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大功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谐振逆变器并联扩容

发布时间:2018-01-16 05:05

  本文关键词:大功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谐振逆变器并联扩容 出处:《电源技术》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频感应加热电源 谐振逆变器 并联 扩容


【摘要】:大功率高频感应电源大多采用多个逆变器并联来提高整机的功率,针对大功率电源LC谐振逆变器与LLC谐振逆变器,对并联逆变器之间的均流情况与工作特性进行了理论、仿真研究与实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实现并联逆变器之间的均流。
[Abstract]:The high-power high-frequency induction power supply mostly uses several inverters in parallel to improve the power of the whole machine, aiming at the LC resonant inverter and LLC resonant inverter.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haring and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parallel inverter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realize the current sharing between parallel inverters.
【作者单位】: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系;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1C0876)
【分类号】:TM464
【正文快照】: 2081固态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金属热处理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在中小功率领域的技术已经成熟,正朝着高频、大功率发展。但目前大功率器件价格昂贵、功率等级难以满足大功率电源的要求,限制了电源功率的进一步提高[1]。大功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华柏;段树华;;大功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IGBT扩容研究[J];轻工科技;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智娟;高频感应加热电压型逆变器功率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智娟;刘勋;;移相控制两个电压型逆变器并联调功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11期

2 张智娟;;LLC负载电压型谐振逆变器并联的阻抗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3年09期

3 李华柏;;大功率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整流技术研究[J];轻工科技;2013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段宣祥;LLC谐振变换器污水处理电源的研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刘勋;高频感应加热LLC电压型逆变器并联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李广大;单面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梁靖;基于同频同相输出解耦控制的感应加热电源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孙瑞波;六硼化镧加热串并联谐振高频感应电源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波,李津福,章亦葵,房朝晖,姜土林,,赵长汉,李家骥,张欣;200kHz、75kW SIT逆变器[J];半导体技术;1996年02期

2 吴卫华;;感应加热电源中整流侧功率调节方式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彭咏龙;肖淼;李亚斌;;基于改进空间矢量的新型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6年02期

4 李金刚;钟彦儒;明正峰;;一种分析与设计电压型感应加热电源负载匹配静特性的新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11期

5 杜锦才;吴秉铎;;感应加热装置汇流母线的改进[J];电工技术;2000年01期

6 林小娥,吴兆磷;固态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移相调功方法[J];电工技术杂志;2000年06期

7 孙强,王雪茹,曹跃龙;大功率IGBT模块并联使用中动静态均流特性研究[J];电工技术杂志;2004年09期

8 全亚杰;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历程与动向[J];电焊机;2001年11期

9 李春旭,张学红,李芳;高频变压器漏抗对IGBT逆变电源工作状态的影响[J];电焊机;2004年01期

10 高迎慧;彭咏龙;;感应加热电源的负载匹配方案[J];电源技术应用;200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英;固态高频LLC电压型感应加热谐振逆变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金刚;电压型负载谐振变换器谐振槽路参数优化设计与负载匹配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亚斌;固态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控制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令枝;全固态高频多管并联逆变电源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素荣;基于DSP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3 孙金秋;基于FPGA的感应加热电源控制器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4 孙立萌;基于DSP的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数字化控制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5 周庆红;高频感应加热逆变电源扩容技术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肖淼;基于改进空间矢量的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7 刘永丰;感应加热电源负载匹配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8 初中原;基于IGBT的150kHz大功率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刘福祥;高性能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10 路景阳;IGBT并联组件均流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良亮,肖岚,龚春英,严仰光;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产生原因及其检测与抑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9期

2 高芬,亓迎川;基于重复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技术[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吴勇;郭京蕾;;基于无主从式和数字均流的逆变器并联研究[J];电力电子;2005年04期

4 江春红;;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常用控制方案[J];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谢孟;李耀华;韩继文;赵众;张吉先;;基于预警单元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分层故障诊断系统[J];电气传动;2006年08期

6 张丹红;李乐;刘开培;;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控制的一种改进下垂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5期

7 阚加荣;谢少军;;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系统中数字锁相环的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8 刘俊华;竺兴妹;;无互连线逆变器并联系统均流分析[J];电源世界;2007年05期

9 成晟;邵英;;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J];电气技术;2008年01期

10 姚玮;陈敏;陈晶晶;朱鹏军;钱照明;;一种用于无互连线逆变器并联的多环控制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岚;严仰光;;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亓迎川;胡荣强;;基于重复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技术[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陈息坤;余蜜;康勇;陈坚;;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樊金泽;朱晓红;;改进动态特性以及功率均分效果的微网逆变器并联下垂控制方法[A];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5 肖岚;胡文斌;龚春英;;基于主从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良亮;胡文斌;严仰光;;逆变器并联运行两种环流抑制方法比较[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武华;何湘宁;;基于主从方式逆变器并联方案的建模、分析和实现[A];浙江省电源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君杰;冯峰;林新春;段善旭;康勇;;用于逆变器并联的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余蜜;陈国英;张宇;康勇;段善旭;;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中瞬时均流的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吕志鹏;罗安;;不同容量微源逆变器并联功率鲁棒控制研究[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尧;基于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网络控制技术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良亮;无输出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汪洪亮;逆变器并联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基于光伏并网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俞宏霞;基于网络控制及功率下垂控制的单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怀梅;多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李婧;基于功率均分控制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国强;光伏逆变器并联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6 周元峰;微网中三相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汇灵;光伏发电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D];西华大学;2013年

8 徐宏;微网中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王尚;微网中光伏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辉;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的单相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31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431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1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