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背景下考虑时序特性的分布式电源优化规划研究
本文关键词:低碳背景下考虑时序特性的分布式电源优化规划研究 出处:《华东电力》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分布式电源 优化规划 时序特性 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 可再生能源
【摘要】:分布式发电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出力及负荷时序特性,建立考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分布式电源优化规划模型,模型以向上级电网购电量最小为目标。采用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全时序计算,得到满足各时段下约束的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案,确定DG安装位置和容量。最后通过BaranWu 33节点配电系统算例,分别在某夏季典型日和全年时段内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有效性。
[Abstract]:Distributed generation is the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an important way to alleviate the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ifferent types of distributed power output and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series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distributed power optimization planning model considering model to online shopping to the higher electric minimal power consumption as the object. Using adaptive chaotic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for sequential computation model. Meet each time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distributed power plan, determine the location and capacity of DG. Finally, through the BaranWu 33 node distribution system as an exampl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del and algorithm are verified in a typical summer day and year period.
【作者单位】: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113047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A01B04)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520940120036)~~
【分类号】:TM715
【正文快照】: 以风力发电(wind generator,WG)和光伏发电(photovoltaic,PV)为代表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1]。若DG安装位置和容量选择不当,易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电能质量等产生不良影响[2],需要对D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欧阳武;程浩忠;张秀彬;张节潭;辛洁晴;姚良忠;;考虑分布式电源调峰的配电网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2期
2 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黄仁乐,王连贵;分布式发电接入位置和注入容量限制的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5年01期
3 黄汉奇;毛承雄;王丹;陆继明;张步涵;;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建模综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年05期
4 邓晶;周任军;郑思;任俞霖;;计及低碳效益的分布式发电优化配置[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年04期
5 李亮;唐巍;白牧可;张璐;吕涛;;考虑时序特性的多目标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3期
6 徐迅;陈楷;龙禹;程浩忠;倪炜;王自桢;王晓丹;;考虑环境成本和时序特性的微网多类型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规划[J];电网技术;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洪明;黄雨翔;刘保平;易德鑫;王斌;;考虑分布式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的配电网规划[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2 黄胜利;张国伟;孔力;;电力电子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J];电气应用;2008年09期
3 言大伟;韦钢;胡吟;李露莹;;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能量优化模型和方法[J];电气应用;2011年21期
4 余娟;孙鸣;邓博;;DG的孤岛运行方式及其对保护与控制的影响[J];电力建设;2009年06期
5 张瑜;孟晓丽;方恒福;;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分析[J];电力建设;2011年05期
6 郭剑峰;彭春华;;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年08期
7 寇凤海;朱晓荣;段晓波;张建成;;光伏电源对配电网电压影响的逐时模拟[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1年03期
8 夏翔;黄伟;徐祥海;甘德强;;考虑小水电启停策略的准入容量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22期
9 孙鸣;余娟;;基于配电网保护与控制现状的DG孤岛运行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4期
10 王守相;王慧;蔡声霞;;分布式发电优化配置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孙伟;王建平;刘伟;张崇巍;;基于城市配电网结构的分层无线传感自组网链路质量路由算法研究[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朴在林;孟晓芳;王珏;石敏慧;;分布式电源在农村电力网中应用的初探[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孙鸣;余娟;;分布式电源与系统解列策略的探讨[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廉超;宋腾;李鹏;顾志强;江百川;;微电网及其控制技术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廉超;李鹏;陈萌;陈明喜;胡东;;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风电场并网优化配置方法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祝明华;谢亦丰;熊连松;李琛;卓放;张海龙;;扰动条件下直流微型电网特征参数的实时在线计算方法[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游宇X;王淳;;基于解析优化二分法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准入容量计算[A];2013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撖奥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特性与保护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孟晓芳;基于虚拟技术的农村电力网规划方法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3 徐立中;微网能量优化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贾德香;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源规划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黄伟;双层规划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邓威;基于概率潮流的间歇性电源优化配置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苗轶群;含电动汽车及换电站的微网优化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刘志鹏;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对配电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麻秀范;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刘壮志;含微电网的智能配电网规划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换君;基于年负荷持续曲线的配电网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李森茂;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三相潮流的影响及其选址定容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嵩;用于包含多微网配电系统的保护装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霄;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三相潮流计算[D];山东大学;2011年
5 裴晓娟;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电压变化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郭剑峰;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规划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7 代江;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与配电网络重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吴海燕;配电网中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分布式发电规划[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张健;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分析及配电网保护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付丽伟;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系统中的优化配置[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林;文劲宇;程时杰;;超导磁储能系统抑制风力发电功率波动的研究[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2 Naveen Jain;S.N.Singh;文福拴;;分布式发电当前趋势与将来挑战(英文)[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3 文越华;程杰;张华民;杨裕生;;液流储能电池电化学体系的进展[J];电池;2008年04期
