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射流冲击换热技术烟气酸露点仪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03 05:33

  本文关键词:基于射流冲击换热技术烟气酸露点仪的研究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酸露点 低温腐蚀 排烟温度 监测 锅炉效率


【摘要】: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的可行办法之一。中国的火力发电厂提供了全国绝大多数的电能,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燃煤。电站锅炉是燃煤电厂能量传递与转化系统中最基本的设备,电站锅炉的运行性能会直接影响燃煤电厂的整体效率,进而会对全国的节能减排战略产生重要影响。锅炉烟气中的水蒸气和SO3进入低温受热面时,SO3和水蒸气形成硫酸蒸汽,当尾部设备壁温低于烟气酸露点温度时,就容易发生凝结,造成对金属壁面的低温腐蚀。它对工程造价、设备使用寿命及停运检修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具有直接影响。提高排烟温度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措施,而一味的提高排烟温度,又会降低锅炉效率。因此,对尾部装置烟气酸露点的准确测量和腐蚀环境的预测,对于运行过程中及时控制酸腐蚀的影响,保证设备稳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射流冲击技术为酸露点仪换热技术,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强化传热方法。这是因为流体直接冲击需要冷却或加热物体的表面,流程短而边界层很薄,换热效果加强,因此换热系数比通常的管内换热要高出几倍以至一个数量级。总结了国内外酸露点测量仪的优缺点基础上,结合电厂烟道烟气易发生低温腐蚀的特性,采用射流冲击技术和电流增长率为零法的测量方法,确定了以润湿角较小、耐腐蚀的石英玻璃为探头材料,以金属铂为电极材料,配以K型热电偶,设计并加工了一套新的酸露点仪的结构系统,搭建了实验室条件下的酸露点仪测量系统,在实验室实验的过程中,依据存在问题,对酸露点仪探头进行结构改造与系统优化,旨在提高探头的耐温性,防止因热胀冷缩发生变形或因受热不均,发生爆裂,改善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良状况。电厂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酸露点仪能够测量出酸露点,这对保证锅炉运行效率的前提下,防止低温腐蚀、设定合理的排烟温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酸露点 低温腐蚀 排烟温度 监测 锅炉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14-16
  • 第2章 烟气酸露点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16-32
  • 2.1 国内外酸露点计算公式分析16-28
  • 2.1.1 锅炉空气量、烟气量的计算16-22
  • 2.1.2 国内外酸露点计算公式22-28
  • 2.2 影响酸露点的主要因素28-30
  • 2.2.1 燃料种类28
  • 2.2.2 燃料硫含量和燃烧方式28-29
  • 2.2.3 烟气中的水蒸气的浓度29
  • 2.2.4 过量空气系数29-30
  • 2.2.5 飞灰或受热面结构及积灰影响30
  • 2.2.6 其他影响因素30
  • 2.3 本章小结30-32
  • 第3章 酸露点监测仪系统设计32-57
  • 3.1 酸露点的监测32-34
  • 3.1.1 酸露点的定义32
  • 3.1.2 酸露点的监测原理32-34
  • 3.2 探头结构以及材料的确定34-37
  • 3.2.1 探头结构设计与整体工艺34-35
  • 3.2.2 探头材料的选择35-36
  • 3.2.3 电极材料的选择与布置方式的确定36-37
  • 3.2.4 热电偶的选择37
  • 3.3 气路系统37-55
  • 3.3.1 射流冲击38-41
  • 3.3.2 最佳r/D和最佳H/D的确定41-42
  • 3.3.3 探头冷却计算42-49
  • 3.3.4 其他重要元件的型号与作用49-55
  • 3.4 探头结构安装方案图55-56
  • 3.5 本章小结56-57
  • 第4章 酸露点仪性能验证实验及改进57-69
  • 4.1 探头导电性能验证实验57-59
  • 4.1.1 实验目的57
  • 4.1.2 实验原理57-58
  • 4.1.3 实验器材58
  • 4.1.4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与结论58-59
  • 4.2 酸露点仪的冷却实验59-64
  • 4.2.1 实验目的59
  • 4.2.2 实验步骤59
  • 4.2.3 实验台搭建59-61
  • 4.2.4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与结论61-64
  • 4.3 存在问题64-65
  • 4.4 系统改进65-66
  • 4.5 酸露点监测仪的冷却凝结实验66-68
  • 4.6 本章小结68-69
  • 第5章 酸露点仪应用试验研究69-78
  • 5.1 电厂煤种资料69-71
  • 5.1.1 煤的元素分析69
  • 5.1.2 公式计算酸露点69-71
  • 5.2 电厂试验71-77
  • 5.2.1 酸露点监测位置71-72
  • 5.2.2 测量系统安装72
  • 5.2.3 试验72-73
  • 5.2.4 试验数据分析与结论73-77
  • 5.3 本章小结77-78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8-79
  • 6.1 全文总结78
  • 6.2 未来工作展望78-79
  • 参考文献79-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82-83
  • 致谢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辉;;电炉烟气水冷装置设计计算方法[J];通风除尘;1982年03期

