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大功率微网逆变器输出阻抗解耦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18-01-06 03:25

  本文关键词:大功率微网逆变器输出阻抗解耦控制策略 出处:《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微网(微电网) 逆变器 输出阻抗 动态响应 并联均流 解耦控制


【摘要】:针对微网逆变器孤岛并联时输出阻抗控制不能兼顾动态响应和并联均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输出阻抗解耦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根据dq坐标系中输出电压的戴维南等效模型,得到不同频段的阻抗特性,分离出动稳态输出阻抗,在dq坐标系中直接设计输出阻抗,用以动态响应和并联均流的解耦控制。在动态电压控制时,采用输出电流微分反馈控制和动态有源阻尼来减小动态输出阻抗;在均流控制时,增大稳态输出阻抗,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动态响应和并联均流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控制方案的正确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parallel current sharing can not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output impedance control of the microgrid inverter with isolated islands in parallel. An output impedance decoupling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equivalent model of output voltage in dq coordinate system, the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are obtained, and the steady state output impedance is separated. Direct design of output impedance in dq coordinate system for decoupling control of dynamic response and parallel current sharing. In dynamic voltage control. The output current differential feedback control and dynamic active damping are used to reduce the dynamic output impedance. The steady-state output impedance is increased to obtain good dynamic response and parallel current-sharing performan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control scheme.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A04B02)~~
【分类号】:TM464
【正文快照】: 0引言微网逆变器作为微网与新能源的关键接口单元,必须根据电网和负载状态进行合理的控制。其中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1-2]和下垂[3-4]控制以其并离网通用的电压源控制方式,显示出了优良的控制性能。微网逆变器孤岛并联运行时需要向关键负载提供较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成山;肖朝霞;王守相;;微网中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多环反馈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2 王成山;肖朝霞;王守相;;微网综合控制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7期

3 姚玮;陈敏;牟善科;高明智;钱照明;;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微电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6期

4 吴云亚;阚加荣;谢少军;;适用于低压微电网的逆变器控制策略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6期

5 程军照;李澍森;吴在军;陈江波;;微电网下垂控制中虚拟电抗的功率解耦机理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7期

6 肖朝霞;赵倩宇;方红伟;;逆变型微网状态空间方程的分析与建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生伟;王莹莹;;输电网-配电网-微电网三级电网规划的若干基础问题[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年04期

2 王鹤;尚学武;刘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并网发电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王鹤;李国庆;王健;;基于PSCAD的微型燃气轮机并网与孤岛运行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陈达威;朱桂萍;;低压微电网中的功率传输特性[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7期

5 肖朝霞;方红伟;;含多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暂态稳定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S1期

6 段玉兵;龚宇雷;谭兴国;王辉;李庆民;;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微电网随机潮流计算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S1期

7 王阳;鲁宗相;闵勇;时珊珊;;基于降阶模型的多电源微电网小干扰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8 何越;李正天;林湘宁;;微网分布式电源非线性功率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9 姚勇;朱桂萍;刘秀成;;电池储能系统在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10 蒋冀;段善旭;陈仲伟;;三相并网/独立双模式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朝霞;方红伟;;微型电网暂态稳定分析[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肖朝霞;方红伟;张献;;智能微电网研究综述[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苏适;翟伟翔;;智能微网中恒进线功率控制的设计及应用[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吕志鹏;罗安;;不同容量微源逆变器并联功率鲁棒控制研究[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祝明华;谢亦丰;熊连松;李琛;卓放;张海龙;;扰动条件下直流微型电网特征参数的实时在线计算方法[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吴盛军;袁晓冬;;微网的电能质量试验研究[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胡立峰;袁媛;宋海连;;微网特性与小信号稳定性研究[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8 陈可;金传付;王金锋;;微电网孤岛运行时的负荷分配策略[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分册)[C];2013年

9 米阳;田越;张寒;王利民;;光柴互补独立微电网的频率优化控制研究[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肖冬霖;王宝华;;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撖奥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洪阳;永磁风力发电机分布式直流并网变流器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3 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雷之力;微网谐波振及电压暂降的评估与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崔明勇;微网多目标优化运行及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陈昌松;光伏微网的发电预测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占刚;微网实验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陈卫民;基于微电网运行的光伏逆变电源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韩奕;微网及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保护算法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徐立中;微网能量优化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钟辉;含有微网的黑启动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王清;逆变器模块组合化及其同调制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海龙;新能源技术与微电网能量管理算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马晶晶;基于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微电网运行控制与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牛铭;基于不同结构的微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田军;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优化配置[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黎远思;风功率预测软件的开发及微网能量管理系统方案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钟诚;微电网中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杨磊;孤岛式微网系统控制技术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何宣虎;含移动储能单元的微网控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成山;肖朝霞;王守相;;微网中分布式电源逆变器的多环反馈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2 姚玮;高明智;陈敏;钱照明;;可调阻抗无互联线并联逆变器的控制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9期

3 吕志鹏;罗安;荣飞;郭镥;;电网电压不平衡条件下微网PQ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6期

4 刘永强,严正,倪以信,吴复立;双时间尺度电力系统动态模型降阶研究(一)——电力系统奇异摄动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8期

5 刘永强,严正,倪以信,吴复立;双时间尺度电力系统动态模型降阶研究(二)——降阶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19期

6 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4期

7 王成山;郑海峰;谢莹华;陈恺;;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随机潮流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4期

8 王建;李兴源;邱晓燕;;含有分布式发电装置的电力系统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24期

9 朱鹏程;刘黎明;刘小元;康勇;陈坚;;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分析与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1期

10 王守相;李晓静;肖朝霞;王成山;;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的多代理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朝霞;微网控制及运行特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新顺,李康;新型解耦控制交流变频调速系统[J];电工技术杂志;1988年10期

2 王君瑞;钟彦儒;;双馈风力发电无差拍解耦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2013年01期

3 夏新顺;李康;朱平平;;新型解耦控制交流变频调速系统[J];电气传动;1989年03期

4 孙进,卢家林,苏彦民;三相四线逆变电源解耦控制方法的研究[J];电气传动;2002年04期

5 李洁,任海鹏;永磁同步电动机中混沌运动的部分解耦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年04期

6 齐蓉;陈峥;林辉;;永磁容错电机解耦控制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7 黄松清;胡寅峰;赵圣宝;;多电机同步传动系统的解耦控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丁贵立;王奔;;双馈风电机组的非线性变结构功率解耦控制[J];中国电力;2013年08期

9 李永亮;;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内模解耦控制研究[J];变频器世界;2012年12期

10 王立刚;孟祥忠;;内模解耦控制在PMSM调速中的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国良;崔杰;陈朋朋;;基于模糊双环解耦控制的直驱风电并网及低电压穿越[A];第十八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刘钊;王淑惠;唐恺平;康勇;段善旭;;基于D-statcom的新型解耦控制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丹;球磨机制粉系统建模及其解耦控制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4年

2 王永健;制粉系统专家解耦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3 栾婷;基于isPSO-PIDNN的火电厂锅炉燃烧系统解耦控制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剑;基于解耦控制的燃气轮机的控制系统的研究与仿真[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5 安友彬;基于逆模型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自适应解耦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曹莉;磁悬浮异步电动机非线性解耦控制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86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386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2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