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穿越频次变步长的离散全程滑模锁相环控制

发布时间:2018-01-08 12:08

  本文关键词:基于穿越频次变步长的离散全程滑模锁相环控制 出处:《电网技术》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全程滑模控制 数字锁相环 并网逆变器 瞬态初值 李雅普诺夫


【摘要】:对于基于同步旋转坐标变换的数字锁相环,为实现更好的实时性和控制精度,更适合新能源并网逆变发电的应用,将一种基于全程滑模的变步长控制策略引入其中。基于同步坐标系数字锁相环的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电网电压矢量初始相位角对锁相速度的影响,推导了电网电压矢量的d轴分量相对于原点进行坐标镜像变换的规则。在建立锁相环全程离散切换函数的基础上,根据非理想全程离散滑动模态的运动特点,提出了基于穿越切换面频次的瞬态判定方法。构建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讨论了锁相环全程滑模控制的稳定性、存在性及可达性条件,基于此确定了变步长的极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Abstract]:For the digital phase-locked loop based on synchronous rotation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real-time and control accuracy,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new energy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generation.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digital phase-locked loop in synchronous coordinate system, the effect of initial phase angle of different voltage vectors on phase-locked velocity is studied. The rule of coordinate mirror transformation of d axis component of power network voltage vector relative to origin is deduced.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hase locked loop (PLL) discrete switching function, th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n ideal discrete sliding mode are considered. A transient decision method based on the frequency of crossing the switching surface is proposed. The stability, existence and reachability condition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PLL) sliding mode control are discussed by constructing Lyapunovo function. Based on this, the extremum of variable step size is determin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74125,61174132)~~
【分类号】:TM619
【正文快照】: 0引言太阳能、风能、潮汐、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为了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针对分布式发电将实行新的更严格的标准[1]。其中,新能源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时的同步问题是关键问题之一,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肖雁鸿,葛召炎,周靖林,彭永进;全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2年03期

2 黄凯征;汪万伟;王旭;;基于滑模控制的PWM整流器建模与仿真[J];电网技术;2009年08期

3 邢浩江;张东来;李铁才;王子才;;考虑电网电压基波锁相环控制的单级式光伏逆变器柔性并网方法[J];电网技术;2012年10期

4 刘斌;粟梅;贺建军;孙尧;唐青松;;混合动力汽车DC/DC辅助电源轨迹规划及双积分滑模控制[J];电网技术;2014年04期

5 古俊银;廖茂宇;陈国呈;;一种高效的非线性电网数字锁相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3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文鹏;闫双卡;杨建飞;洪成华;;基于Ackermann规则的离散全程灰色滑模控制在数字导弹姿态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光与控制;2009年04期

2 田铭兴;刘芳;;三相抗干扰性不平衡电子负载模拟装置[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05期

3 丁祖军;刘保连;倪伟;;PWM整流器中优化变结构控制策略的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1期

4 张建忠;程明;;风力发电三相PWM变换器的建模和控制[J];电网技术;2009年20期

5 付志红;董玉玺;朱学贵;苏向丰;王万宝;;直接功率控制的三相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整流器离散域建模[J];电网技术;2011年02期

6 沈阳武;彭晓涛;孙元章;;背靠背双PWM变流器的协调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2年01期

