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控制在智能电容器同步开关中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模糊控制在智能电容器同步开关中的研究与应用 出处:《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智能电容器中磁保持继电器同步开关控制过程中涌流大、易烧结的现象,通过分析智能电容器的结构和磁保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研究电压过零点、谐波、温度等因素对继电器动作时间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控制算法.改进的模糊控制算法拥有三输入单输出的控制结构,并根据现场工况自适应调整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参数,利用Matlab软件计算离线查询表从而简化控制系统计算.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涌流值,调节过程快速平稳,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of large inrush current and easy sintering in the control process of the synchronous switch of the magnetic holding relay in the intelligent capacitor,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lligent capacitor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magnetic holding relay are analyzed, the voltage is over 00:00 and the harmonics are studie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fuzzy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other factors on relay operation time. The improved fuzzy control algorithm has a control structure of three inputs and one output.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 parameters of quantization factor and scale factor are adjusted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the field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 off-line query table is calculated by using Matlab software. The actu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rush value, adjust the process quickly and smoothly, and has a good control effect.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7025)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BE2013737)
【分类号】:TM53;TM564
【正文快照】: 电能质量是电力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大力推广和应用,电压波动、谐波污染和功率控制等问题亟待解决[1].低压智能电容器成本低廉、结构小巧,便于实施就地补偿,同时智能电容器的智能化功能对智能电网、电网大数据和微电网的发展也有长远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装置谐波抑制及无功补偿技术的进展[J];电力电子技术;1997年01期
2 魏孟刚;李鹏;何砚德;郑建辉;;复合开关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3年08期
3 党存禄;吴青峰;;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及其改善[J];电力电子技术;2013年11期
4 杨建军;战红;鲁成杰;;配电线路集中无功补偿优化的改进遗传算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01期
5 仲浩;胡仁杰;;基于电流闭环控制的无功补偿电容器组同步投切装置[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06期
6 罗书克;张元敏;;低压配用电系统两级无功补偿控制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年1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文涛;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皖春;;谈电力系统的谐波及其抑制措施[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忻兰苑;张志学;章志兵;;多重化单相STATCOM控制方法的研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0年01期
3 杨秋霞,于刚;处于临界状态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分析[J];电测与仪表;2003年08期
4 王玉斌;吕燕;田召广;徐桢;;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装置控制技术的进展[J];电测与仪表;2006年04期
5 顾建军,徐殿国,李国勇,刘汉奎;空间矢量无功功率理论[J];电工技术学报;2003年05期
6 刘汉奎,顾建军,徐殿国,王炎;高性能交流电压调节技术的发展概况[J];电工技术杂志;2000年06期
7 张文勇;李进;孔祥凤;;基于电力有源滤波器的谐波抑制[J];电力学报;2009年02期
8 曹然;高亮;蒋平;唐国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在串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J];电源技术应用;2001年06期
9 张浩;戴瑞珍;;谐波抑制的工程设计方法探讨[J];电源技术应用;2001年09期
10 李乔;吴捷;;关于电力电子装置谐波问题的综述[J];电源技术应用;200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伟峰;APF与TSC谐波无功综合补偿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赵成勇;基于电铁牵引变电站的单相混合型谐波补偿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3 张建成;飞轮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4 王文举;交流励磁发电机输出电力谐波抑制[D];浙江大学;2001年
5 周洪亮;有源电力滤波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6 王冬平;材料电加工设备谐波抑制技术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7 朱贤龙;三相交—交矩阵式变换器及其在电气传动中应用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0年
8 杨家强;基于PWM整流器和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交流变频动态电力测功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冯波;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屈克庆;软开关三相PWM变流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春明;三相四线制下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汪耀林;陕京输气管道阳曲压气站变配电网中的谐波分析与抑制方法[D];山东大学;2010年
3 陈忠雷;基于DSP-F2812的STATCOM的设计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4 康潇;风电并网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及改善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鄢家财;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的研究及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6 何志敏;并联型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滑模控制方法[D];中南大学;2011年
7 徐海辉;铅酸蓄电池组智能充放电系统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8 罗丹;级联H桥型静止同步无功补偿器控制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直;单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夏慧峰;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和仿真[D];上海电力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定华;桂卫华;王卫安;王小方;;新型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综合补偿系统的研究及工程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3期
