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谐振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3 10:28

  本文关键词:谐振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实验研究 出处:《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谐振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 传输特性 接收功率 增强线圈 优化设计


【摘要】:谐振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接触式能量传输技术,该技术利用电磁感应区的物理特性及谐振耦合实现能量的有效传输,具有传输功率大、传输效率高、传输距离远、穿透性强等特点,且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谐振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具有重要的实用和研究价值,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谐振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基本构成,对无线能量传输的主要部分及基本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谐振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硬件设计。其次,依据电路理论对发射线圈采用串联补偿结构,接收线圈采用串联、并联补偿结构时的谐振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得出负载电阻、谐振频率、收发线圈参数对接收功率的影响。然后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对负载电阻、谐振频率、收发线圈参数对接收功率的影响进行实验验证及探究。为寻找能够在较远距离上有效传输功率的方法,提出两种方案:一种是加入增强线圈,另一种是优化线圈结构。对这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与未优化前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证明两种方案的可行性。
[Abstract]:Resonant coupled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a new type of contact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This technology utilizes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region and resonant coupling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transmission of energy, and has a large transmission power.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s high,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is long, the penetration is strong,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is small. Therefore, the resonant coupled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research value.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resonant coupled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main part and basic principle of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On this basis,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resonant coupled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is complete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circuit theory, the series compensation structure is adopted for the transmitting coil and the receiving coil is used in series. The resonant coupling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parallel compensation structure is modeled, and the load resistance and resonant frequency are obtained. Then the control variable method is used to control the load resistance and resonant frequency. In order to find a way to transmit the power effectively over a long distance, two schemes are proposed: one is to add the enhanced coil. The other is to optimize the coil structure. The two schemes are tes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optimization.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wo schemes is proved.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7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学忠;孙胜勇;杨静;张成胜;董南南;叶中华;;非接触式感应能量传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8年02期

2 ;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十)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J];科协论坛(上半月);2009年12期

3 黄霞丽;;无线能量传输技术[J];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07期

4 雷进辉;杜留峰;;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理论研究[J];福建电脑;2009年10期

5 白亮宇;唐厚君;徐阳;;经表皮能量传输系统电气参数优化设计[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9期

6 吴嘉迅;吴俊勇;张宁;黄威博;杨玉青;徐倪睿;;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能量传输的实验研究[J];现代电力;2012年01期

7 朱春波;于春来;毛银花;陈清泉;;磁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损耗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8 韩建辉;亓东欣;张威;田小建;;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效率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孙中华;黄平;刘修泉;;三维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失谐影响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31期

10 魏云波;王俊元;张纪平;;新型低频高压无线能量传输电源设计[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崔晓熙;刘国希;董蜀湘;;低频下的无线能量传输与磁场通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肖桂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概述[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300期)[C];2014年

3 于歆杰;;基于磁电层状复合材料的无线能量传输[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4 贺少勃;陈远斌;於海武;杨东;郭良福;力一峥;刘勇;刘建国;王琳;;高功率激光放大器中的能量传输[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5 朱春波;;用于移动设备的非接触供电技术应用研究[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6 贺少勃;陈远斌;於海武;杨东;郭良福;力一峥;刘勇;刘建国;;高功率激光放大器中的能量传输[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江世臣;王水生;张学学;;激光诱导间质热疗中激光能量传输的蒙特卡罗模拟和分析[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济南军区某部 冯东明 李旭光 杨发伦;无线充电:能量传输的革命[N];解放军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薛凯峰;微机电系统多维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阳天亮;经皮能量传输系统闭环控制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赵军;体内植入器件的Witricity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4 黄虎;反馈谐振式激光能量传输理论及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5 江彦;地下能量传输及其传热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贾智伟;胃肠道微型介入式诊疗装置无线供能技术的优化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如;四线圈电磁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哲;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洮尔根;谐振式全向无线能量发射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王磊;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曜;松耦合能量恒功率传输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超;基于电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分析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冷轩;光合作用捕光系统中能量传输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8 刘佳奇;中短距离磁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修自任;无线能量传输的非线性现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何金梅;基于回复式反射和近场聚焦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73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373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1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