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智能配电网存量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8 20:11

  本文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存量控制研究 出处:《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智能配网 存量控制 迭代仿真 收益优化


【摘要】: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国内航线价格解禁后民用航空领域激烈竞争的环境中,通过把预测与优化、技术与市场、定价与存量等营销理论结合并不断应用到非常细致的水平,由此而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和回报率最高的边缘学科,其特征是“精确的营销”和“以收益为中心”。而电力产品作为典型的易逝性商品,具有高度适用收益管理理论的特征。配电网智能化发展为配用电运行和需求侧管理提供了技术和设备支持,使供用电信息双向即时交流和配电实时控制成为现实。对用电需求应用收益管理存量控制方法进行实时供给决策,成为在保护等级用户用电权益、提高电力资产利用率、促进电力收益优化和加强配用电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有力工具。配电网电压是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重要特征,本文以电压稳定作为贯穿全文研究的前提条件,结合现阶段电力用户分类标准和用电需求模式,设计了用户用电虚拟嵌套保护层级和保护水平,针对呈现出的用电过程连续、功率消耗非线性、请求数量可部分满足、收益函数连续而不可微分等众多特征,在原有虚拟嵌套保护离散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虚拟嵌套连续模型,进而建立了针对电力需求特征的收益管理存量控制连续迭代模型。本文针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典型特征和电力消耗过程中存量的变化规律,识别了配网中三类重要的存量资源并分别进行定量分析,基于智能配电网应用收益管理存量控制方法对其优化分配的决策问题进行了如下研究:一是定义智能配网线路存量为实际物理输电网络中剩余的、可用于实时配电所用的传输容量。由配网馈线资源构成不同配网电力产品,结合客户等级和用电行为,对于用户超过合约电量之外的用电请求,设计了四种类型用电保护策略,对各自的总体收益进行仿真优化,并以配网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验证。二是以典型的配电网络结构中的无功功率为存量。从负荷功率与配电电压的关系分析入手,推导了配网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动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得出配电电压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关系的表达式,描述了配网中可以作为存量资源进行控制的无功功率及其随有功功率需求增长而变化的基本规律,并以现代电网最为典型的两端口配电网络模式为基础,应用经典的电力分析理论和方法,求解了在真实配电电网中有功功率(电流)和无功功率(电流)的表述模型,仿真计算四种嵌套保护策略下应用存量控制模型得到的不同收益,并以典型的时点有功功率请求数据进行了验证。三是考虑在配网中典型负荷功率变动时,以负荷抽头变压器(LTC)电压极限下的变电能力为存量资源。在对使用广泛的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和转差率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电机扭矩和功率的相关关系。对其他为数众多、功率变化往往与指数模型有关的基本负荷进行了分类,分别得到其动态变化的微分方程。在总结典型负荷有功功率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求解了负荷短期平衡和长期平衡时的电流等式,推导出LTC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表达式,按存量控制连续模型求取了各个嵌套保护策略的最大收益,并按不同负荷类型的用电有功功率请求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全文准确地识别和定义了配网中的存量,建立了虚拟嵌套的连续模型对存量的分配和优化迭代仿真计算各个策略下的收益状况,并应用到配网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实际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存量控制方法,为电力供给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配电存量控制的实施能够进一步保护配电资源,推进计划用电工程的实施,实现对更多用户进行保护和配电收益最优的目标,同时也体现了对产业用电和产业升级的导向作用,通过选择性供电过程促进了对环境的保护,为建立在智能条件下配电网络资源分配的实时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
[Abstract]:In this paper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quality and power consumption , the paper designs four types of power consumption protec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quality and power consumption , designs four types of power consumption protection strategies , designs four types of power consumption protection strategies , designs four types of power consumption protec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consumption demand and power consumption , designs four types of power consumption protection strategies , and deri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e power and reactive power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 The current equation of load short - term equilibrium and long - term equilibrium is solved , the input voltage and output voltage expression of LTC are derived , the maximum benefit of each nesting protection strategy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stock control continuous model , and the power supply decision is analyzed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we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control can further protect the power distribution resources ,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ned electricity utilization project , and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al - tim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resources under intelligent conditions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76;F407.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林;雷俊丽;冉伦;贾慧颖;;航空收益管理柔性舱位控制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岳顺民,余贻鑫;配电市场中配电商成本分析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3期

3 李振坤;陈星莺;刘皓明;余昆;;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实时评估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06期

4 李帆,朱敏;英国电力市场及输电系统简介[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2期

5 于会萍,刘继东,程浩忠,陈章潮,马则良;电网规划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研究[J];电网技术;2001年07期

6 姚福生;杨江;王天华;;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模式下的供电能力[J];电网技术;2008年S2期

7 殷树刚;张宇;拜克明;;基于实时电价的智能用电系统[J];电网技术;2009年19期

8 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金文龙;;智能配电网讲座 第一讲 智能配电网概述[J];供用电;2009年03期

9 陆春桃;;微分方程模型在电力专业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2年06期

10 于强;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应用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国家电网公司体改办;[N];中国电力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根道;模型不确定下的收益管理动态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刘吉成;电力供应链联盟BIC构建与协同决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锟宁;DSM项目价值链优化及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2 唐宝;计及发电报价的市场下可用输电能力的计算[D];东北电力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98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398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0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