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考虑多因素条件下的智能配电网网架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16:17

  本文关键词:考虑多因素条件下的智能配电网网架规划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配电网网架规划 多目标规划 分布式电源 模糊不确定规划 双层规划


【摘要】:发展智能电网技术能够促进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供电服务质量。然而,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的接入对配电网的运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增加了配电网规划的难度及不确定性,给配电网网架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考虑了用户对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研究考虑可靠性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考虑了分布式电源出力的不确定性,考虑DG不确定性对配电网网架规划的影响,建立模糊期望值模型;考虑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研究多种新能源利用形式下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建立双层规划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针对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本文以可靠性和经济性为目标提出了考虑可靠性的配电网网架多目标规划方法,通过优化放射状网架结构及配置联络线的方式提高规划网络的可靠性。首先,采用最优生成树算法得到初始网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网架结构进行调整,通过采用遗传算法改进整数编码,在放射状网架的规划过程中同时考虑联络线的配置,最终得到多组经济性和可靠性最佳组合的方案及Pareto曲线。该方法能够获得多组对应不同可靠性的经济最优的方案,规划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多个方案中灵活选择。通过算例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用户及电网公司均建设分布式电源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期望值模型的配电网网架不确定规划方法。通过引入模糊期望值理论,将确定性规划方法应用于配电网模糊优化规划中;通过采用遗传算法改进整数编码,同时考虑配电网网架和分布式电源的规划。首先,生成最优生成树作为初始网架,通过遗传算法调整初始网架结构,利用遗传算法的并行寻优性,在网架的规划过程中同时确定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和容量,最终得到模糊期望值最优的规划结果。通过算例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DG、电动汽车充电站同时接入配电网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双层规划模型:第一层为配电网网架规划;第二层为DG与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定容。通过分析各配电网规划方法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双层规划模型求解的复杂性及DG、充电站同步规划的多任务性,双层规划第一层采用改进最小生成树算法,有利于提高求解效率,第二层采用遗传算法,利用遗传算法的并行性同时进行DG及充电站的规划,最终获得DG、电动汽车充电站、配电网网架的联合规划结果。通过仿真验证该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7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恒;;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保护[J];科技风;2012年21期

2 陈祥;崔弘;买文捷;;分布式电源技术相关问题的讨论[J];电气应用;2013年11期

3 武祖林;;浅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的影响[J];科技与企业;2013年24期

4 赵政;;我国分布式电源产业挑战分析与应对策略[J];轻工科技;2013年11期

5 汪君;;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措施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3年23期

6 何季民;分布式电源技术展望[J];东方电气评论;2003年01期

7 张国光;分布式电源技术简介[J];电气时代;2004年11期

8 Dhaval Dalal;分布式电源结构发展趋势[J];电子与电脑;2004年10期

9 陈金富,卢炎生;分布式电源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05年02期

10 王成山;陈恺;谢莹华;郑海峰;;配电网扩展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和定容[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排患;;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全面推进分布式电源建设[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陈祥;;分布式电源系统接入影响[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3 杜永平;杨富民;洪志勇;张建文;贾雅君;;分布式电源模型分析及并网优化研究[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4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5 赵云军;唐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刘森;李盛伟;李永丽;;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明珠;田世明;王莹;;基于光储系统的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研究[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4年第3期)[C];2014年

9 王少林;唐巍;;分布式电源出力和配网重构综合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10 盛方正;周宇栋;陈之琛;;基于选择不同暂态阻抗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分析[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彭源长 苟慧智;分布式电源不可忽视[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赵菊昌;青海公司调研用户分布式电源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3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 苑舜 周波;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电力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郭惠;全力支持分布式电源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4年

5 记者 王旭辉 通讯员 马旭升;青海分布式电源建设健康快速[N];中国能源报;2014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王颖春;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规定已上报能源局[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国网能源研究院 黄碧斌;分布式电源健康发展须完善政策体系[N];国家电网报;2013年

8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冯永晟;促进分布式电源发展是多方共同责任[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旭辉;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日趋规范化[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通讯员 林梅妹 陈德钧;福建高效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N];中国电力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学谦;考虑配电网网损和电能质量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孟建辉;分布式电源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张欣;直流分布式电源系统稳定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DANG NGOC HUY(邓玉辉);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周天沛;微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资源的优化运行与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张惠智;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及保护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7 徐栎;面向可靠性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8 陈晓龙;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保护与控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9 司新跃;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故障建模与配电网保护[D];山东大学;2016年

10 尚th;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与优化运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优化配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付顺;基于时序特性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巩翔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谐波潮流计算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5 胡奕挺;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影响及准入容量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闫斌杰;不确定条件下分布式电源多目标投资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朱明明;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8 陈臻波;分布式电源的电网负荷预测和优化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孙长如;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自适应保护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10 杨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00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300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9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