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矿热炉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23:30

  本文关键词:矿热炉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关键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矿热炉 无功补偿 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DSP


【摘要】:矿热炉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无功,且由于其电弧放电的不规则性,容易给电网带来谐波污染、电压波动、闪变、电压跌落以及三相功率不平衡等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因此,对矿热炉进行无功补偿和电能质量治理刻不容缓。矿热炉是冶炼铁合金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对矿热炉进行升级改造能为钢铁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论文首先分析了矿热炉的基本结构和电气特性,对矿热炉变压器、短网及炉体的基本电气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起了矿热炉供电系统的数学模型。介绍了目前主要的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种类,并根据矿热炉工作的基本情况研究设计了一种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FC-TSC-STATCOM的主电路拓扑结构。详细介绍了FC、TSC以及STATCOM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对FC采用了循环投切控制,从理论上使得每个FC电力电容器的投切次数均等。对TSC型SVC采用了晶闸管过零投切控制,并在检测环节上加入了一个微分环节,使TSC的投切更加安全可靠,防止在投切过程中发生投切振荡的问题,延长了TSC的工作寿命,同时通过对每相TSC的分别控制降低了矿热炉短网的三相不平衡度。对STATCOM采用了直接电流控制策略,运用瞬时无功理论,保证STATCOM能够快速跟踪矿热炉负载的无功变化,及时抑制电压的波动与闪变。在混合控制上,探讨了一种基于系统规则判断的协调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平台上搭建了整体仿真模型,以验证各种控制方法有效性,仿真实验证明所述控制方法的可靠、有效。最后对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FC-TSC-STATCOM的各补偿装置进行了容量分配,同时对装置进行了软硬件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F33;TM7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永吉;;关于矿热炉参数的讨论[J];铁合金;1978年03期

2 李智杰;姚鹏;胡燕;;低频矿热炉生产优势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14期

3 魏正明;;矿热炉设计制造标准探讨[J];铁合金;2006年01期

4 路长杰;赵长青;;矿热炉用电极的损坏机理分析[J];炭素技术;2008年03期

5 ;节能案例研究43(国家经贸委节能信息传播中心发布) 低频矿热炉在冶金行业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2年10期

6 武建国;;制造抗裂抗断低消耗矿热炉电极[J];铁合金;2010年06期

7 王勇;李化海;成明;;组合把持器在矿热炉上的应用分析[J];铁合金;2011年01期

8 杨世全;杨吉生;;矿热炉的节电途径[J];铁合金;2011年05期

9 党玉华,刘忠伟,郑天河;新型节能直流矿热炉[J];钢铁;1999年02期

10 麻林伟,贾新富,牛晓明;矿热炉电极作功不平衡的原因分析与实践[J];冶金丛刊;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颜建坤;;矿热炉增产节能降耗技术专题[A];2012年全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发展论坛会刊[C];2012年

2 张祥剑;王钟辉;曾伍祥;蒋敏;高麟;;YT膜分离技术在封闭式矿热炉高温煤气净化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王政;徐安军;;矿热炉熔炼不锈钢除尘灰“去磷保铬”的热力学分析[A];第十八届(2014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S09:环保[C];2014年

4 刘祖波;;矿热参数计算的探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羽佳;新技术破解矿热炉能耗与污染难题[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记者 白茂槐 通讯员 亓伟娜;国产大型矿热炉在铁合金领域应用成功[N];中国冶金报;2007年

3 林萍;民和两年内全部关闭高污染矿热炉[N];青海日报;2008年

4 记者 白茂槐 通讯员 任祝华;中冶东方为巴基斯坦一钢铁厂提供锰铁矿热炉设计[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杨心平;中山铁合金:广辟节能降耗途径[N];乐山日报;2007年

6 辛爱恩;民和33台矿热炉被拆淘汰落后产能15.6万吨[N];青海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晔;矿热炉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洪侠;基于能量平衡的矿热炉能量输入方法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3 邓睿;矿热炉电极调节系统设计与控制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张骞;12500kVA矿热炉供电系统参数计算与负载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5 胡开放;12.5MVA矿热炉负载电流分析与计算[D];中南大学;2013年

6 王俊勇;矿热炉余热分析及SPSS节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7 金诗博;可变直流矿热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1年

8 郄文科;矿热炉电量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9 刘聪明;基于PLC的矿热炉电极升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赵莹;能源预测及能源优化技术在冶金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73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173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e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