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新型碳材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储能性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4 10:09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型碳材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储能性质的研究 出处:《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超级电容器 多壁碳纳米管 石墨烯 聚苯胺 铁氰化镍


【摘要】: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是一种介于蓄电池和传统介电质的一种新型储能元件,它具有很高的放电功率、法拉级别的超大电容量、较高的能量、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极长的使用寿命、免维护、经济环保等优点。碳材料是超级电容器最常用的电极材料。当中,碳纳米管(CNTs)由于它独特的表面介孔性质、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作为超级电容器的能源储存材料。然而,纯的CNTs具有低的双电层电容性,无法广泛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商业性用途。因此,对于CNTs的电容局限性和结构不稳定性,在CNTs进行表面修饰是一种可行性方法。一些导电聚合物和金属氧化物表现出了极大的电容性能,但是由于这些单独的赝电容成分结构不稳定,不能作为先进电容器的理想材料。在这些赝电容器中,聚苯胺(PANI)聚合物由于它的低成本、氧化还原可逆性、易合成和较高的电容性等特点,可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但是它电子导电率低和循环稳定性差,不能广泛的应用在超级电容中。因此,可以用PANI结合CNTs作为新型的电容储存材料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中。石墨烯(rGOs)由于极高的理论面积(2630 m2·g-1)和优越的理论电容(550 F·g-1)。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近来,过渡金属铁氰化物(MHCF,金属如Fe、Co、Ni等),普鲁士蓝配位化合物,由于它的低成本、氧化还原可逆性、易合成和较高的电容性等特点,可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本论文主要通过以CNTs和rGOs作为碳基底,通过原位聚合法和共沉积法制备法,负载不同聚合物和晶胞粒子,使其电极材料具有优越的储容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聚苯胺(PANI)/聚四乙烯基吡啶(P4VP)/多壁碳纳米管(GMWCNT)碳材料。大量的PANI聚合物均匀地负载在P4VP修饰的MWCNTs上,相比之下,表面没被修饰过的GMWCNTs由于在水中分散不匀会发生聚合成束。PANI/P4VP-g-GMWCNT电极材料在放电密度为1 A·g-1,0.5 MH2SO4溶液中,最大比电容为1065 F·g-1,在充放电1000圈后,仍有92.2%的电容保留,而在相同条件下,PANI/GMWCNT电极材料的最大比电容为1755 F-g-1,在充放电1000圈后,电容衰减了20.6%。因此,PANI/P4VP-g-GMWCNT电极材料在电容、大电流充放电和循环稳定上要强于]'ANI/GMWCNTs电极材料。(2)NiHCF通过共沉积方法可以与聚4-乙烯基吡啶(P4VP)结合,并且能够嫁接到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形成了独特的同轴NiHCF/MWCNT电缆核壳结构。根据NiHCF的不同纳米负载量,测定它们的电化学行为和储容性能。在放电密度为0.05 A-g-1下, NiHCF/P4VP-g-MWCNT电极材料的储容电容可达1035F·g-1。而在放电密度为25.5 A·g-下,该电容衰减了10%,在充放电10000圈后,放电密度为2A·g-1,仅7.3%的电容损失。而且在功率密度为10W·kg-1时,其能量密度高达56.2 Wh·kg-1。(3)通过共同沉淀方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的铁氰化镍纳米方块,以聚二烯基丙二甲基氯化铵(DDA)作为连接剂。PDDA/rGO通过静电沉积可负载大量的NiHCF晶胞粒子,通过改变NiHCF的负载量(32.6%到68.2%),NiHCF纳米粒径大小从10 nm到85 nm。在最适宜的条件下,NiHCF/PDDA/rGO电极材料的NiHCF负载量为51.4%时,其粒径大小为38 nm。NiHCF/PDDA/rGO电极材料在在放电密度为0.2 A·g-1,0.5 M Na2SO4溶液中,其最大比电容为1320F·g-1,在充放电10000圈后,电容维持起初的87.2%,而且在功率密度为80 W·kg-1时,其能量密度高达58.7 Wh·kg-1。由于NiHCF/PDDA/rGO电极材料的优越的储能性能,高的比电容,大电容,循环稳定性好等的特点,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良好材料。
[Abstract]:Supercapacitor ( CNTs ) is a new energy storage element between storage battery and traditional dielectric .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ischarge power , large capacitance at Farad level , high energy , wide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 long service life , maintenance free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etc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specific capacitance is 1035F 路 g - 1 . In the same condition , the maximum specific capacitance is 1035F 路 g - 1 , and the maximum specific capacitance is 1755 F 路 g - 1 . PDDA / PDDA / rGO electrode material has a maximum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1320F 路 g - 1 , and its energy density is up to 58.7 Wh 路 kg - 1 when the power density is 80 W 路 kg - 1 . It can be used as a good material for super capacitor due to its superior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 high specific capacitance , large capacitance and good cycle stability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53;O646.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开卿;吴季怀;范乐庆;冷晴;钟欣;兰章;黄妙良;林建明;;水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15期

2 梓文;;超高能超级电容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4期

3 ;欧盟创新型大功率超级电容器问世[J];功能材料信息;2014年01期

4 周霞芳;;无污染 充电快 春节后有望面市 周国泰院士解密“超级电容器”[J];环境与生活;2012年01期

5 江奇,瞿美臻,张伯兰,于作龙;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02年04期

6 朱修锋,王君,景晓燕,张密林;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J];化工新型材料;2002年04期

7 景茂祥,沈湘黔,沈裕军,邓春明,翟海军;超级电容器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矿冶工程;2003年02期

8 朱磊,吴伯荣,陈晖,刘明义,简旭宇,李志强;超级电容器研究及其应用[J];稀有金属;2003年03期

9 贺福;碳(炭)材料与超级电容器[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5年03期

10 邓梅根,杨邦朝,胡永达;卷绕式活性炭纤维布超级电容器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衍伟;张熊;余鹏;陈尧;;新型超级电容器纳米电极材料的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易宁;何腾云;;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钟辉;曾庆聪;吴丁财;符若文;;聚苯乙烯基层次孔碳的活化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4 赵家昌;赖春艳;戴扬;解晶莹;;扣式超级电容器组的研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单既成;陈维英;;超级电容器与通信备用电源[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08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燕;吴英鹏;黄毅;马延风;陈永胜;;单层石墨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7 赵健伟;倪文彬;王登超;黄忠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张琦;郑明森;董全峰;田昭武;;基于薄液层反应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多孔碳电极材料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马衍伟;;新型超级电容器石墨烯电极材料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10 刘不厌;彭乔;孙s,

本文编号:1423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423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0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