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10 15:14

  本文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及应用 出处:《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循环流化床 烟气脱硫 双塔切换 设计 现场投运


【摘要】:目前世界上大型火力发电机组脱硫系统85%以上为湿法脱硫,由于其一次性投资昂贵、设备运行费用较高,尤其是耗水量大,在干旱和缺水地区得不到有效利用,这使得干法(半干法)脱硫技术逐渐成为国际上的主攻方向。 本文以某电厂2×660MW机组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系统为例,,首先介绍了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系统的特点,说明其控制难点,然后对其脱硫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 大型火电机组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由于采用双塔设计,其控制系统设计有着其特殊性。本文从脱硫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入手,依次介绍了顺序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调试方法,对影响脱硫安全、经济运行的单、双塔切换控制设计思路进行了重点阐述。 最后,结合电厂实际应用效果,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双塔控制需要,同时降低能耗水平,脱硫效率达到设计要求,排放浓度满足环保要求。
[Abstract]:At present, the desulfurization system of large thermal power generating units in the world is above 85% by wet desulfurization. Because of its expensive one-time investment, the equipment operation cost is high, especially the large water consumption. The dry (semi-dry)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is becoming the main attack direction in the world because it can not be effectively used in arid and water-deficient areas. Taking th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dry desulphurization system of a 2 脳 660MW unit in a power plan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dry desulfurization system and explains its control difficulties. Then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desulfurization control system are studied. Because of the double tower design, the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CFB semi-dry desulphurization of large thermal power unit has its particularit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hardware design of desulphuriz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introduces the sequential control in turn. The design scheme and debugging method of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re introduced. The design ideas of single and double tower switching control which affect the safety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desulphurization are expounded emphatically. Finally,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power plant, the control system can meet the control needs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dry desulphurization twin tower,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level, desulphurization efficiency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emission concentrat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正宇;牛凯;;循环流化床过程仿真的数学模型[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02期

2 沈湘林;徐益谦;;增压循环流化床操作特性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3 杨勇林,金涌,俞芷青,汪展文,白丁荣;低密度循环流化床局部颗粒速度的轴径向分布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1年02期

4 沙水;“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模拟中试试验研究”通过鉴定[J];硫酸工业;2000年02期

5 江刚;美国最大的循环流化床示范装置产生清洁电力[J];中国环境科学;2005年05期

6 赵卫东,何屏,徐远纲,覃勇付,郭鹏;循环流化床流动数学模型综述[J];云南化工;2005年05期

7 田兴岩;陈丽娟;;浅谈循环流化床的膨胀与密封[J];化学工程师;2008年05期

8 艾铁鹰;姜妮;;走向产业化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访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坚[J];环境经济;2009年05期

9 崔超岭;郑燕萍;孙勤;杨阿三;程榕;;循环流化床C类颗粒干燥特性研究[J];化学工程;2012年09期

10 V.Weiβ ,F.N.Fett ,林文元;燃煤循环流化床的数学模拟[J];煤炭转化;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东彦;孙立;Harold Boerigter;;造纸废料在循环流化床内气化实验研究[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治平;那永洁;吕清刚;包绍麟;孙运凯;贺军;;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试验台的设计[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勤辉;骆仲泱;吴学成;岑可法;;循环流化床床内颗粒运动特性的图像测试[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兵;王怀成;王海兵;;电除尘器净化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探讨[A];第十二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雷志军;李志;徐亮;;软计算方法在循环流化床优化燃烧中的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雷志军;李志;徐亮;;软计算方法在循环流化床优化燃烧中的研究[A];2008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余锦龙;王义俊;;300WM循环流化床机组协调控制系统[A];2010年全国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宋海英;;浅析循环流化床机组的协调优化[A];全国火电300MWe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三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登新;徐猛;吕俊复;刘青;张建胜;岳光溪;;循环流化床飞灰快速水化团聚及其反应活性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陈永国;田子平;缪正清;熊天柱;李俊;;时频分析在循环流化床流型识别中的应用[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光荣 本报记者 张志勇;建设循环流化床机组[N];江西日报;2006年

2 吴浩;世界首台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发电主机设备采购合同签字[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冯义军;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迈进新时代[N];中国电力报;2014年

4 记者 田玉良 通讯员 李永利 周雪峰;首台国产循环流化床机组发电[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5 王润胜;循环流化床项目环保效果显著[N];国家电网报;2008年

6 刘星;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落户内江[N];四川日报;2008年

7 记者 许静;环保技改 白马一季度利润增3倍[N];四川日报;2009年

8 唐忠春 刘飞;CFB,内电人的骄傲[N];西南电力报;2003年

9 通讯员 王侠;赤峰热电循环流化床机组达一流[N];中国电力报;2010年

10 记者 李洪明 通讯员 傅光荣;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N];中国电力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磊;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节能优化运行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闫涛;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中生活垃圾燃烧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田凤国;内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范晓旭;循环流化床多联供系统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5 石惠娴;循环流化床流动特性PIV测试和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3年

6 吕俊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热负荷及水动力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刘耀鑫;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试验及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毛玉如;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王俊;无烟煤粉循环流化床预热燃烧和NO_x生成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谭力;O_2/CO_2下循环流化床高氧气浓度燃烧特性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永强;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力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2 白俊杰;循环流化床声发射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3 孙陆军;双循环流化床煤气化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4 张腾;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冷态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秦成虎;循环流化床的虚拟演示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6 吴晓风;燃煤循环流化床置换燃烧气固流动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蒋建平;循环流化床内气粒两相传质传热的萘升华模拟实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8 史洋;中心提升管内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流率预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9 刘焕志;双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流率实验及其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10 马启磊;循环流化床用煤燃烧过程中硫的转化规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05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405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