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长电缆电机端电压的递推算法
本文关键词:计算长电缆电机端电压的递推算法
更多相关文章: 变流器 电机端电压 过电压 递推算法 上升时间
【摘要】:针对变流器与电机间由长距离电缆连接时机端过电压问题,提出根据单程传输时间前的变流器电压和往返传输时间前的电机端电压而递推出当前电机端电压的方法。利用该方法,首先推导出在已知变流器输出梯形波的情况下,电机端电压的表达式。然后,严格论证了在上升时间之后的一个单程传输时间点电机端电压取得最大值,并给出电机端电压与上升时间的关系曲线。说明了电机端电压的最大值并不是变流器输出电压上升时间的单调递减函数,而是周期性地增减。相比于行波反射理论,所提出的方法更便于定量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和在双馈风力发电机变流器系统中实际观测的电压波形对比,说明所提结论的正确性。
【作者单位】: 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
【分类号】:TM46
【正文快照】: 在风力发电等大功率场合,变流器与电机间通常由上百m的长线电缆连接,而变流器输出电压为上升时间仅几μs的调制波,经过长线电缆传输后,在电机端发生反射现象[1-4],导致机端过电压问题[5-7],最严重的情况下机端电压会达到变流器输出电压的2倍,威胁绕组绝缘,以及带来严重的电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韬;刘宗行;江泽佳;;无畸变传输线方程的解析解[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7年06期
2 万健如,林志强,禹华军;高频PWM脉冲波传输引起电机端子过电压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显立;风力发电用交直交变流器电磁兼容性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健如,禹华军,李斌;变频电机轴承失效机理分析[J];轴承;2002年08期
2 张沛红;李刚;盖凌云;雷清泉;;聚酰亚胺薄膜的高场电导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06年05期
3 万健如,禹华军,林志强;调速系统PWM脉冲对电机端过电压影响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2年04期
4 万健如,禹华军;PWM变频调速系统电机特性变化对过电压影响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2年02期
5 刘磊,翟庆志;PWM型变频控制的谐波抑制综合方法[J];电气应用;2005年01期
6 万健如,禹华军,王显明,刘洪池;PWM逆变器高频脉冲输出对电机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2期
7 孙韬;侯世英;;无畸变传输线接电感负载时的波过程及算法分析[J];电路与系统学报;2011年01期
8 李维波,毛承雄,陆继明,范澍,王丹;高压变频器输出电缆影响仿真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年07期
9 刘学功,张俊洪,赵镜红;一种基于开关函数的逆变器新型模型[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3年02期
10 马文忠;李耀华;孔力;李岚;;分布式电力系统中多脉宽调制电源激励下的波反射问题[J];电网技术;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毅;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新型拓扑结构与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2 李维波;基于Rogowski线圈的大电流测量传感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沛红;无机纳米—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介电性及耐电晕老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4 姜艳姝;现代变频调速系统负面效应研究及其对策[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庆义;交流变频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爱民;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解析与保护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建德;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功率/信号复合传输方法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万杰;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实验平台开发及电磁兼容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田德宝;变频长距离供电波反射问题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陈磊;纳米硅/铝氧化物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志根;变频驱动控制及其对电机作用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5 刘磊;SPWM逆变器混合调制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刚;无机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的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伟;纳米氧化铝改性聚酯亚胺树脂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8 安军伟;无机氧化物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9 陈枫;纳米复合聚酰亚胺薄膜的介电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10 杨梅;五电平变频器共模电压抑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东艳,张林昌;电力电子装置电磁兼容性的研究进展[J];电工技术学报;2000年01期
2 马洪飞,徐殿国;消除PWM逆变器驱动交流电动机长线电缆影响的无源滤波技术[J];电工技术杂志;2001年06期
3 幸善成,吴正国;逆变器驱动电动机系统中轴承电流产生的机理研究[J];电气应用;2005年11期
4 万健如,林志强,禹华军;电缆长度对PWM逆变器驱动电机端电压的影响[J];电力电子技术;2001年06期
5 王世怀,熊万里,段志善;PWM变频调速电机轴承电磁损伤的机理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4年03期
6 万健如,禹华军,王显明,刘洪池;PWM逆变器高频脉冲输出对电机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2期
7 万健如,孙洋建,禹华军;PWM脉冲作用下电机轴电流产生机理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8期
8 赵海翔,王晓蓉;风电机组的雷击机理与防雷技术[J];电网技术;2003年07期
9 赵海翔,王晓蓉;风电机组的雷击过电压分析[J];电网技术;2004年04期
10 幸善成;吴正国;;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环路型电机轴承电流的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家淑云;雷击变电站地网引起的电磁干扰对二次设备的影响及电磁兼容性问题[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2 邹秋滢;关于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发电质量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4年
3 李小平;高速PCB的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景展;基于DSP的交流电量采集及其电磁兼容性能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黎韬;发电机强励保护动作频繁的成因与对策[J];华中电力;2000年04期
2 赵广宇;;双馈风电机组机端电压控制策略研究[J];电气应用;2013年01期
3 施克荣;;解决电动机端电压太低的方法[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9年11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广宇;;双馈风电机组机端电压控制策略研究[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2年度论文集(下)[C];2012年
,本文编号:1216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21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