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促进负荷中心实现低碳发展的送电模式

发布时间:2017-12-20 03:11

  本文关键词:促进负荷中心实现低碳发展的送电模式 出处:《电网技术》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电力 风火互济 送电模式 风电消纳空间


【摘要】:以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送电模式为问题核心,建立了送受两端系统的联合优化运行模型,将碳排放以经济成本的形式计入系统总运行成本,并以此为目标优化安排送受端系统机组及联络线的运行。结合锡盟送电至山东的规划参数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安排送电模式,可充分利用受端系统的风电消纳空间,协助送端风电的消纳,在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有效促进电力系统的低碳化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山东省电力公司;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325702) 国家山东经研院科技项目
【分类号】:TM614
【正文快照】: 0引言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促进电力系统低碳化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时代,碳排放通过碳税及碳交易等形式被赋予一定经济成本,抬高了高碳电源的发电成本。以山东为例,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电源结构使得山东省电力工业面临巨大的低碳发展压力。在积极开发本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怡;王智冬;刘建琴;张琳;李隽;;特高压直流输送风电的经济性分析[J];电力建设;2011年05期

2 周天睿;康重庆;徐乾耀;陈启鑫;;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分析理论初探[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7期

3 张宁;周天睿;段长刚;唐晓军;黄建军;卢湛;康重庆;;大规模风电场接入对电力系统调峰的影响[J];电网技术;2010年01期

4 徐玮;杨玉林;李政光;胡殿刚;夏天;康重庆;;甘肃酒泉大规模风电参与电力市场模式及其消纳方案[J];电网技术;2010年06期

5 张节潭;苗淼;范宏;程浩忠;张洪平;姚良忠;Bazargan Masoud;;含风电场的双层电源规划[J];电网技术;2011年11期

6 娄素华;卢斯煜;吴耀武;尹项根;;低碳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优化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13年06期

7 季震;陈启鑫;张宁;李晖;黄俊辉;康重庆;;含碳捕集电厂的低碳电源规划模型[J];电网技术;2013年10期

8 白建华;辛颂旭;贾德香;程路;;中国风电开发消纳及输送相关重大问题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建伟;胡兆光;吴俊勇;周景宏;;远距离大容量风水互补系统的优化调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王海军;董海鹰;;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风力发电机机舱控制[J];兵工自动化;2006年04期

3 张嘉英;王文兰;蔡永刚;;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系统[J];兵工自动化;2009年11期

4 赵莉;刘连根;宋平岗;;基于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风力能源变换系统[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2006年01期

5 贾玉梅;;定桨距风力发电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贾石峰;王丹;翟玉千;;基于模糊RBF的双馈风机励磁控制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11期

7 吴强;黄文新;胡育文;;低压小功率风力直驱笼型异步发电机的设计[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年03期

8 何青;钟志明;陈文福;;基于PSCAD/EMTDC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仿真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年03期

9 李海波;;浅析我国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0期

10 范高锋;迟永宁;赵海翔;王伟胜;戴慧珠;;用STATCOM提高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晔;滕蓓;祁恩荣;;基于bladed软件的风力发电机组稳态风性能曲线研究[A];纪念徐秉汉院士船舶与海洋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严干贵;祝明佳;崔扬;;双馈式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建模与仿真[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邹振宇;陈博;王文莉;;基于WAsP软件的风电场机组选型[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太禄;陈宝明;王丽;;具有非等截面通道平板型建筑风能利用的数值研究[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丰;刘德有;谭志忠;;风电场风机优化布置数学模型研究[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08)[C];2008年

6 栗然;柯拥勤;张孝乾;唐凡;;基于时序-支持向量机的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研究[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毛慧琴;宋丽莉;黄浩辉;植石群;刘爱君;;广东省风能资源区划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徐孝纯;;中国与全球气候变化[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章宝;陈少华;陶涛;李伟力;;风电场多路信号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10 田春筝;李琼林;宋晓凯;;风电场建模及其对接入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严晓建;江苏省沿海潮间带风电产业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井艳军;双馈风电机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4 马志勇;大型风电叶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李智;风电规律预测及对电网运行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侯佑华;内蒙古电网大规模风电入网的运行分析及调度方案设计[D];天津大学;2010年

7 任海军;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白永祥;省级调度中心风电场调度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王慧敏;双馈风力发电机积分滑模励磁控制与混合粒子群优化设计[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王靖然;输电网优化规划策略与安全价值评估[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璇;中小型风电系统风轮输出功率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斯煜;娄素华;吴耀武;;低碳经济下基于排放轨迹约束的电力系统电源扩展规划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11期

2 汪宁渤;丁坤;陟晶;马彦宏;王建东;;风电火电打捆联合外送是解决风电市场瓶颈的有效途径[J];电力技术;2010年Z2期

3 白建华;辛颂旭;贾德香;;我国风电大规模开发面临的规划和运行问题分析[J];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4 黄怡;王智冬;刘建琴;张琳;李隽;;特高压直流输送风电的经济性分析[J];电力建设;2011年05期

5 丁军威,沈瑜,康重庆,夏清,赵儆,黄永皓,尚金成,周明磊;备用辅助服务市场的组织与交易决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2期

6 祁达才,夏清,卢强,康重庆,沈瑜;发电侧电力竞争中价格垄断力的判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5期

7 雷亚洲;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8期

8 尚金成,黄永皓,康重庆,沈瑜,夏清,孟远景,何南强;多级电力市场之间协调的模型与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06期

9 周安石,康重庆,洪元瑞,黄俊辉,张谦;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规划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7期

10 雷亚洲,Gordon Lightbody;风力发电与电力市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迟永宁;大型风电场接入电网的稳定性问题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6年

2 张节潭;含风电场的电源规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松;张文朝;呙虎;谢国平;罗煦之;赵兵;;弱受端系统直流再启动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7期

2 张希载,朱万里,张瑞林;加强云南电网主要受端系统(昆明电网)建设的建议[J];云南电力技术;1999年01期

3 陈浩,王正纲,李军;从“美加大停电”看加强湖南电网受端系统的必要性[J];湖南电力;2004年05期

4 钟庆;张尧;赵杰;张建设;;南方电网受端系统电源支撑能力的灵敏度分析[J];中国电力;2007年01期

5 李龙;;受端系统电压稳定及无功补偿方案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34期

6 白济民,张宝霖,何大愚,张春江;舟山HVDC工程弱受端系统的特性及其改善措施[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88年06期

7 巫柯;李兴源;李青芸;;孤立小受端系统的低频减载设计[J];现代电力;2009年01期

8 李邦峰;张勇军;李勇;任震;;受端系统动态无功补偿优化建模方法综述[J];电网技术;2007年15期

9 彭卉;张鑫;李亚军;陶凛;;10GW级特高压直流接入点的选择对重庆电网受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J];电网技术;2011年11期

10 李晶生;;500kV任江、江斗线的运行分析[J];华东电力;1990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真;把电网安全稳定作为第一要素[N];中国电力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艳萍;受端系统小扰动电压稳定问题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苗伟威;区域受端系统的运行特性与控制措施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2 赵晶;基于潮流追踪和机组再调度的断面功率控制方法[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10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310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f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