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系统复杂网络特征的线路脆弱性风险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电力系统复杂网络特征的线路脆弱性风险分析 出处:《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层次风险 复杂网络特征 电力系统 线路脆弱性 决策树 层次聚类 数据挖掘 风险
【摘要】:提出了一种从电力系统复杂网络特征角度分析线路脆弱性风险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自下而上的层次聚类法挖掘线路脆弱性的层次风险,并以电力系统的复杂网络特征为条件属性,以电力系统线路脆弱性为决策属性,建立系统样本决策表;然后采用基于贪婪启发式算法的ID3决策树数据挖掘法,建立线路脆弱性的精细化决策表;最后根据决策树建立电力系统线路脆弱性的层次风险模型,各层次所含线路的脆弱性风险与层次聚类法所得层次风险水平一致。IEEE 39节点算例结果表明电力系统复杂网络特征的分布情况决定了系统脆弱性线路风险大小。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analyze the line vulnerability risk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ower system complex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the bottom-up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 is used to mine the line vulnerability level risk. Taking the complex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system as the conditional attribute and the power system line vulnerability as the decision attribute, the system sample decision table is established. Then the ID3 decision tree data mining method based on greedy heuris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detailed decision table of line vulnerability. Finally, the hierarchical risk model of power system line vulnerability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decision tree. The vulnerability risk of the lines contained at each lev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ierarchical risk level obtained b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 IEEE. The results of 39 bus example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complex network features determines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7028)~~
【分类号】:TM711
【正文快照】: 0引言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电力系统连锁故障以及大停电事故,如系统失步、过负荷、电压异常等的发生一般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引起,而是一系列因素相互影响、发展及扩大的后果[1-2]。现有文献采用风险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发生的概率水平,如系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邹欣;程林;孙元章;;基于线路运行可靠性模型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概率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3期
2 占勇,程浩忠,熊虎岗;电力网络连锁故障研究综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年09期
3 陈为化;江全元;曹一家;;考虑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评估[J];电网技术;2006年13期
4 曾鸣;李娜;董军;曾博;;基于大安全观的电网运行管理关键技术——关于印度大停电的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6期
5 苏慧玲;李扬;;从电力系统复杂网络特征探讨元件的脆弱性[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23期
6 苏慧玲;李扬;;基于准稳态功率转移分布因子的电力系统复杂网络特性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进;;产业结构对产业集群影响力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于立红;杜芸;;数据挖掘中数据预处理方法与技术[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舒坚;郑诚;陈振;;基于关联分类方法的Web使用挖掘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王永梅;胡学钢;;决策树中ID3算法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叶明全;;数据挖掘在医疗数据中的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唐超礼;魏圆圆;;基于数据挖掘的植保预测系统[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7 贾泽露;;基于GIS与SDM集成的农用地定级专家系统[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8 蔡丽艳;冯宪彬;丁蕊;;基于决策树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估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9 刘秋生;吴小倩;;基于数据挖掘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10 赵静娴;;基于决策树的食品安全评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红云;倪志伟;陈恩红;;一种混合型集成学习演化决策树算法[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Learning Algorithm of Decision Tree Generation for Continuous-valued Attribute[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杨青;刘晔;张东旭;刘畅;;快速查找最优初始聚类数K的改进K-means算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4 王琦;;基于贝叶斯决策树算法的垃圾邮件识别机制[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薛鲁华;张楠;;聚类分析在Web数据挖掘中的应用[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鲁松;;英文介词短语归并歧义的RMBL分类器消解[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刘海霞;钟晓妮;周燕荣;田考聪;;决策树在居民就诊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8 汪云亮;吕久明;刘孝刚;;基于信息熵的辐射源属性分类方法[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9 杨雯怡;郑康锋;杨义先;;一种自适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方案[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叶中行;陆青;余敏杰;;计算智能在银行信贷信用分类中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翔;基于网格的数据流聚类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英英;基于事故链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风险评估与预防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明;电能质量扰动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珊珊;电力市场条件下的工程和金融风险评估及规避[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渠瑜;基于SVM的高不平衡分类技术研究及其在电信业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6 徐河杭;面向PLM的数据挖掘技术和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朱佳俊;不确定可拓群决策优化方法及应用[D];东华大学;2010年
