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计及低电压穿越的双馈感应发电机三相短路运算曲面法

发布时间:2017-11-01 21:33

  本文关键词:计及低电压穿越的双馈感应发电机三相短路运算曲面法


  更多相关文章: 短路电流 双馈感应发电机 低电压穿越 运算曲面


【摘要】:分析了常规电源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电压支撑作用,将DFIG接入点以外的系统进行戴维南等值,利用DFIG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与计算电抗、开路电压的关系曲面,提出了DFIG接入电网的短路电流运算曲面法。针对撬棒投入和未投入时DFIG的暂态特性差异,以转子电流峰值为撬棒投入的判据,分析撬棒动作与故障后DFIG端电压关系;考虑转子励磁控制和撬棒动作延时,推导了DFIG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式;制定不同时刻DFIG三相短路电流与计算电抗、开路电压运算曲面,给出计及低电压穿越的DFIG短路运算曲面法计算步骤,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作者单位】: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短路电流 双馈感应发电机 低电压穿越 运算曲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718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1AA05A107)~~
【分类号】:TM31
【正文快照】: 0引言与定速感应发电机无外加励磁不同,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利用变流器调节转子励磁,实现机组功率控制[1]。这使得机组注入的短路电流与控制关系密切,特别是为满足低电压穿越(LVRT)要求引入的控制和保护更复杂,对短路电流影响更加显著[2-5]。因此,需深入研究LVRT中DFIG动态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撖奥洋;张哲;尹项根;张健;梁明辉;;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及保护方案构建[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2 翟佳俊;张步涵;谢光龙;毛承雄;王魁;;基于撬棒保护的双馈风电机组三相对称短路电流特性[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3期

3 邢鲁华;陈青;吴长静;黄德斌;唐毅;;含双馈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方法[J];电网技术;2013年04期

4 郑涛;魏占朋;迟永宁;刘欣;;考虑撬棒保护动作时间的双馈式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特性[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5期

5 欧阳金鑫;熊小伏;张涵轶;;电网短路时并网双馈风电机组的特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22期

6 李辉;付博;杨超;赵斌;唐显虎;;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无功电流分配及控制策略改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2期

7 熊小伏;欧阳金鑫;;电网短路时双馈感应发电机转子电流的分析与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8期

8 毕天姝;刘素梅;薛安成;杨奇逊;;逆变型新能源电源故障暂态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13期

9 周念成;王强钢;颜伟;罗艾青;王达达;张少泉;;感应发电机接入配电网的短路计算序分量模型及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爱华;;青阳变电所电容器谐波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马景兰,张永丽,万京生;分歧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刘爽;崔金灵;孟庆民;洛君婷;李文海;;有零序电流分量时的变压器绕组短路强度计算[J];变压器;2011年07期

4 李冬丽,赵跃平,唐石青,朱永权;船舶大容量负载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船舶工程;2003年06期

5 潘永俊,黄国勇,张熠,张立梅;电力设计中短路电流的计算机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05期

6 黄凡;;关于加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1期

7 李欣然;;电力系统相量测量方法的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8 罗日成;输电线路中点无功补偿对传输功率极限的影响[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夏毅;刘建明;;超导限流器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暂态稳定的影响[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7年02期

10 周吉安;靳丹;王维洲;但扬清;刘文颖;;大电源接入方式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分析[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柯;金翼;孟丽娟;李祥发;;城区配电网合环电流分析与仿真[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2 刘宝林;;基于MATLAB的500kV自耦变压器建模及仿真分析[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3 王正风;白涧;;发电机无功功率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正风;黄太贵;;发电机无功功率与机端电压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分析[A];第十六届(2008年)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敏;;电力系统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鞠平;马宏忠;卫志农;袁越;张利民;丁晓群;;《电力工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许自然;李伟;;应用模态级数法分析电力系统模式谐振[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福锋;钱国明;;线路距离保护作为变压器后备的定值整定[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陶晓丽;杨志强;闫有朋;王俊奇;;短路电流计算中两种算法实现阻抗矩阵的比较[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沈冰;;各类小电流选线装置在工程应用中的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天;高压线路保护动作特性分析及新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冠;特高压半波长输电技术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辉;电缆故障诊断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周济;同步发电机不同运行条件下多因素饱和效应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5 陈众;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理论的UPFC智能控制器结构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张红斌;电力系统负荷模型结构与参数辨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7 周林;输电线路非全相运行时负序零序电流的补偿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潘文霞;大型风电场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彭疆南;基于能量整形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王宝华;电力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分析与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永将;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罗文光;大同煤矿电网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许晓艳;并网光伏电站模型及其运行特性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孙晓武;TCR-TSF型滤波补偿装置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张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应用开发[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曹振博;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安然然;南网RTDS仿真模型EMS数据在线化实现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张鹏;基于电参量的变压器绕组短路故障在线诊断研究与FPGA的工程实现[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思耕;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安娜;基于RTDS的机电暂态仿真及其接口模型优化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小亮;;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6期

2 关宏亮;赵海翔;王伟胜;戴慧珠;杨以涵;;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功能及其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10期

3 严干贵;王茂春;穆钢;崔杨;周志强;戴武昌;;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联网运行建模及其无功静态调节能力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7期

4 叶宗彬;李浩;景巍;侯周峰;;双三电平双馈电机控制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6期

5 贺益康;周鹏;;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9期

6 撖奥洋;张哲;尹项根;张健;梁明辉;;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及保护方案构建[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7 张学广;徐殿国;李伟伟;;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年05期

8 李辉;赵猛;叶仁杰;唐显虎;刘志详;;电网故障下双馈风电机组暂态电流评估及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08期

9 邓文浪;陈智勇;段斌;;提高双馈式风电系统故障穿越能力的控制策略[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12期

10 胡书举;李建林;许洪华;;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低电压运行特性的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群;张桂香;陈杨;庄淑瑾;;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微分几何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年06期

2 张岳;马志财;;有刷与无刷双馈感应发电机性能对比分析[J];微特电机;2013年07期

3 李晶,王伟胜,宋家骅;双馈感应发电机动态模型的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全宇;年珩;;非理想电网下双馈感应发电机谐振滑模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4期

5 陆城,许洪华;风力发电用双馈感应发电机控制策略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4年05期

6 谢震;张崇巍;张兴;杨淑英;曹仁贤;;双馈感应发电机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12期

7 郑雪梅;郭玲;徐殿国;王卫;;双馈感应发电机空载并网的高阶滑模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7期

8 潘俊;;双馈感应发电机组频率控制策略研究[J];机电信息;2012年21期

9 刘军;蒋说东;;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双馈感应发电机无源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2年10期

10 徐源源;黄石;向大为;;双馈感应发电机准同期并网技术的研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段志强;邱守信;何庆峰;陈晓杰;;双馈感应发电机系统谐波分析及抑制方法探讨[A];2009年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练兵;张鹏;;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的研究[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阳;风力发电系统用双馈感应发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高乐;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伟峰;双馈感应发电机电压跌落故障分析[D];重庆大学;2012年

2 何龙;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双馈感应发电机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特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3 王栋;双馈感应发电机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4 谭志广;双馈感应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控制策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5 王喜梅;双馈感应发电机绕组匝间短路的电磁场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任彦珍;双馈感应发电机转子绕组故障特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刘平;双馈感应发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8 侯红景;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风电场并网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周前程;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双馈感应发电机控制策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10 童锐;双馈风电机组暂态特性分析及故障穿越方案[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8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128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9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