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极性脉冲酸洗电源及其控制方式
本文关键词:变极性脉冲酸洗电源及其控制方式
更多相关文章: 电解酸洗 变极性 逆变电源 除锈机理 负载特性
【摘要】:为适应不同的电解酸洗工艺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两级逆变的变极性脉冲酸洗电源及其实时控制方式,该电源具有直流、直流脉冲、交流对称脉冲和交流不对称脉冲等输出形式;通过电特性曲线测试分析和酸洗表面的微观形貌观察研究了交流对称脉冲电流模式下脉冲频率和电流密度对电解酸洗的作用.结果表明:存在与电流密度相对应的最佳脉冲频率,在最佳脉冲频率下进行酸洗,氧化皮去除效率高,工件表面光洁;最佳脉冲频率随电流密度的升高单调增加,脉冲频率对酸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可以通过实时控制频率的方法来提高酸洗效率和改善酸洗效果.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2B091100347)~~
【分类号】:TQ151;TN86
【正文快照】: 不锈钢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及加工容易等特点,在宇航、化工、汽车、仪器仪表及建筑装饰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在实际生产中,不锈钢经热轧、退火等各种加工处理后,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皮,氧化皮的存在不仅降低了不锈钢的耐蚀性,而且严重影响下道工序的加工质量[2].因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正前,张文华;不锈钢表面氧化皮的清除[J];表面技术;1997年05期
2 郑天亮,张华,杨青;周期反向脉冲电流对电解酸洗中钢板渗氢的影响[J];表面技术;2003年02期
3 王成,江峰;不锈钢氧化皮常温无氟清洗[J];电镀与精饰;2000年02期
4 曾敏;王晓东;曹彪;江伟;;逆变式微弧氧化电源设备的研制[J];焊接学报;2009年06期
5 朱立群;李敏伟;王辉;;不锈钢表面高温热处理氧化皮的常温去除机理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04期
6 杨凯;曹彪;丁理;杨广;黄增好;;逆变式高频窄脉冲微弧氧化电源的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茂权;黄之德;王乾;熊党生;;石墨对粉末冶金镍基高温合金氧化行为的影响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5期
2 彭建国;骆素珍;袁敏;;304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氧化行为研究[J];宝钢技术;2007年04期
3 冯立义,周建平,张骞;CSP加热炉炉辊辊环的研制[J];包钢科技;2004年02期
4 冷文波;罗大为;沈卓身;;可伐合金在模拟现场N_2/H_2O二元气氛下的氧化行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5 孟凡军,徐滨士,马世宁,梁秀兵,朱子新;高速电弧喷涂Fe-Al/WC复合涂层在650℃下的氧化行为[J];中国表面工程;2003年04期
6 梁兴华;周克崧;刘敏;洪瑞江;邓畅光;罗顺;;低压等离子喷涂NiCoCrAlYTa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J];中国表面工程;2009年02期
7 张凡云;张尊礼;牛静;王蔓;施国梅;王蕊;;镍基高温合金Al-Si渗层高温氧化表面形貌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10年04期
8 刘光明;汪海云;黄蜜;田继红;杜楠;;T91钢超音速电弧喷涂45CT涂层在90%Ar+10%H_2O气氛中的循环氧化行为[J];表面技术;2011年03期
9 ~F筱玲;汪元奎;刘光明;陈嵩松;;P91钢亚音速喷涂NiCr/Cr_3C_2涂层的热腐蚀行为研究[J];表面技术;2011年05期
10 缪筱玲;刘光明;于斐;汪元奎;;超超临界锅炉用TP310HCbN不锈钢的热腐蚀行为研究[J];表面技术;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一;K4104镍基高温合金渗A1高温防护涂层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丹;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传热管用不锈钢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陈辉;基于Mo_5Si_3难熔金属硅化物的合金化与复合化改性[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明;镁合金微弧氧化微区电弧放电机理及电源特性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5 岳增武;喷丸与沉积稀土氧化物涂层对Fe-Cr耐热钢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延斌;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基础[D];中南大学;2011年
7 黄道远;热/力作用下钴基硬质合金组织性能变化及相关机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东生;TiAl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MCrAlY及陶瓷涂层的激光重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陈亚军;热障涂层热生长氧化物形成及生长过程的干预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王宏宇;纳米颗粒增强NiCoCrAlY激光熔覆涂层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光勇;;铜及铜合金的酸洗工艺探讨[J];表面技术;1991年01期
