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充裕性指标的电力系统可接纳风电容量评估
本文关键词: 风电接纳能力评估 储能容量配置 充裕性指标 调峰容量 蒙特卡罗模拟 出处:《电网技术》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立足于风电功率的统计特性,提出一种计及充裕性指标的系统接纳风电能力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历史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通过模拟计算不同风电容量、储能容量下系统的调峰不足概率、调峰不足期望、发电不足概率以及发电不足期望4种充裕性指标,评估满足给定充裕性水平下的系统可接纳风电的容量。此外,提出一种含风、储系统的综合净负荷以及调峰需求的实用计算方法,基于双线性插值理论,建立了充裕性水平、可接纳风电容量、储能容量的函数关系,为风电容量、储能容量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以实际电网接纳风电能力评估为例,对比了不含储能、含不同储能容量等多种情景下的风电接纳能力,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power,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ability of system to accept wind pow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dequacy index. The method is based on historical operation data and calculates different wind power capacity through simulation. Under the energy storage capacity the system peak shaving insufficient probability the peak shaving insufficient expectation the generation insufficient probability and the generation insufficient expectation four kinds of adequacy index. In addition, a prac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bilinear interpolation theory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integrated net load and peak load of the system with wind and storage.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of wind power capacity and energy storage capacity is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ind power capacity and energy storage capacity. Finally, the assessment of wind power capacity in actual power grid is taken as an example. In this paper, the wind power acceptance capacity without energy storage and with different energy storage capacity is compared,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nalyzed and explained.
【作者单位】: 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辽宁省电力公司;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5A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7027,51277034)~~
【分类号】:TM614
【正文快照】: 不足期望4种充裕性指标,评估满足给定充裕性水平下的系统可接纳风电的容量。此外,提出一种含风、储系统的综合净负荷以及调峰需求的实用计算方法,基于双线性插值理论,建立了充裕性水平、可接纳风电容量、储能容量的函数关系,为风电容量、储能容量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芝茗;苏安龙;鲁顺;;基于电力平衡的辽宁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3期
2 孙荣富;张涛;梁吉;;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评估及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4期
3 于大洋;宋曙光;张波;韩学山;;区域电网电动汽车充电与风电协同调度的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4期
4 徐乾耀;康重庆;张宁;樊扬;朱浩骏;;海上风电出力特性及其消纳问题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2期
5 张谦;王海潜;谢珍建;;江苏电网消纳大规模风电的电源规划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2期
6 刘德伟;黄越辉;王伟胜;郭剑波;;考虑调峰和电网输送约束的省级系统风电消纳能力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2期
7 汪宁渤;王建东;何世恩;;酒泉风电跨区消纳模式及其外送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22期
8 张宏宇;印永华;申洪;梁双;王皓怀;;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方法的风电并网系统调峰裕度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1期
9 胡泽春;丁华杰;孔涛;;风电—抽水蓄能联合日运行优化调度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2期
10 衣立东;朱敏奕;魏磊;姜宁;于广亮;;风电并网后西北电网调峰能力的计算方法[J];电网技术;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行舟;李雪明;陈振寰;陈永华;王福军;赵杰;;甘肃酒泉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2 胡维昊;陈哲;王晓茹;;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3 魏伟;田炜;石磊;;海上风电场并网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1年06期
4 邹见效;袁炀;黄其平;郑刚;曾斌;彭超;;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降功率优化算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白阳;曾庆锋;;大规模风电接入后在冬季供热方式下电网的控制方式[J];电力技术;2010年10期
6 陈贺;李隽;韩丰;刘建琴;王智冬;;我国风电大规模集中开发有关问题探讨[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1期
7 姚金雄;张世强;;基于调峰裕度分析的榆林电网风电接纳能力[J];电力建设;2011年02期
8 林章岁;罗利群;;福建省风电出力特性及其对电网的影响分析[J];电力建设;2011年12期
9 王剑;姚天亮;郑昕;杨德洲;吴兴全;;分布式风电场分组可调分散并网方案[J];电力建设;2012年05期
10 孙伟卿;王承民;张焰;;智能电网中的柔性负荷[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冯利民;李群英;姚志忠;李成钢;;基于电动汽车集中充电的风电消纳模式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娅琳;沈浩东;杜红卫;赵浚婧;鲁文;;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技术研究综述[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忠会;谢义苗;王卉;李小文;万海翔;;计及风光系统出力随机性的电压风险评估[A];2014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郑雪阳;黎嘉明;文劲宇;孙树敏;李广磊;;独立海岛微网分布式电源容量优化设计[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新能源发电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刚;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崔杨;大规模风电场群联网的源网协调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姜文;计及风力发电的电力系统可靠性与动态经济调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静铁岩;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的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吴耀文;三级电网体系结构智能规划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