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全钒储能电池系统级建模
本文关键词:规模化全钒储能电池系统级建模
更多相关文章: 全钒电池 准稳态模型 暂态模型 受控源 时变因子 温变因子
【摘要】:为深入分析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应用可行性,借助仿真模型研究电池系统运行特性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由于电化学电池内部化学材料特性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便于电气工程研究的电池系统模型尤为重要。首先从应用角度明确了全钒电池非线性时变系统关键参数的影响因子,基于全钒电池基础外特性提出了包含时间因子、温度因素和支路电流损耗等特征量的全钒电池系统级准稳态模型以及暂态模型,用以描述电池内阻、极化、自放电以及漏电流和温度等因素对电池运行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对比仿真分析与实验数据分析的结果证明在电池荷电状态(SOC)介于[0.2,0.8]时,该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电池系统充放电特性及其毫秒级动态响应特性。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全钒电池 准稳态模型 暂态模型 受控源 时变因子 温变因子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4AA052004)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DG71-14-046)~~
【分类号】:TM912
【正文快照】: 0引言1储能技术已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battery,VRB)(简称全钒电池)因其循环寿命长,充放电响应迅速,安全系数高,可回收性强等极具规模化发展潜力。然而,目前针对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仿真建模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凡明,崔艳华,李茂林,盛勇宏,刘建青;全钒离子液流电池初步研究[J];电源技术;1998年01期
2 吴俊宏;艾芊;韩利;;含分布式电源的孤立电网稳定性[J];高电压技术;2009年08期
3 梁亮;李建林;惠东;;大型风电场用储能装置容量的优化配置[J];高电压技术;2011年04期
4 江渝;黄敏;毛安;姜琪;;孤立微网的多目标能量管理[J];高电压技术;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平,张华民,周汉涛,衣宝廉;我国液流储能电池研究概况[J];电池工业;2005年02期
2 陈茂斌;李晓兵;孟凡明;刘效疆;刘联;张胜涛;;钒电池储能在光伏发电中的应用前景[J];电池工业;2008年04期
3 顾军,李光强,许茜,隋智通;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Ⅰ)电池原理、进展[J];电源技术;2000年02期
4 顾军,李光强,隋智通;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研究进展Ⅱ电池材料的发展[J];电源技术;2000年03期
5 李华,严川伟,田波;普鲁士蓝对钒电池中V(Ⅴ)/V(Ⅳ)的电催化[J];电源技术;2004年03期
6 杨裕生;张立;文越华;程杰;曹高萍;;液流电池蓄电技术的进展与前景[J];电源技术;2007年03期
7 袁燕岭;徐云;秦春林;;碳硅棒作电极钒电池的设计与初步研究[J];电源技术;2007年11期
8 管勇;秦野;任爽;刘建国;严川伟;;钒电池正极电解液荷电状态的原位监测[J];电源技术;2009年04期
9 刘联;刘效疆;李晓兵;常芳;冯秀丽;孟凡明;;对甲苯磺酸对钒电池负极液的影响[J];电源技术;2010年06期
10 毛承雄;黄晓燕;沈黎明;杨嘉伟;陆继明;付学强;;宽范围电能变换系统及其应用[J];高电压技术;201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冬梅;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2 陈茂斌;钒电池关键材料及外通道流量分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李军徽;抑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王成福;风电场并入电网的调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汪南方;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非氟隔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吴雄伟;全钒电池关键材料和能量效率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张本贵;钒电池用杂萘联苯聚芳醚酮阴离子交换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林少伯;含光伏电源的微电网储能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邓晓亭;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王俊;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可用输电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金磊;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电化学反应器流场模拟及结构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涛;全钒液流电池石墨毡电极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李厦;全钒液流电池高性能稳定电解液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鲁丹;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隔膜性能及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柳东东;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牛淑娟;全钒液流电池用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邱名义;储能电站集电系统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唐燕秋;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及电极反应机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王彩虹;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丹;液流铬电池的电性能及电极反应机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震坡;孙逢春;林程;;不一致性对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影响的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 蔡年生;双极堆式电池中的漏电电流[J];电池;1993年05期
3 田波,严川伟,屈庆,李华,王福会;钒电池电解液的电位滴定分析[J];电池;2003年04期
4 雷亚洲;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8期
5 迟永宁;王伟胜;刘燕华;戴慧珠;;大型风电场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5期
6 李建林;胡书举;孔德国;许洪华;;全功率变流器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特性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9期
7 陈达威;朱桂萍;;微电网负荷优化分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0期
8 王锐;顾伟;吴志;;含可再生能源的热电联供型微网经济运行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8期
9 孙国霞;李啸骢;蔡义明;;大型变速恒频风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10期
10 张步涵;曾杰;毛承雄;王云玲;;串并联型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俊平;张琦;杨曦;施一宁;郑明森;董全峰;田昭武;;全钒液相储能体系的功率特性研究[J];电化学;2009年01期
2 谢丹;;全钒液流储能系统探讨[J];电工技术;2012年04期
3 ;世界上以全钒液流储能方式的最大储能电站[J];华东电力;2013年03期
4 赵平;张华民;文越华;衣宝廉;;全钒液流单电池充放电行为及特性研究(英文)[J];电化学;2007年01期
5 李蓓;陈继忠;;全钒电池系统部分失效运行模式[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3年05期
6 廖小东;李爱魁;刘纳;刘飞;谷山强;;全钒液流单体电池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13年01期
7 彭声谦,许国镇,杨华铨,董栋;全钒氧化还原流体电池的电化学行为[J];西南工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彭声谦,许国镇,杨华铨,董栋;用从石煤中提取的V_2O_5研制全钒氧化还原流体电池[J];矿产综合利用;1998年02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亢萍;刘金鹏;赵立群;许茜;王一冰;;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2 丁聪;张华民;李先锋;张洪章;姚川;史丁秦;;全钒液流电池隔膜支链长度对膜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实习生 车羽佳 记者 于艳新;“铁—铬电池”高效价廉“长寿”无污染[N];大连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远明;复合碳材料用作全钒液流电池电极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03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10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