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多孔硅负极的化学腐蚀制备

发布时间:2017-11-04 15:39

  本文关键词:多孔硅负极的化学腐蚀制备


  更多相关文章: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 多孔结构


【摘要】:锂离子电池因为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良好的动力性能,较长的循环周期而被广泛应用于可充电便携设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需要稳定电压的大型电子设备之中。这种能量来源在未来的发展中显示出了独有的优势。硅因为具有比碳高十倍的能量密度而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中。但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硅会发生400%的体积膨胀,导致硅的破裂和流失,造成电池能量损失。本工作描述了一种制备多孔硅结构的方法,通过腐蚀金属和硅合金粉末中的金属,保留硅的多孔结构。这种多孔结构不仅便于电解液和电子的顺利流过,也为硅的膨胀提供了空间,减少了膨胀过程中的断裂损失,在循环过程中保留了更多的容量。目前,多孔硅的结构已经被顺利制备出来。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深圳);清华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2141)
【分类号】:TM912;TQ127.2
【正文快照】: 作为具有优异性能的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已有约二十年的历史[1]。与其他种类的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循环周期长,能量密度高,开路电压高,自放电低,环境友好的特点[2],众多优秀的性能特点使得锂离子电池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在便携式充电设备,电动汽车以及需要提供稳定电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鸿麟,田金玉,王英杰;锂离子电池[J];电信技术;1997年11期

2 陈立泉;锂离子电池中的物理问题[J];物理;1998年06期

3 刘兰兰;;麻省理工学院通过新方法提高锂-空气电池性能[J];电源技术;2014年01期

4 许梦清;左晓希;李伟善;周豪杰;刘建生;袁中直;;丁磺酸内酯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及负极界面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06年03期

5 董全峰,杨汉西,艾新平,胡晓宏,李升宪;薄膜塑料锂离子电池的初步研究[J];电化学;1998年01期

6 周恒辉,慈云祥,刘昌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1998年01期

7 乐浪;安爱民;朱磊;李革臣;;现场总线在锂离子电池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廖文明;戴永年;姚耀春;孙学磊;;两种不同的化成制度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9 曹宏庆,喻敬贤,康立山;锂离子电池放电寿命的演化自适应建模[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8年01期

10 尤金跨,杨勇,舒东,吴升晖,张英春,林祖赓;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研究[J];电化学;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强;唐致远;;钛酸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2 陈玉红;唐致远;谭才渊;;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方法[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3 卜源;马晓华;杨清河;刘永欣;;一种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阻燃添加剂[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4 张莹;唐致远;;锂离子电池锑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5 崔明;南俊民;;电液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6 黄倩;王涛;严曼明;江志裕;;全氟代辛酸铵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碳负极可逆性和安全性能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7 王连邦;马淳安;毛信表;赵朱蕾;吴国斌;高小飞;李进辉;;锂离子电池用锡合金薄膜电极[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8 陈昌国;司玉军;王琪;杨祖洪;李兰;;水溶液中镁离子嵌脱二氧化锰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9 郭洪;赵海雷;尹朝丽;仇卫华;李福q,

本文编号:1140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140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4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