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脉冲电声法的同轴塑料电缆空间电荷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1-03 16:42

  本文关键词:基于脉冲电声法的同轴塑料电缆空间电荷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出处:《南方电网技术》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脉冲电声法(PEA) 空间电荷 同轴电缆 测量技术 波形恢复


【摘要】:空间电荷现象严重制约着高压直流塑料电缆的发展。目前,脉冲电声法(pulse electric-acoustic,PEA)是国际上常用的测量固体电介质中空间电荷分布的非破坏性的方法之一。首先从高压脉冲的注入方式出发,简述了几种基于PEA法的同轴塑料电缆空间电荷测量技术;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脉冲从测量电极注入电缆试样的改进测量装置,在该装置中通过蓄电池、环氧底座以及光电转换器等将采集数据的示波器进行对地隔离,从而提高了测量系统测量信号的频带宽度;然后,介绍了同轴塑料电缆空间电荷波形的恢复方法;最后,概述了空间电荷测量技术在评估电力电缆老化程度中的应用和未来在线测量空间电荷的可行性及发展方向。
[Abstract]:Space charge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voltage DC plastic cable. At present, pulse electric-acoustic is pulse by pulse electroacoustic method. Pear i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nondestructive methods to measure the distribution of space charge in solid dielectric. The space charg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coaxial plastic cable based on PEA method is briefly introduced. At the same time, an improved measuring device based on high voltage pulse to inject cable sample from measuring electrode is proposed, which passes through battery in this device. Epoxy base and photoelectric converter will collect data oscilloscope to isolate the ground, thus increasing the measurement system measurement signal bandwidth; Then, the recovery method of space charge waveform of coaxial plastic cable is introduced.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space charg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 evaluating the aging degree of power cable and the feasibility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nline space charge measurement in the future are summarized.
【作者单位】: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7131)~~
【分类号】:TM75;TM933.23
【正文快照】: 0引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因其线路成本低、线路损耗小、没有无功功率、电力连接方便、容易控制和调节等特点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电力系统联网、直流电缆送电和交流输电线路的增容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4]。相对于高压交流电力电缆,高压直流电力电缆具有绝缘工作电场强度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屠德民;高压直流电力电缆的发展概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年02期

2 徐明忠;赵洪;吉超;杨佳明;张文龙;;MgO/LDPE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空间电荷特性[J];高电压技术;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峗;敬强;高江;;高压直流电力电缆的发展与应用概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7期

2 陈曦;王霞;吴锴;彭宗仁;成永红;;温度梯度场对高直流电压下聚乙烯中空间电荷及场强畸变的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3期

3 王雅群;尹毅;李旭光;蔡川;;纳米MgO掺杂聚乙烯中空间电荷行为的研究[J];电线电缆;2009年03期

4 仇斌;陈文卿;屠德民;;聚乙烯绝缘中空间电荷的抑制方法及原理[J];电线电缆;2011年04期

5 张乒;直流电缆绝缘设计[J];高电压技术;2004年08期

6 吴超一;王霞;何华琴;屠德民;;茂金属聚乙烯改善低密度聚乙烯的介电性能[J];高电压技术;2006年07期

7 王伟;高超飞;孙辉;李上国;;电缆本体空间电荷电声脉冲法测量装置的研制[J];高电压技术;2011年06期

8 徐明忠;赵洪;吉超;杨佳明;张文龙;;MgO/LDPE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空间电荷特性[J];高电压技术;2012年03期

9 徐晓英;王世安;王辉;;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微观网络结构及导电行为仿真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2年09期

10 吕泽鹏;吴锴;王霞;成永红;刘通;李锐海;;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中空间电荷积聚对试样厚度的依赖性[J];高电压技术;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钱勇;黄成军;姚林朋;郭灿新;高明月;江秀臣;;地铁直流电缆局部放电故障分析[A];08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蔡川;高压直流塑料电缆空间电荷测试和分析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王雅群;高压直流塑料电缆中空间电荷抑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吴月;MgO/聚烯烃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4 陈涛;纳米粒子带电特性及其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5 车慧娜;LDPE中空间电荷输运行为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6 朱涛;线性/非线性双层复合介质空间电荷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7 尹春鹏;EPDM基非线性复合材料及其在直流电缆终端中的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章文,王自友,杨保俊,单承湘;高纯氧化镁制备工艺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张晓虹,李毓庆,雷清泉;改性无机填料对低密度聚乙烯电老化性能的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1994年02期

