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5 11:32

  本文关键词: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漏泄同轴电缆 地铁隧道无线通信 周界入侵探测


【摘要】:漏泄同轴电缆是一种既能作为传输线传输电磁信号,又能作为天线向外界环境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无线通讯装置。因为其具有场强覆盖均匀、损耗小、电磁污染小、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漏缆不仅被广泛应用在地铁、矿井、隧道等闭域或半闭域无线通信中,也被用于周界入侵探测中。本文基于漏泄同轴电缆的相关应用要求,研究了漏缆的设计和地铁隧道中的辐射特性以及周界入侵探测系统中的信号传输性能。本文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阐述了漏泄同轴电缆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漏缆在相关应用中的优势。然后设计了两种型号的漏泄同轴电缆,一种为耦合型,一种为辐射型。接着把所设计的辐射型漏缆放到地铁隧道中,用射线追踪法分析了漏缆在隧道中的传输规律,再结合仿真计算与实测结果综合分析漏缆在隧道中的辐射特性,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最后对基于漏泄同轴电缆的周界入侵探测系统进行了理论系统设计,并对接收漏缆和发射漏缆间的信号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与仿真分析,为进一步的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Abstract]:Leakage coaxial cable is a kin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hich can transmit electromagnetic signal as transmission line and transmit and receive electromagnetic wave to external environment as antenna because of its uniform field coverage and low loss.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to the environment leakage cable is not only widely used in the underground mine tunnel and other closed or semi-closed are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t is also used in perimeter intrusion detec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leakage coaxial cable. The design of leakage cable, th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ubway tunnel and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in perimeter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are studied.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 Firstly, the basic knowledge of leakage coaxial cable is expounded.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of leaky cable in related applications, two types of leaky coaxial cable are designed, one is coupling type, the other is radiation type, and then the designed leaky cable is put into subway tunnel. The transmission law of leakage cable in tunnel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ray tracing method, and the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eakage cable in tunnel a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and the measured results. Finally, the theoretical design of the perimeter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leakage coaxial cable is carried out, and the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receiving leakage cable and the transmitting leakage cable is carried out.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further system design.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24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琳,施华,王均宏;漏泄同轴电缆电感的数值法求解[J];铁道学报;2003年03期

2 李峰;;漏泄同轴电缆的应用分析[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6年Z1期

3 赵先锋;姜无疾;;漏泄同轴电缆试验方法之探究[J];现代传输;2007年03期

4 白国岩;;漏泄同轴电缆的工程配置及应用[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5 余河清;;关于无线通信漏泄同轴电缆选用的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2年03期

6 汤道元;;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及附件发展概况[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8年05期

7 施华,舒琳,裴涛,王均宏;漏泄同轴电缆电容的有限差分法求解[J];铁道学报;2002年03期

8 李奇文,虞春,刘湘荣;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4年04期

9 王念立;漏泄同轴电缆的选用[J];铁道通信信号;2005年01期

10 龚清桐;;新型漏泄同轴电缆的性能及制造[J];电线电缆;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峰;;漏泄同轴电缆的应用分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袁卫文;蓝燕锐;王强;;关于辐射型八字形槽漏泄同轴电缆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2009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丽丽;喻志远;和晨;;新型开槽漏泄同轴电缆传输损耗的初步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2010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均宏;;漏泄同轴电缆缝隙谐振特性研究[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赵瑞静;蓝燕锐;王平安;徐翠;;漏泄同轴电缆行业标准化的新进展[A];201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虞春;李奇文;彭媛;张晓勇;;单排连续开槽-皱纹铜外导体-7/8″漏泄同轴电缆[A];中国通信学会2004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虞春;;探讨漏泄同轴电缆的纵向衰减与耦合损耗[A];中国通信学会2006年光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瑞静;蓝燕锐;;漏缆在自由空间和隧道中性能的对比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2011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罗勇;刘湘荣;;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耦合损耗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2009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赵瑞静;徐翠;袁卫文;蓝燕锐;;漏泄同轴电缆耦合损耗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2010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冬邋李小胡;焦作电缆厂数字宽频漏泄同轴电缆亮相“水立方”[N];人民铁道;2008年

2 俊知技术;辐射型八字槽孔漏泄同轴电缆[N];通信产业报;2012年

3 过国忠 许富林;我国通信电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N];科技日报;2002年

4 杨海利 杨建国;自主创新为企业发展之源[N];焦作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雨键;漏泄同轴电缆辐射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王震;耦合型宽频漏泄同轴电缆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许悦;漏泄同轴电缆电容计算[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陈林芳;漏泄同轴电缆的仿真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显刚;基于漏泄同轴电缆与分布式天线的预警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郭丽丽;漏泄同轴电缆电气特性指标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罗健;漏泄同轴电缆传输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明儒;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卫晶;宽带漏泄同轴电缆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安红娟;一种低互调漏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2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382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7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