4 王飞,余世杰,苏建徽,沈玉梁;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5期
5 吴国祥;马炜;陈国呈;俞俊杰;;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空载并网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7期
6 郭文勇;赵彩宏;肖立业;;超导储能用电流调节器充放电数学模型及其控制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10期
7 刘其辉;贺益康;赵仁德;;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与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8 刘波;张焰;杨娜;;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分布式电源选址和定容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9 严干贵;王茂春;穆钢;崔杨;周志强;戴武昌;;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联网运行建模及其无功静态调节能力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7期
10 邱培基,汤宁平,叶文键,卓忠疆;变速交流励磁感应发电机的稳态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199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申洪;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潘文霞;大型风电场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3 刘其辉;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运行与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邹旭东;变速恒频交流励磁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谢震;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模拟平台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李海东;超级电容器模块化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7 唐西胜;超级电容器储能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及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8 吴理博;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D];清华大学;2006年
9 董密;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瑞金;飞轮储能控制系统及能量回馈技术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2 吴俊玲;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的若干技术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胡卫红;风电场并网分析的稳态算法与动态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姚涛;超导磁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汪娟华;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在分布式发电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6 王伟;同步风力发电机的稳态模型及其并网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万航羽;风电场模型研究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金晓东;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9 张梅;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建模及其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涛涛;赵宏伟;李伟;;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孤立系统规划初探[J];继电器;2007年08期
2 马明;张俊芳;刘鹏;;分布式电源配置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08年06期
3 李超;钱虹;叶建华;;分布式电源及其并网技术[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王宏翔;;分布式电源条件下的配网接入问题探讨[J];大众用电;2010年12期
5 刘传铨;梁薇;汤晓伟;沈良;;基于可靠性成本—效益理论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分析[J];电力与能源;2011年03期
6 陈永秋;罗振威;顾全;;配网分布式电源并网对电网潮流的影响[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年03期
7 杨阳;孙侃;王建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同期并网装置的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8期
8 郭锐敏;陈效杰;;分布式电源和电能的有效性专业组论文概述[J];供用电;2011年05期
9 荆江平;文杰;刘伯阳;王超;;基于功率矩的小容量分布式电源并网选址研究[J];电工电气;2011年12期
10 曾鸣;马志伟;张鲲;刘宏志;;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电源综合效用优化问题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排患;;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全面推进分布式电源建设[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陈祥;;分布式电源系统接入影响[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3 杜永平;杨富民;洪志勇;张建文;贾雅君;;分布式电源模型分析及并网优化研究[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4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5 赵云军;唐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刘森;李盛伟;李永丽;;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明珠;田世明;王莹;;基于光储系统的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研究[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4年第3期)[C];2014年
9 王少林;唐巍;;分布式电源出力和配网重构综合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10 盛方正;周宇栋;陈之琛;;基于选择不同暂态阻抗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分析[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彭源长 苟慧智;分布式电源不可忽视[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赵菊昌;青海公司调研用户分布式电源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3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 苑舜 周波;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电力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郭惠;全力支持分布式电源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4年
5 记者 王旭辉 通讯员 马旭升;青海分布式电源建设健康快速[N];中国能源报;2014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王颖春;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规定已上报能源局[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国网能源研究院 黄碧斌;分布式电源健康发展须完善政策体系[N];国家电网报;2013年
8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冯永晟;促进分布式电源发展是多方共同责任[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旭辉;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日趋规范化[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通讯员 林梅妹 陈德钧;福建高效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N];中国电力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鹏;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对配电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麻秀范;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马亚辉;含分布式电源的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李安寿;分布式电源系统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杨辉;在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中继电保护协调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波;计及分布式电源的电力系统潮流及可靠性与稳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江岳春;电力零售市场中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运营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黄伟;双层规划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张U,
本文编号:1429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429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