3 屠德民;高压直流电力电缆的发展概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年02期

4 苏宏田;齐旭;吴云;;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市场需求研究[J];电网技术;2005年24期

5 王雅群;尹毅;李旭光;蔡川;;纳米MgO掺杂聚乙烯中空间电荷行为的研究[J];电线电缆;2009年03期

6 曾南超;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电网发展中的作用[J];高电压技术;2004年11期

7 韩柏;孙志;何丽娟;王暄;雷清泉;;LDPE中掺入浮石粉对其空间电荷分布特性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10年06期

8 张冬;宋伟;何丽娟;王暄;雷清泉;;采用PMMA填充的一维纳米材料介电性能研究[J];高电压技术;2010年06期

9 周远翔;郭绍伟;聂琼;刘睿;候非;;纳米氧化铝对硅橡胶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10年07期

10 廖瑞金;李伟;杨丽君;郝建;周欣;李剑;;NOMEX合成纤维绝缘介质在直流电场中的空间电荷特性[J];高电压技术;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3年泰克测量技术研讨会[J];仪表技术;2003年05期

2 ;测量技术与设备[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4期

3 ;测量技术与设备[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10期

4 ;《GPS测量技术》教材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测绘教材奖[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丁有光;我国加入国际测量技术者联盟[J];水运工程;1982年10期

6 曾昌恒;;堆物理实验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展望[J];核科学与工程;1991年01期

7 周立基;;重视测量技术[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992年02期

8 施进发,,唐朝伟,梁锡昌;浅谈当今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4年04期

9 吴云兴;针对用户的专用座标测量技术[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1994年06期

10 陈小文;RTK-GPS测量技术在河口疏浚整治工作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02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怀卿;周朝义;李鸿治;;关于城市GPS RTK测量技术规程编制的探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张健源;李志刚;;浅谈移动测量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孔东方;;RTK测量技术原理及其应用[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北廷测量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介绍[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范百兴;李宗春;李广云;;iGPS测量技术及其精度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高平;郭才华;母润昌;;高温高压下岩石、矿物波速测量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7 何祥浩;顾为峰;;GPS RTK测量技术要求和精度[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邹群;张磊;;装定位数模测量技术试验设计论证[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9 李沛鸿;柳广春;;GPS测量技术的新控制网形设计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10 尹善明;高文洋;田文韬;刘科峰;;CTD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鹏飞 武颖 刘大亮 211厂副总经理 211厂工程师 211厂质量处副处长;航天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分析[N];中国航天报;2014年

2 伍振;刘保良;GPS测量技术走入青藏高原 [N];中国国门时报;2002年

3 朱彦彬 卢宝海;准动态测量技术确保项目顺利完工[N];中国石油报;2004年

4 张传帅;国测地形一队深化移动测量技术应用[N];中国测绘报;2013年

5 马雷;GPSRTK测量技术的应用[N];伊犁日报(汉);2007年

6 肖巍巍 李玲;首届移动测量技术高峰论坛开幕[N];中国测绘报;2012年

7 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吕成林;立得移动测量技术走进生活[N];湖北日报;2011年

8 孙奇忠 刘家华;东新特大桥测量技术再升级[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付超;应用汞气测量技术找矿取得阶段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9年

10 记者  刘敏 通讯员  唐博学;测量技术也比武[N];建筑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欣;西学传入之初的中日测量术[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政阳;海态水平度测量技术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2 郭露芳;发散光束照射下的颗粒散射测量技术[D];上海理工大学;2013年

3 杨传贺;激光差频扫描三维立体测量技术[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74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374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f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