7 刘和平;邱斌斌;彭东林;任发;郭强;郑群英;;电流型脉宽调制整流器间接电流控制改进策略[J];电网技术;2012年06期

8 史旺旺;刘超;;基于PWM整流器模型的三相系统全数字锁相环[J];电源技术;2011年06期

9 李志楠,方一鸣;不确定离散系统全程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5年04期

10 潘海迪;吴向前;;基于线性化反馈的径向神经滑模控制器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志楠;方一鸣;李志强;周辉;;基于倒立摆的离散控制系统全程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元吉;叶建华;;基于SOGI的单相电流型逆变器[A];智能化电站技术发展研讨暨电站自动化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刘明晓;龙绪明;罗爱玲;贺海浪;;贴片机XY轴快速高精度的定位实现[A];2014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皮阳军;电液伺服并联六自由度舰船运动模拟器轨迹跟踪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磊坡;微分包含系统的几类控制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黄晨;三轴稳定卫星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王宏伟;TCP/IP网络拥塞控制中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5 陈息坤;高频模块化UPS及其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吴刚;混合磁轴承飞轮系统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王先洲;船舶及潜艇操纵中的鲁棒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郁明;基于滑模理论的位置系统控制及摩擦力补偿[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凌睿;悬臂式掘进机器人高阶滑模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倪雨;全局滑模控制Buck变换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滑模控制方法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2 何利;牵引变电所有源综合补偿系统的模拟实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3 袁安有;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芳;基于双PWM变流器的三相电子负载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5 郭为安;滑模变结构控制消抖及终端滑模面设计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罗刘敏;离散时间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杨青;一类仿射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滑模跟踪控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志楠;全程滑模变结构控制及其在倒立摆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9 陈先锋;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张万凌;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东;薛峰;徐泰山;方勇杰;李碧君;;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及相关需求分析[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9年04期

2 付丽,杨旭,卓放,王兆安;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数字化全桥移相软开关电源[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3年04期

3 冯志华;刘强;刘永斌;;基于锁相环的变频器同步跟踪实验[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11期

4 张承慧;叶颖;陈阿莲;杜春水;;基于输出电流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电源[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8期

5 任碧莹;钟彦儒;孙向东;同向前;;基于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线性相移控制的单相系统数字锁相环[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8期

6 丁新平;卢燕;钱照明;张民;杨水涛;;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光伏电池MPPT和逆变器并网的单级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7 王江,柳俊中,王先来,王洪礼;变结构控制在汽车主动悬架中的应用[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0年01期

8 吴波;郭育华;文宇良;;单相电力锁相环的改进和FPGA实现[J];电力电子技术;2008年04期

9 曹笃峰;窦伟;彭燕昌;许洪华;;3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10期

10 阮少华;刘伟增;;光伏并网中的一种变步长细分锁相算法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敏;谭南征;;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的速度控制锁相环[J];电工技术学报;1987年03期

2 范世忠,张福成,丁大成;锁相式超声振动系统频率自动跟踪的初步研究[J];应用声学;1992年01期

3 刘海春;徐立智;谢少军;;一种新的过零锁相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19期

4 王万宝;张犁;胡海兵;邢岩;;三相电压不平衡条件下改进的锁相技术[J];电力电子技术;2013年07期

5 廖慧;丘水生;张隽;陈艳峰;;基于F2812的UPS软件锁相技术[J];电气应用;2008年05期

6 阮少华;刘伟增;;光伏并网中的一种变步长细分锁相算法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6期

7 杨庆芬,高蒙;温控装置中的锁相过零控制[J];电力电子技术;1994年03期

8 曹玉军;;基于DSP的数字锁相技术[J];电源技术应用;2005年08期

9 邹昱;;基于DSP的光伏并网电源输出电流锁相研究[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胡煜;;浅谈改善《锁相技术》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J];科技视界;2013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曹凤香;罗w;康勇;刘明先;;基于单片机的UPS数字化锁相技术[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李春龙;孙琪;;复杂供电环境下软件锁相环的设计[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刘明先;裴雪军;侯婷;康勇;;数字化三相逆变器的同步锁相控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叶建芳;叶建威;;EDA仿真技术在《锁相技术》教学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功;适于光伏并网LVRT的三相不平衡锁相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杨华;半导体激光器列阵外腔锁相实验及其远场细致特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徐亚伟;并网逆变器中全软件锁相环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秦伟;三相锁相环设计及DFIG网侧变流器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邓福星;共腔多束锁相合成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侯少华;用于漫射光层析成像的数字锁相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钱凌轩;半导体激光器列阵外腔锁相实验及高阶侧模锁定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陈海波;半导体激光器列阵外腔锁相的一般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李婷;单相UPS无内联线并联系统的锁相与并联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段素蓉;双馈风电变流器同步锁相环的设计与FPGA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7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397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8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