2 吴水清;过氧化氢在表面技术中的应用[J];表面技术;1997年02期
3 胡正前,张文华;不锈钢表面氧化皮的清除[J];表面技术;1997年05期
4 赵玉峰;杨世彦;韩明武;;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发展[J];材料导报;2006年06期
5 赵玉峰;杨威;杨世彦;;微弧氧化脉冲电源的负载模型及其定量表征[J];材料工程;2011年06期
6 张文华,胡正前,马晋;俄罗斯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世界有色金属;2004年01期
7 肖鑫,钟萍;不锈钢常温快速酸洗工艺[J];电镀与涂饰;2005年01期
8 胡敏;何湘宁;;微弧氧化用脉冲电源的研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9 王庆余;;不锈钢、耐热合金钢氧化皮的酸洗[J];电镀与精饰;1987年06期
10 管从胜,徐庆莘,熊金平;不锈钢化学抛光研究[J];电镀与精饰;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平;殷树言;黄鹏飞;卢振洋;蒋观军;;变极性脉冲MIG焊稳弧系统研究[J];电焊机;2006年02期
2 廖平;黄鹏飞;卢振洋;殷树言;蒋观军;;变极性脉冲MIG焊控制系统[J];焊接学报;2006年03期
3 李中友,刘秀忠,陈茂爱,张光先;变极性方波电源的换向与控制[J];焊接学报;2002年02期
4 朱志明;周雪珍;符策健;纪圣儒;;脉冲变极性弧焊逆变电源数字化控制系统[J];焊接学报;2007年07期
5 傅强;薛松柏;姚河清;;变极性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研究与发展[J];电焊机;2010年10期
6 杭争翔;汪江;李利;徐英;;变极性脉冲MIG焊的控制[J];电焊机;2006年02期
7 杭争翔;范宁;;变极性脉冲熔化极氩弧焊双向高压叠加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1期
8 张广军,耿正,李莉群,殷树言;250A变极性电源的研制[J];电焊机;1997年02期
9 吕耀辉,陈树君,殷树言,黄鹏飞,韩永全;维弧对铝合金变极性穿孔型等离子弧行为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10 齐铂金;从保强;;新型超快变换复合脉冲变极性弧焊电源拓扑[J];焊接学报;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树君;吕耀辉;黄鹏飞;刘嘉;殷树言;;脉冲调制变极性TIG焊接LD10铝合金[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5年
2 李勤;石金水;禹海军;马冰;何国容;荆小兵;王永伟;何辉;周符新;;交变极性聚焦磁场抑制束质心的Corkscrew运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3 李春旭;李德武;张学红;石红信;;变极性TIG焊逆变电源的仿真建模与波形实现[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5年
4 李延杰;;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的生产应用[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延杰;;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的生产应用[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李春旭;周耀军;邱联奎;;80C552单片机在变极性TIG焊电源控制中的应用[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7 石红信;丁高剑;代乐宜;朱锦洪;宋书中;;变极性TIG焊电源二次逆变控制电路的设计[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姜yN;徐滨士;吕耀辉;刘存龙;向永华;夏丹;;焊接工艺参数对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电弧力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飞;5083铝合金光纤激光—变极性TIG复合焊接工艺及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昀;高频变极性弧焊电源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杨勇;变极性TIG焊机的研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超;数字化变极性TIG电源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余锡科;镁合金变极性等离子焊接热循环模拟及组织性能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耀军;变极性TIG焊电源的研制[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6 王莉;变极性TIG焊接电弧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邢进;数字控制变极性TIG焊机的研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8 蒋观军;变极性PMIG焊接设备辅助控制系统研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9 陈玉喜;逆变式变极性TIG焊电源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小欣;基于AT89S52的变极性钨极氩弧焊控制系统[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97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19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