8 陈进;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管红波;食品连锁经营中的有效客户反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10 李军;不平衡数据学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海亮;信息论在粗糙集连续属性离散化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洪伟;数据挖掘中决策树分类算法的研究与改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曹振兴;适应概念漂移的数据流分类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晓光;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招生和教务管理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秦园;基于SPOT5的土地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进;我国施工劳动生产率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仁良;决策树算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郑陶;基于平面向量的决策树算法在高考志愿选择系统中的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刘芳;改进的蚁群聚类算法在森林火灾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孙怡哲;一种改进的决策树算法研究与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刚;孙可;曹一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大电网结构脆弱性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10期
2 别朝红,王锡凡;复杂电力系统一类连锁反应事故可靠性评估模型和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20期
3 王成山,余旭阳;基于能量函数的暂态稳定概率分析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6期
4 孟仲伟,鲁宗相,宋靖雁;中美电网的小世界拓扑模型比较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5期
5 丁明;韩平平;;基于小世界拓扑模型的大型电网脆弱性评估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8期
6 于群;郭剑波;;电网停电事故的自组织临界性及其极值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3期
7 刘海涛;程林;孙元章;王鹏;;基于实时运行条件的元件停运因素分析与停运率建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7期
8 孙元章;刘海涛;程林;王鹏;;运行可靠性在线短期评估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3期
9 马瑞;陶俊娜;徐慧明;;基于潮流转移因子的电力系统连锁跳闸风险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2期
10 熊小伏;蔡伟贤;周家启;赵志杰;秦继承;吴娟;李雪松;;继电保护隐藏故障造成输电线路连锁跳闸的概率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芳芳;王翠茹;;基于优化决策树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算法[J];电力系统通信;2008年07期
2 王翠茹;欧芳芳;李杰;;基于优化决策树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6期
3 袁松贵;匡迎春;;基于多类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绝缘故障诊断[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7年02期
4 吴杰康;邓松;梁志武;张宏亮;;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决策树的电压稳定性评估[J];电网技术;2008年14期
5 高洁;翟海青;;基于决策树和逐步回归的气温对负荷影响的定量分析法[J];上海电力;2008年04期
6 白建社,薛钧义;500kV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的方法[J];高电压技术;2003年08期
7 郑刚;岑汉彬;;数据挖掘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水利电力机械;2006年01期
8 罗军;何光宇;张思远;万源;李小锐;;基于负荷点相似的地区短期负荷预测新方法[J];电网技术;2007年06期
9 高霞;曾新;马骋;;决策树技术分析气象因子对电力负荷预测的影响[J];气象;2008年03期
10 李晶;丁明;朱六璋;;基于决策树技术的日前市场清算电价预测[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名扬;于达仁;卫金茂;;变精度粗集模型在电厂故障诊断中的应用[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胥威汀;刘俊勇;刘友波;;基于SOM和ID3算法综合分析的负荷特性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3 孙宏斌;谢开;蒋维勇;王皓;张伯明;罗建裕;;智能机器调度员的原理和原型[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剑峰;杨学梅;;发电厂在主电能市场和备用市场分配电量的风险性决策[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何佳;郑媛媛;;数据挖掘技术在配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A];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2011年
6 宋海峰;张章;;基于电弧炉建模分析间谐波对继电保护设备的影响[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迎春;知识型电力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2 叶圣永;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全惠敏;电能质量相关信号的S变换检测算法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刘帆;局部放电下六氟化硫分解特性与放电类型辨识及影响因素校正[D];重庆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基于决策树技术的日前市场清算电价预测[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张素文;电力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中的评估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3 牛为华;电力营销中数据挖掘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4 陈志强;县级电力局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5 刘洪;电力市场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05年
6 屈利;知识库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7 张文俊;基于电气量的变压器内部故障在线监测与诊断[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8 杨涌涛;数据挖掘方法在电力电缆状态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李U喲,
本文编号:1416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41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