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电磁环境下多线缆耦合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下多线缆耦合仿真研究
【摘要】:放置在大地、方舱、导弹、舰船等平台上的电子设备,常处于较为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例如,平台上的天线产生的辐射场环境、外界的强干扰电磁场环境等。这些复杂环境会对平台自身及其上承载的电子设备造成影响。各种平台搭载的线缆是给设备带来电磁干扰的主要路径之一。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线缆不可避免的会对外界电磁场产生耦合,造成不希望的干扰进入平台上的电子系统,影响其的正常工作甚至毁坏设备。单线、双绞线、同轴屏蔽线等线缆广泛应用于方舱、导弹平台的通信、火控等系统,虽然这些线缆受到了一定的屏蔽保护,但是在例如高空电磁脉冲(HEMP)、超宽带(UWB)电磁脉冲等大功率电磁脉冲冲击下,受线缆自身结构结构、屏蔽层屏蔽性能等的限制,外部电磁环境的能量还是可以耦合进入线缆的内芯中,造成线缆芯线被激励起瞬态电压电流响应,对相关的电子器件和系统设备造成影响,使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其中的敏感设备。因此,能够准确分析预测平台上放置的线缆在外界电磁脉冲干扰下的耦合效应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建立置于大地平台上的同轴线、屏蔽双绞线的传输线系统模型,对在HEMP、UWB两种电磁脉冲辐照下,两种传输各自线上负载端感应电流随线缆的不同长度、高度、负载,以及随电磁脉冲不同入射角度的变化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了两种复杂平台承载的线缆的耦合特性。对于方舱平台上的传输线系统模型,研究了在HEMP电磁脉冲辐照下,舱内的场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同轴线、屏蔽双绞线在舱内放置时,随线缆长度、摆放位置、离地高度等变化时,线上感应电流耦合响应情况。而对于导弹平台,进行了包含多线缆的线缆束在HEMP、UWB电磁脉冲辐照下的耦合特性。文中得到的结论和数据对于工程分析电磁脉冲对复杂平台承载的线缆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且对于复杂平台传输线系统的电磁兼容防护及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浩;;美海军对于电磁脉冲威胁开展分析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0年05期
2 谢佐慰;;美国的核电磁脉冲模拟器[J];国外导弹技术;1982年08期
3 盛智龙;;核电磁脉冲[J];国外导弹与宇航;1984年05期
4 贺孝思;;电磁脉冲的威胁[J];国外导弹与航天;1985年09期
5 陆锋;梁悦凤;;疼痛武器新亮相[J];当代军事文摘;2006年01期
6 杨瑞平;;电磁脉冲,信息设备的终结者[J];物理教学;2010年06期
7 夏惠诚,郭传福;电磁脉冲炸弹威胁下的舰艇生命力模型[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3年04期
8 林守霖;区健昌;;电磁脉冲波的效应及防护(待续)[J];电气技术;2007年02期
9 侯民胜;贾宏亮;;HEMP和LEMP的实验室产生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11期
10 林守霖;区健昌;李子森;;电磁脉冲波的效应及防护(续2007年第2期)[J];电气技术;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跃;孙蓓云;刘顺坤;翟爱斌;;敏感单元电磁脉冲损伤函数的获取[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张强;;浅议电磁脉冲(EMP)干扰及其防护[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李小伟;周开明;许献国;;电子学系统电磁脉冲加固性能评估[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建华;;电磁脉冲传播和单色电磁波传播的比较[A];199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5 周星;张希军;魏明;;电磁脉冲对可控硅的注入与辐照效应试验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五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史鹏飞;刘小龙;斛彦生;蒋廷勇;;超宽谱电磁脉冲对有孔缝腔体耦合效应的研究[A];2010振动与噪声测试峰会论文集[C];2010年
7 买望;高斌;甘捷;高攸纲;;电磁脉冲技术的若干应用与发展[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朱军;;脉冲武器与电磁脉冲防护[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文舸一;;电磁脉冲能量传播规律的进一步研究[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10 毛从光;周辉;;国际公开文献所反映的电磁脉冲(EMP)研究动态[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弟;美国最害怕什么?[N];国防时报;2011年
2 苏恩泽;解读电磁脉冲战[N];解放军报;2004年
3 王铁 吴艳冰;他为神剑撑起保护伞[N];光明日报;2001年
4 李强 李刚;高能量脉冲武器———指挥系统的杀手[N];中国国防报;2003年
5 赵力行;为什么电磁脉冲炸弹被称为“电磁杀手”?[N];中国国防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陈劲松邋特约记者张彦中 通讯员 卢军舰;制胜“第五维战场”[N];光明日报;2007年
7 凌朔;应对核局面,韩国紧急打造新防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陈育和;化整为零电磁脉冲切割强震变弱震[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记者何德功;震前电磁波易使动物躁动[N];人民日报;2003年
10 张孟军;我被疼痛击中了![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孔;电磁脉冲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其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与机理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2 齐红星;电磁脉冲对人体的作用和数值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健;电磁脉冲与舰船典型结构之间电磁相互作用的混合FDTD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王水明;电磁脉冲辐射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5 但加坤;磁重联电磁脉冲定向辐射方法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
6 陈自宇;脉冲强激光与金属靶相互作用中的电磁脉冲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7 索莹;爆炸磁频率发生器及其辐射特性测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崔晓辉;电磁脉冲成形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马弘舸;瞬态电磁脉冲的时域伪谱方法:研究、改进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宝凤;三维空间高能电磁脉冲大气击穿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高崇信;强激光诱导材料产生电磁脉冲诊断及其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马涛;气体放电的电磁脉冲响应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倪勤;电磁脉冲孔缝耦合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顾庆远;超窄电磁脉冲雷达干扰机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王冠;复杂电磁环境下多线缆耦合仿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梁志强;电磁脉冲的传导防护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司守训;电磁脉冲防护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林凡;电磁脉冲生物效应的剂量研究及安全标准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卢新科;电磁脉冲的耦合及防护[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20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22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