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智能需求侧并网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7-12-06 13:39

  本文关键词:智能需求侧并网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智能需求侧 并网检测与控制系统 储能检测 主动负荷控制 智能插座


【摘要】:智能需求侧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促进了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同时使负荷可根据系统运行状况及用户需求灵活调节。智能需求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紧缺问题,但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及控制的复杂性也给需求侧的电能质量和用电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以智能需求侧并网运行给电网带来的实际影响为出发点,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开发了智能需求侧并网检测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并网检测与控制平台、智能插座及能源路由器三部分。其中,对并网检测与控制平台的研制包括实施策略的提出及硬件开发,策略部分又分为检测方案和控制策略两部分。首先,提出了智能需求侧并网检测与控制平台检测部分的实现方案,主要包括检测和试验两部分内容,检测部分包括储能系统并网检测和电能质量检测,试验部分包括适应性保护试验和防孤岛保护试验。其中检测部分重点考虑了储能系统在智能需求侧稳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提出了智能需求侧并网检测与控制平台控制部分的控制策略,对智能需求侧主动负荷的动态特性和控制模型展开了深入研究,基于主动负荷控制模型,提出了主动负荷紧急控制和预防控制策略,在预防控制策略中,以联络线功率和最小、电力公司收益最大及用户用电经济性最优为目标,提出了主动负荷多目标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基于以上控制策略,研制了智能需求侧并网检测与控制平台,同时开发了系统信息采集和控制终端—智能插座,并提出了能源路由器的设计方案。最终实现了智能需求侧并网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其中,硬件设计包括系统总体构架、硬件选型和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分析;软件设计包括各子功能程序和并网检测内容计算程序。通过测试试验验证了本文研发的智能需求侧并网检测与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恩让;中小型冷库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J];电测与仪表;1995年02期

2 冯培昌;臧云泉;周晓云;;飞剪及轧后设备的微机参数检测与控制系统[J];电气传动;1993年06期

3 舒保平;;液滴流速检测与控制系统[J];科学之友(B版);2007年09期

4 张云电;韩俊慧;陈炎;余芳;;硅镜超声加工机进给压力的检测与控制系统[J];机电工程;2009年01期

5 李扬;彩釉砖等级自动分类微机检测与控制系统[J];广东机械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6 冷护基;战惠惠;;电机转轴加工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的开发[J];机械管理开发;2010年03期

7 陆卫东;;汽化炉排送机的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J];电工技术;2002年07期

8 曹剑梅;发电厂鼓风机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J];山西电力;2003年05期

9 陈湘辉,刘铸战;氧化铝分解工序的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0年05期

10 金慧;;EIP在发动机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安祥;申屠理锋;钟志敏;顾文斌;;连铸钢包下渣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A];连铸自动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兰君;彭波;;多点温度无线检测与控制系统[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唐安祥;申屠理锋;;连铸钢包下渣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唐安祥;申屠理锋;钟志敏;顾文斌;;连铸钢包下渣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A];第八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敏刚;智能需求侧并网检测与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D];东南大学;2015年

2 李成祥;智能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陆飞武;印版网点品质检测与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斌;注聚液在线粘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5 杨韬仪;全自动测硫仪的检测与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07年

6 高宝平;基于LabVIEW的冷库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慧娟;新型矿用热风炉燃烧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8 范世宇;油水界面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兰君;生化分析仪信号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王轶;基于ARM7的弧焊参数检测与控制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58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258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3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