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并网逆变器 双环控制 PI-R控制 电网电压畸变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太阳能由于储存量丰富、无污染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核心部件——并网逆变器不仅决定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而且也影响整个系统的寿命,因此,并网逆变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立足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针对传统比例积分(PI)控制策略输出并网电流总谐波畸变高的缺点,研究了基于比例积分谐振(PI-R)的DC/DC和DC/AC(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在理想电网电压条件下,建立了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在abc、αβ和dq三种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并比较了其在控制策略方面的优缺点,决定在dq坐标系中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策略。电压外环采用P1控制策略,作用是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并提供电流内环的参考电流指令;电流内环的作用是保证输出高质量的并网电流,采用PI-R控制策略,即在传统的PI控制基础上引入谐振(R)控制策略,从而在指定频率处提供无穷大的增益,进而抑制因电网电压发生畸变而影响并网电流质量,并分析了在该控制策略下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最后,为了验证PI-R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分别在理想和不平衡电网电压条件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PI-R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能输出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并网电流,且当电网发生畸变时,系统亦保证输出较好的并网电流,保证了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并提高了系统的寿命。
【关键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并网逆变器 双环控制 PI-R控制 电网电压畸变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5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2 光伏发电系统研究现状9-11
- 1.2.1 光伏并网逆变器分类9-10
- 1.2.2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研究现状10-11
- 1.2.3 电网电压畸变时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研究现状11
- 1.3 本文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1-13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3-15
- 2 光伏阵列建模与MPPT控制15-26
- 2.1 光伏电池建模及输出特性15-20
- 2.1.1 光伏电池的物理模型15-17
- 2.1.2 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17-18
- 2.1.3 光伏电池输出仿真18-20
- 2.2 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技术20-25
- 2.2.1 电导增量法(INC)21-23
- 2.2.2 扰动观测法(P&O)23-24
- 2.2.3 MPPT算法仿真24-25
- 2.3 本章小结25-26
- 3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建模与工作原理26-33
- 3.1 系统整体工作原理26-27
- 3.2 并网逆变器建模27-31
- 3.2.1 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27-30
- 3.2.2 滤波器设计30-31
- 3.3 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31-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4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33-45
- 4.1 基于PI-R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33-41
- 4.1.1 PI-R控制器简介33-36
- 4.1.2 基于PI-R并网电流控制策略36-38
- 4.1.3 控制参数设计38-41
- 4.2 DC/DC变换器控制41-43
- 4.3 仿真模型的建立43-44
- 4.4 本章小结44-45
- 5 仿真结果分析45-54
- 5.1 电网理想条件下PI-R仿真分析45-48
- 5.2 电网畸变时控制策略仿真分析48-53
- 5.3 本章小结53-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美君;;法国2011年光伏并网发电价值将达10亿欧元[J];玻璃与搪瓷;2011年02期
2 周到;许弟春;刘杰;;加强标准化建设促进光伏并网发电产业发展[J];能源与节能;2012年02期
3 徐美君;;国内光伏并网发电关键技术研究获重要突破[J];玻璃与搪瓷;2012年06期
4 赵为;余世杰;沈玉梁;苏建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J];电工技术;2002年03期
5 ;国内首座光伏并网发电示范电站落户北京[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9期
6 郑诗程,丁明,苏建徽,茆美琴;户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05年01期
7 张艳红;张兴;林闽;吕绍勤;张崇巍;;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并网发电示范电站[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5年06期
8 原慧军;王效华;张兴磊;;光伏并网发电与建筑相结合技术的发展概况[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6年05期
9 李维亚;;浅谈未来光伏并网发电对电网的影响[J];太阳能;2008年02期
10 王海欣;黄海宏;张兴;;组合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J];电源技术应用;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红福;何鸣;张可;王晓;;安徽首座变电站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0分会场-节能减排战略与测控技术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邹贤;王琳;;对昆明电网光伏并网发电的一些思考[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邹贤;王琳;;对昆明电网光伏并网发电的一些思考[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4 冯保念;洪瑞江;;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经济分析[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朱知洋;张光春;施正荣;;国家体育场(鸟巢)100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6 戴靖;何中一;邢岩;;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综述[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陶晓峰;吴红斌;;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动态仿真[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张超;何湘宁;;无差拍控制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A];浙江省电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新能源开发与电力电子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叶刚;;基于dsPI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白婧文;韩可;;基于D类功率放大器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设计[A];2010振动与噪声测试峰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陈发明;我国首个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开工[N];经济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其珏;敦煌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本月开工[N];上海证券报;2009年
3 通讯员 李莎莎 秦滑;格尔木200MW大型光伏并网发电项目选址确定[N];青海日报;2009年
4 张维贤 张耀 李树民;两大巨头抢滩敦煌光伏发电项目[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5 张维贤 张耀 李树民;两大“巨头”抢滩敦煌光伏发电项目[N];酒泉日报;2009年
6 记者 陈宗立 通讯员 李开南;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敦煌奠基[N];光明日报;2009年
7 记者 赵栋;国投敦煌10兆瓦光伏项目发电[N];中国电力报;2010年
8 陶椺烁 记者 王春;光伏并网发电关键技术研究获重要突破[N];科技日报;2012年
9 周洪博;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标准将完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2年
10 通讯员 高风梅 李彩艳;策勒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开工[N];和田日报(汉);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凯;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孙博;基于改进型准Z源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赵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陈宗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蔡纪鹤;光伏并网发电的功率补偿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6 蔡纪鹤;光伏并网发电的功率补偿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7 李春玲;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董密;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杨滔;三相三电平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郭佳;光伏并网发电和无功补偿综合控制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光伏并网发电站对配网的影响分析及正负效应综合评估[D];重庆大学;2012年
2 刘大鹏;光伏并网发电与电能质量调节统一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王思谨;复合储能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变流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郭宝玲;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岳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6 桑静静;光伏并网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宏宇;基于软开关和MFA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钟小明;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及锁相环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肖辉;太阳能电网与市政电网无逆流联合供电控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10 卢冠达;具有光伏并网发电功能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81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08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