2 曹方中;;烟气中各成分含量的测算方法[J];节能;1983年01期

3 马风美;烟气置换燃气贮罐各项参数的确定[J];煤气与热力;1987年06期

4 李社锋;方梦祥;舒立福;余春江;宋长忠;骆仲泱;岑可法;;几种常用木材热解(燃烧)后的烟气析出规律试验研究[J];能源工程;2006年02期

5 曾世林;安汉民;黄海胜;黄荣升;梁奕;;半封闭矿热炉低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研究[J];铁合金;2011年03期

6 雷承勇;王恩禄;黄晓宇;杨天尉;董建勋;祁城柱;孔德奇;;燃煤电站烟气水分回收技术试验研究[J];锅炉技术;2011年01期

7 孙金武;使用奥氏分析仪的误差及其减小的途径[J];江苏电机工程;1991年03期

8 刘振荣;奥氏烟气分析仪烟气试样中饱和水蒸汽的论证[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李乾坤;周劲松;张义;华晓宇;高翔;;褐煤焦吸附烟气中气态汞的实验研究[J];能源工程;2012年03期

10 陈珊珊;蒋勇;邱榕;李山岭;;某商铺火灾热和烟气危害性数值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杨洪明;师建全;;卷烟添加剂对烟气标记化合物影响的代谢组学研究[A];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彭孝容;;大龙冶炼厂烟气收尘设计[A];2002年全国铜冶炼生产技术及产品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韩智强;范多青;王海涛;李荣全;晋宇;龙云红;;烤烟烟气化学成分与吸味品质的关系研究[A];云南省烟草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李炎强;相秉仁;屈凌波;吴拥军;唐纲岭;;烟气成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研究[A];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5年

5 余苓;刘百战;王美琳;张朝平;张敏;陆益敏;;指纹图谱异常指数法在烟气色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6 余苓;刘百战;王美琳;张朝平;张敏;陆益敏;;指纹图谱异常指数法在烟气色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静;肖友国;黄韬;夏庆余;辛昌霞;;脱硫脱氮试验烟气模拟系统设计与实践[A];第九届全国电除尘、第一届脱硫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艾学勇;韩冰;;安徽氯碱化工集团开放式电石炉烟气的治理[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巍巍;严莉红;;深度抽吸对“中南海”系列卷烟常规烟气化学指标的影响[A];上海市烟草专卖局2007年度获奖论文集(工程技术类)[C];2007年

10 谢剑平;孙世豪;;烟草化学发展现状与趋势[A];2009-2010烟草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樊响 殷旭;摸清烟气“脾气” 干湿各有所长[N];中国冶金报;2013年

2 朱久发;VAI低成本减排二恶英的对策[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廷勇;自然通风状况下的烟气在典型建筑结构中的迁移及危害性评价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温正城;臭氧在烟气中氧化降解多种污染物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林瑜;垃圾焚烧烟气高温干式净化及其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郑剑铭;燃煤电站汞排放环境影响与TAC对烟气零价汞的吸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胡笑颖;生物质气再燃脱除燃煤流化床烟气中N_2O的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曹建华;改性醋酸纤维丝束及其在烟气过滤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7 万奇;V/Ce负载型催化剂脱除燃煤电厂烟气中元素汞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8 梅志坚;控制烟气汞排放的钴锰系列吸附剂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华;溶剂法脱除烟气中SO_2、NO_x的基础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10 姚莉;烟气致癌成分人体代谢标记物分离分析新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宇;含水率对烟草燃烧性与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东月;燃煤电厂烟气综合净化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王佰仟;余热锅炉中SCR反应器的新型布置形式及其效果[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刘超;低温烟气环境下的耐腐蚀材料优选[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赵立林;改性吸附剂吸附燃煤电厂烟气中汞的形态转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陈莉莉;基于射流冲击换热技术烟气酸露点仪的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石祥建;飞灰对烟气中汞形态转化的影响及测量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锦红;燃煤飞灰特性及其对烟气汞脱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上海电力学院;2013年

9 李乾坤;烟气汞排放测试及煤焦吸附汞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刘永芹;湿法脱硫系统的烟气再热机理及再热度的确定[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34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134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0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