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交流薄弱断面中关键支路动态识别及稳定控制

发布时间:2017-11-07 21:27

  本文关键词:交流薄弱断面中关键支路动态识别及稳定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振荡中心 薄弱断面 关键支路 轨迹特征 动态识别 控制灵敏度 暂态稳定 控制策略


【摘要】:遭受大扰动故障冲击后,振荡中心落点的交流断面,是互联电网送受端相互"撕裂"趋于失去同步稳定的薄弱断面。关键支路则是薄弱断面中"撕裂"最先发生的支路。识别关键支路,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提升互联电网输电能力和抗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交直流混联多支路外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持续恶化薄弱断面稳定水平,分析各支路受扰轨迹特征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键支路动态识别方法,并揭示薄弱断面中交流支路相继失稳机制。提出了控制措施与关键支路间有功控制灵敏度评价指标,以及基于该指标的暂态稳定控制策略。实际电网仿真结果,验证了关键支路动态识别方法和稳控策略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7143) 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2011AA05A119)~~
【分类号】:TM712
【正文快照】: 平,分析各支路受扰轨迹特征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键支路动态识别方法,并揭示薄弱断面中交流支路相继失稳机制。提出了控制措施与关键支路间有功控制灵敏度评价指标,以及基于该指标的暂态稳定控制策略。实际电网仿真结果,验证了关键支路动态识别方法和稳控策略的有效性。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国伟,穆钢,柳焯,林子钊;定义于输出轨迹的网络暂态能量函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9期

2 蔡国伟,穆钢,柳焯,林子钊;基于暂态能量的多机电力系统网络评价[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16期

3 薛峰,薛禹胜;多刚体受扰轨迹的保稳降维映射[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24期

4 万秋兰,单渊达;对应用暂态能量函数法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评价[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6期

5 宗洪良,任祖怡,郑玉平,邵学俭,孙光辉,沈国荣;基于ucos φ的失步解列装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9期

6 张剑云;孙元章;程林;闵勇;;严重受扰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及失稳模式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8期

7 孙元章;张剑云;;电力系统暂态安全的观测与控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年01期

8 印永华,郭剑波,赵建军,卜广全;美加“8.14”大停电事故初步分析以及应吸取的教训[J];电网技术;2003年10期

9 蔡国伟,孟祥霞,刘涛;电力系统振荡中心的暂态能量解析[J];电网技术;2005年08期

10 张剑云;孙元章;;基于脆弱割集选择紧急控制地点的灵敏度分析方法[J];电网技术;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雪梅;吴迪;;小容量机组对220kV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影响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李政;;合肥电厂#1、2、3机组稳定性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李明正;叶秋红;;继电保护故障风险分析[J];安防科技;2009年08期

4 叶斌;石磊;穆晓立;;安徽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初步研究[J];安徽电力;2006年02期

5 黄晟;;芜湖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的功能与应用[J];安徽电力;2006年03期

6 汤伟;;发电机组再同步研究综述[J];安徽电力;2006年04期

7 余志国;陈为化;王超;朱韬析;;基于电压风险的电力系统预防控制[J];安徽电力;2009年01期

8 孙建连;;110kV电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王辉;衡卫华;;MATLAB在电力系统仿真中的应用和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谢威;刘波;;影响有载调压变压器“负调压效应”临界点因素的研究[J];变压器;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翔;刘英学;;电网应急管理理论与对策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端超;陈实;吴迪;江山立;程栩;汤伟;;安徽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设计及实现[A];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2002-2003)[C];2005年

3 黄晟;;芜湖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的功能与应用[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曹华珍;陈旭;荆勇;余军;班连庚;;广东直流多落点的动态性能和交直流相互影响初步分析[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刘连光;张建华;;地磁感应电流对我国电网影响和监测问题研究[A];“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重大课题”部分专题暨第九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方竹;白晓民;丁剑;李再华;周子冠;;电力系统关键输电断面的动态搜索算法[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庆;包玉;;泰安电网稳定分析计算[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军;曲宏毅;;500kV超高压接地线夹的改进[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新平;;地方并网电厂的在线管理和控制[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曲宏毅;刘军;李东;;用GPS卫星定位绘制输电线路沿布图[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峰;典型FACTS装置在电网中接入点、容量及类型选择方法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于群;电力系统大停电的自组织临界特性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赵珊珊;电力市场条件下的工程和金融风险评估及规避[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汪隆君;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施希;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接入电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段志远;计及信号传输时延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李正天;高压线路保护动作特性分析及新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博;复杂电力系统安全风险及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道伟;广域环境下的电网静态稳定性能态势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黄震;多馈直流系统接入对交流电网的影响及混联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二云;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陶琼;基于电压水平约束的负荷安全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闪闪;有载调压变压器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梁剑;电力系统负荷节点电压稳定临界边界变化特性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晓s,

本文编号:1154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154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