2 刘其辉;蔚芳;康长路;;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矢量变换的SVC平衡化补偿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8期
3 帅智康;罗安;吴传平;;一种低成本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及两级协同优化运行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2期
4 张俊芳;姚强;杭银丽;;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谐波分布影响的研究[J];电气应用;2011年18期
5 李智敏;南春雷;马力;王建勋;;并联电容器分闸重击穿操作过电压研究[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09年03期
6 刘传铨;张焰;;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22期
7 陈卫民;陈国呈;崔开涌;曹大鹏;张翼;吴春华;;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在孤岛时的运行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9期
8 丁心海;王先甲;黄涌;董明齐;雷军;;无功补偿调压的拓展估算模型及其试验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3期
9 赵宏伟,张晓清,王步云,冯裕钊;低压终端线路无功补偿技术[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年02期
10 胡彩娥,杨仁刚;用电力系统分区方法确定无功源最佳配置地点[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蜜;光伏发电并网与并联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耦耕;浅论模糊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2期
2 苏兴,孙锡红;节水型淋浴器中的模糊控制设计[J];电子技术;2005年06期
3 王建军;韩进宏;;采用模糊控制的某航空导弹俯仰舵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软件编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郭亚军;彭天好;王菁;;模糊控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J];液压与气动;2007年06期
5 葛新成;胡永霞;;模糊控制的现状与发展概述[J];现代防御技术;2008年03期
6 徐英雷;李群湛;;模糊控制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车;2009年08期
7 翟晓烨;齐剑玲;徐惠勇;;模糊控制在泵房的应用[J];硅谷;2010年02期
8 张曙;郑婕;;模糊控制[J];硅谷;2012年06期
9 凌默侬;;模糊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1年04期
10 马训鸣;何钺;;异型加工的模糊控制[J];机械与电子;199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志坚;史学良;;模糊控制在氧化铝蒸发工艺中的研究与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高军伟;蔡国强;纪志坚;秦勇;贾利民;;三级倒立摆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控制(英文)[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八分册)[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刊)][C];2009年
3 刘智勇;阮太元;李烨;;模糊控制在静电除尘领域中的应用[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沛;王学智;;模糊控制的一种方便实现[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5 袁铸钢;江海鹰;王孝红;孟庆金;高云深;;水泥立窑偏火的模糊控制[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6 柴景武;王建农;;锅炉温度的模糊控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7 孙烈英;;模糊控制过程中参数自调整的方法[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章海清;吴庆宪;;提高模糊控制品质的一种方法[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9 刘向杰;彭一民;周孝信;;模糊控制在热工控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盛万兴;戴汝为;;模糊控制的集成优化[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河南 孟宪坤;发射机相关电机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设计与实现[N];电子报;2013年
2 张国宏;水泥回转窑模糊控制集散系统通过鉴定[N];中国建材报;2001年
3 北京 闫飞;FZ-750A智能模糊控制电饭锅电路及工作电路[N];电子报;2004年
4 安徽 潘树荣;三源牌模糊控制电饭锅原理及检修[N];电子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秦可;金洲科瑞:在模糊控制中实现精确节能[N];中国工业报;2007年
6 张宝;洗涤技术的重大突破[N];中国企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勇刚;模糊控制工程应用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莫巨华;基于模糊控制的最优生产存储控制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3 张宪霞;空间分布动态系统的3-D模糊控制设计与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李广军;列车横向悬挂控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魏新江;非线性时滞系统模糊控制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6 朱军;种猪数字化养殖平台的系统集成与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梁伟平;球磨机制粉系统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8 陈志盛;基于LMI的非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模糊控制与滤波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刘晓华;非线性系统模糊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潘永平;非线性系统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文波;模糊控制在渔轮钓机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王小红;基于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的麻醉靶控输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任可佳;基于自适应的模糊PID的艾萨炉温度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申孟亚;基于LabVIEW的焊锡真空炉粗锡质量的软测量与模糊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姚然;基于PLC模糊控制的小型花卉玻璃温室温度控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冀国郡;基于模糊控制的具有超级电容的节能电梯的控制策略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庞飞龙;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送丝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王敏;城市主干道过饱和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胡翠;水闸液压启闭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D];五邑大学;2015年
10 涂永航;变转速液压动力源恒流量模糊控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9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389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