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燃弧时间对混合型直流真空断路器分断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31 04:39

  本文关键词:燃弧时间对混合型直流真空断路器分断特性的影响 出处:《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燃弧时间 混合型直流真空断路器 电弧形态 分断性能 重燃


【摘要】:利用可拆卸真空灭弧室,研究了直径45mm的Cu Cr50平板触头,在不同的燃弧时间下采用强迫换流法分断2~5k A直流的特性,通过高速摄像机对分断过程进行了拍摄。实验结果表明,分断引燃电弧的过程存在单弧柱和双弧柱两种情况。燃弧时间小于2ms,换流电流投入时,电弧有一定程度扩散但依旧为桥柱形状态。单弧柱情况燃弧面积小于电极表面,过电压作用下的重燃点多为原电弧引燃处;双弧柱情况电弧分布占据电极的面积增加,分断性能提高。燃弧时间大于2.5ms,换流电流投入时触头间隙中电弧已完全扩散且相对均匀,重燃点随机分布。结合前人对不同触头结构下电弧形态演化规律的认识,讨论得出横磁型触头结构适于直流分断的结论。
[Abstract]:Using a detachable vacuum interrup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45mm diameter Cu Cr50 flat contact are studi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eaking 2kA DC at different arc burning times by forced commutation method are studied. The breaking process was photographed by high-speed camer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situ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breaking and igniting arc: single arc column and double arc column. The arc burning time is less than 2 Ms and the commutation current is in operation. The arc diffuses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is still bridge column. The arc area of single arc column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electrode surface, and the heavy ignition point under the action of overvoltage is mostly the original arc ignition place. In the case of double arc column, the arc distribution occupies the area of the electrode and the breaking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The arc burning time is more than 2.5 Ms, and the arc in the contact gap is completely diffused and relatively uniform when the commutation current is in place. The random distribution of heavy ignition points an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ransverse magnetic contact structure is suitable for DC breakage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previous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law of arc shape under different contact structures.
【作者单位】: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缩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215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7166、51377166和51307179)资助项目
【分类号】:TM561.2
【正文快照】: 0引言基于强迫换流原理的混合型直流真空断路器的通流能力强、限流效果好且分断能力高,成为了直流开断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1-3]。混合型直流真空断路器通常由高速真空开关并联换流电路及限压吸能组件组成,通过在真空开关上制造电流过零点迫使电弧熄灭,达到开断电路的目的[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占锋;邹积岩;董恩源;段雄英;;直流开断与直流断路器[J];高压电器;2006年06期

2 董恩源,丛吉远,邹积岩,杜广波;1500V船用新型直流断路器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天元;;直流区域配电系统的保护方法[J];船电技术;2011年06期

2 李辉;陈轩恕;陈江波;尹婷;;无弧直流快速断路器及关键技术研究[J];电工文摘;2011年02期

3 许烽;徐政;傅闯;;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故障的控制保护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6期

4 于萧寒;陈小川;方鸿波;李芳芳;;高压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电压等级的研究[J];电气化铁道;2009年04期

5 张文亮;汤涌;曾南超;;多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前景[J];电网技术;2010年09期

6 方进;邓珂琳;温家良;;环网式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及直流断路器应用的分析与仿真[J];电网技术;2012年06期

7 李辉;陈轩恕;陈江波;尹婷;;无弧直流快速断路器及关键技术研究[J];低压电器;2010年21期

8 杨戟;;直流固态断路器主电路拓扑结构设计与研究[J];低压电器;2011年04期

9 余跃听;徐国顺;;舰船电力系统新型限流保护技术的仿真分析[J];低压电器;2011年24期

10 戴超;庄劲武;杨锋;陈搏;王晨;江壮贤;;大容量爆炸活塞式高速开断器分析与优化设计[J];高电压技术;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晓明;谢文刚;;高压直流断路器电弧特性仿真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2 赵冬一;胡淑慧;王兰义;井娥斌;徐学亭;汤霖;;高压直流转换开关用避雷器的应力状况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珂琳;高压直流分断技术在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杨光;地铁机车用直流断路器的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3 万连录;受电弓—受流靴受流方式转换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田宇;新型大功率混合直流接触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李伟东;海口供电局10kV线路装设新型断路器的方案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王俊;用于脉冲平顶波磁体的35kA直流晶闸管开关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容华;直流继电器电性能测试系统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周忠志;直流断路器转移电流的电弧采集及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董溪坤;基于分流原理的高压直流断路器开断能力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10 高银银;地铁用直流断路器灭弧方案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恩源,杜广波,邹积岩,袁铎宁;新型直流断路器在短路故障保护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杂志;2003年11期

2 许成金;大功率电子型直流磁场断路器[J];电气开关;2001年01期

3 邹积岩,王瑛,董恩源;电子操动的概念与实践[J];高压电器;2000年05期

4 游一民,郑军,罗文科;永磁机构及其发展动态[J];高压电器;2001年01期

5 付万安,宋宝韫;高压断路器永磁操动机构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年08期

6 马少华,王季梅;72.5kV高压真空断路器永磁操动机构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12期

7 林莘,徐建源,高会军;永磁操动机构动态特性计算与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8 杨武,荣命哲,王小华,贾申利,陈德桂;考虑电动力效应的高压断路器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9 张敬菽,陈德桂,刘洪武;低压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动态仿真与优化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10 董恩源,丛吉远,邹积岩,杜广波;1500V船用新型直流断路器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怀鲁;;交直流电弧燃弧时间测量[J];低压电器技术情报;1979年03期

2 谢迎孙;燃弧时间分散性的分析及其应用[J];高压电器;1982年01期

3 方鸿发,赵莉华;直流继电器触点通断燃弧时间微机检测装置的研制及其应用[J];机电元件;1990年04期

4 方鸿发;继电器触点结构对燃弧时间影响的研究[J];继电器;1991年01期

5 邵青,冯汝鹏,佟为明;模糊辨识在直流电弧燃弧时间及能量建模研究中的应用[J];低压电器;2001年04期

6 彭文达;限定燃弧时间试验法[J];高压电器;1986年01期

7 郭凤仪,王其平,孙鹤旭;电弧电压及燃弧时间的分析研究[J];低压电器;1997年03期

8 赵杰,刘教民;一种综合的电器质量监控方法[J];低压电器;2004年07期

9 刘明泽;王珂;李震彪;李晨;;汽车起动器触点通断过程燃弧时间试验研究[J];电工材料;2012年01期

10 赵胜会;吴细秀;;分断电弧燃弧时间研究[J];科技信息;2008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骁;金立军;李水清;娄颖;;550 kV SF_6断路器短燃弧时间的研究[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蒲文旭;弓网直流燃弧能量及牵引电流扰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徐金玲;继电器触头燃弧时间分析及其试验[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云;减小直流继电器触头燃弧时间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刘宝轩;地铁弓网燃弧能量与牵引电流扰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宋晓亮;汽车继电器电触头燃弧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周玮;电弧两相转变规律和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58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358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b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