邱威;考虑间歇性能源接入和运行安全的多目标有功优化调度[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凡鹏飞;风电并网电力系统充裕性决策模型和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李军徽;抑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及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王成福;风电场并入电网的调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王勇;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与评价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亮;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提高电力系统调峰能力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敏;风电接入对电网暂态稳定性及调峰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辛拓;风电场静/动态模型等值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宋曙光;风电功率波动特性及其与储能协调策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安驰宇;蒙西电网风力发电接纳能力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6 万振东;考虑大规模风电消纳能力的电网灵活规划[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黄润;电动汽车入网对电网负荷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刘照拯;基于多代理的配电网多故障分阶段抢修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9 杜继成;基于线性规划的Balmorel模型及其在风电并网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王伟;面向宏观决策的东北电网电源规划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东;薛峰;徐泰山;方勇杰;李碧君;;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及相关需求分析[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9年04期
2 吴义纯,丁明,李生虎;风电场对发输电系统可靠性影响的评估[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11期
3 严干贵;王茂春;穆钢;崔杨;周志强;戴武昌;;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联网运行建模及其无功静态调节能力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7期
4 江岳文;陈冲;温步瀛;;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机组组合问题随机模拟粒子群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6期
5 高德宾;李群;金元;于骏;张健男;;东北电网风电运行特性分析与研究[J];电力技术;2010年02期
6 张运洲;白建华;辛颂旭;;我国风电开发及消纳相关重大问题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01期
7 谢国辉;李琼慧;高长征;吴永梅;;基于Balmorel模型的风电消纳能力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5期
8 雷亚洲;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8期
9 贺益康,郑康,潘再平,刘其辉;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电系统运行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3期
10 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黄仁乐,王连贵;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大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协调策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慎航;风电场储能容量计算及虚拟储能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文娟;风电并网及其穿透功率极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赵冰;以调峰能力为约束的辽宁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裘士民;吴振起;;测量电容量的新方法[J];电子技术;1965年11期
2 李晶;赖延清;金旭东;刘业翔;;2.7V/3300F超大电容量超级电容器的批量制备[J];电池;2010年03期
3 ;静电容量式触控面板渐成主流[J];网印工业;2011年05期
4 周专;姚秀萍;常喜强;;光伏发电容量可信度分析[J];四川电力技术;2013年01期
5 吕丹;李电;;22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隐患事故分析[J];电力电容器;2006年03期
6 谢锦标;;风力发电容量预测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12年17期
7 谭忠富;刘丽萍;刘雪松;;综合资源规划下发电容量充裕度的优化设计方法[J];华东电力;2008年12期
8 冬雷;王丽婕;郝颖;胡国飞;廖晓钟;;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风力发电容量预测[J];太阳能学报;2011年05期
9 谢国辉;李琼慧;王卿然;;风电容量充裕性成本分析模型和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2012年10期
10 董恩沛;法拉级超大静电容量的测量[J];电子元件与材料;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士良;;论广义电容量[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刘伟;张古银;;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现场电容量测量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A];二○○二电力电容器学会论文集[C];2002年
3 钱华;李树山;;11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带电测试电容量的简易方法[A];二○○三年电力电容器学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欣;;500kVCVT电容量异常缺陷分析[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5 高鹏;魏富军;高儒昌;;安全膜防爆电容器电容量的稳定性[A];二○○二电力电容器学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章其鹤 刘志明 通讯员 汪华强 程颖;浙江500千伏变电容量翻番[N];中国电力报;2005年
2 北京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汤志强;安装技术不断突破 MLCC趋向“五化”[N];中国电子报;2007年
3 郝钢;松下电子开发系列新型电容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4 北京 孙德杰;电容器参数介绍[N];电子报;2005年
5 何小明 编译;超小型电容器发展动向[N];中国电子报;2005年
6 山东 房师荣;对电容器的储能认识[N];电子报;2004年
7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张惠丰;电容器在电工电子中的妙用[N];电子报;2007年
8 周道其;新型镁电池不污染环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9 余万芳;市区明年要建两座变电站一座发电厂[N];绍兴日报;2007年
10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 于凌宇;锂离子电容器:替代效应显现 产业化启动在即[N];中国电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鲁刚;电力市场环境下中长期发电容量充裕性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陶文斌;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容量充裕性调控机制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岩;考虑互补运行的风电容量可信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0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46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