塔起泡溢流的关键;2.保证吸收塔除雾器的正常冲洗,可以减缓GGH的堵塞,增加脱硫系统运行的经济性;3.脱硫系统浆液循环泵过流部件使用高分子耐磨、耐腐材料包覆,可以减缓过流部件的磨损腐蚀。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对今后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 石灰石 湿法脱硫 脱硫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2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SO_2排放现状及危害10
  • 1.1.1 SO_2的排放现状10
  • 1.1.2 SO_2的危害10
  • 1.2 控制SO_2污染措施10-11
  • 1.2.1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10-11
  • 1.2.2 积极开发和改进脱硫技术11
  • 1.2.3 改变能源结构11
  • 1.3 三类燃煤脱硫技术11-13
  • 1.3.1 燃烧前脱硫11-12
  • 1.3.2 燃烧中脱硫12
  • 1.3.3 燃烧后脱硫12-13
  • 1.4 国内外技术现状分析13-15
  • 1.4.1 国外先进电厂现状分析13-14
  • 1.4.2 国内先进电厂现状分析14-15
  • 1.5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存在的问题15
  • 1.5.1 SO_2排放不能稳定达标15
  • 1.5.2 SO_2超标排放造成排污费用成本大幅提高15
  • 1.5.3 Ca/S高导致锅炉燃烧效率降低15
  • 1.5.4 Ca/S高影响锅炉稳定运行15
  • 1.6 本文研究内容15-17
  • 第二章 石灰石湿法与干法RCFB烟气脱硫工艺的选择17-22
  • 2.1 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流程特点17-18
  • 2.1.1 石灰石湿法工艺流程17-18
  • 2.1.2 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主要技术特点及指标18
  • 2.2 干法RCFB脱硫工艺脱硫技术流程特点18-19
  • 2.2.1 RCFB脱硫工艺流程18-19
  • 2.2.2 RCFB脱硫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及指标19
  • 2.3 石灰石湿法与干法RCFB比较19-21
  • 2.3.1 技术分析比较19-21
  • 2.3.2 经济分析比较21
  • 2.4 脱硫工艺方案的选择21-22
  • 第三章 工艺设计与系统调试运行22-47
  • 3.1 工艺设计22-31
  • 3.1.1 主要设计原则22-23
  • 3.1.2 基本设计参数23-25
  • 3.1.3 脱硫工艺系统及主要设备选择25-30
  • 3.1.4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30-31
  • 3.2 脱硫系统调试运行31-32
  • 3.2.1 系统 168h试运行主要参数及分析31-32
  • 3.2.2 现场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32
  • 3.3 脱硫系统性能测试试验32-47
  • 3.3.1 试验项目及工况安排32-33
  • 3.3.2 测试项目方法33-38
  • 3.3.3 试验结果38-44
  • 3.3.4 试验结果分析44-45
  • 3.3.5 脱硫系统优化方向45-47
  • 第四章 脱硫系统改造前后的运行数据对比分析47-52
  • 4.1 石灰石粉消耗及SO_2排放浓度情况对比分析47-49
  • 4.2 飞灰可燃物及排烟温度的对比分析49-51
  • 4.3 锅炉效率分析51
  • 4.4 锅炉运行稳定性分析51-52
  • 第五章 石灰石湿法脱硫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处理52-57
  • 5.1 吸收塔浆液起泡溢流问题52-53
  • 5.1.1 现象描述52
  • 5.1.2 原因分析52-53
  • 5.1.3 处理方案及效果53
  • 5.2 除雾器、GGH堵塞问题53-55
  • 5.2.1 现象描述53-54
  • 5.2.2 原因分析54
  • 5.2.3 处理方案及效果54-55
  • 5.3 浆液循环泵过流部件磨损严重问题55-57
  • 5.3.1 现象描述55
  • 5.3.2 原因分析55-56
  • 5.3.3 处理方案及效果56-57
  • 第六章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传敏,赵长遂,韩松,杨立国,庞克亮,梁才;石灰石直接硫化实验研究[J];锅炉技术;2005年03期

2 陈剑雄,李鸿芳,陈寒斌;石灰石粉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J];施工技术;2005年04期

3 李卫超;刘桂羽;魏晓军;;石灰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山东建材;2007年04期

4 林鹏;马烨红;吴笑梅;樊粤明;;石灰石粉在水泥与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商品混凝土;2007年02期

5 彭波;周宇飞;徐智勇;;磨细石灰石粉的活性评价与应用研究[J];粉煤灰;2008年06期

6 李瑶;苏礼清;闫学良;;超细石灰石粉用于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J];江苏建材;2008年03期

7 饶美娟;刘数华;方坤河;;石灰石粉对水泥早期性能的影响[J];粉煤灰;2010年01期

8 熊远柱;万慧文;;石灰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0年09期

9 姚勇;;浅谈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1年03期

10 王振军;陈平;陆海;梁景怀;边耀斌;;锰渣微粉-石灰石粉作为水泥混合材的试验[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开双;周兴旺;刘桂宾;;磨细石灰石粉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2 崔玉忠;崔琪;沈荣熹;;石灰石粉对纤维水泥制品材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吴珍;寇应霞;程芸芸;霍剑;别明娟;;超细石灰石粉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粘性的影响研究[A];第四届工程质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周堂贵;王章夫;黄浩;郑应生;;浅析石灰石粉对砼性能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林培仁;李章建;潘盛仁;梁丽敏;曹宝;;石灰石粉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侯云芬;黄天勇;孙永梅;杨文烈;;熟料-石灰石粉-燃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的性能[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孔祥芝;纪国晋;陈改新;;大掺量石灰石粉对水泥水化的影响[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玉平;王鑫;赵远群;栾景信;路晶;张立勇;;冶金熔剂用高钙石灰石粉研发及应用[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管理及综合卷)[C];2012年

9 韦国斌;蒋杉平;黄崇奕;梁海区;唐明;;浅谈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永宁;;浅析降低脱硫系统石灰石粉单耗[A];全国火电6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黄律己;石灰石粉中“掘金”[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通讯员 王希财;永荣电厂石灰石粉喷烧系统投运[N];中国电力报;2010年

3 山东众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岳光亮;石灰石粉在混凝土应用的探讨[N];中国建材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刘万平;年轮上的闪光[N];中国商报;2012年

5 张继军;津西钢铁公司烧结物料配加石灰石粉项目取得进展[N];中国冶金报;2006年

6 程超 许汉平;中建商砼公司两项混凝土成果通过鉴定[N];中国建材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文俊强;石灰石粉作混凝土掺合料的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2 肖佳;水泥—石灰石粉胶凝体系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矗;石灰石粉和应力损伤对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2 杨柯红;基于孔结构分析的硫酸镁侵蚀下石灰石粉胶砂、混凝土的性能退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蒋江;共同粉磨与分别粉磨对掺石灰石水泥颗粒分布及其水化性能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刘牧天;石灰石粉在不同硬化体系中的作用差异[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李云峰;特细砂配制石灰石粉混凝土的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6 王校伟;掺加石灰石超细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7 袁欣;石灰石粉加工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陈娟;矿渣—石灰石粉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与粘结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贺阳;石灰石粉复合胶凝粉体材料的颗粒级配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10 张静;石灰石粉复合掺合料的制备及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48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048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a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