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实现照明LED用p-ZnO中Ag-2N高共掺粒子数分数机理

发布时间:2018-01-26 06:00

  本文关键词: ZnO 电子结构 粒子数分数 第一性原理 p型共掺杂 出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 O晶体,N、Ag分别掺杂Zn O,以及Ag-2N共掺杂Zn O晶体的几何结构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了未掺杂Zn O晶体和不同掺杂情况下Zn O晶体的能带结构、总体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和电荷布居数.结果显示:Ag-2N共掺杂Zn O具有较稳定的结构,能有效提高载流子粒子数分数,更容易得到稳定的p型Zn O.
[Abstract]:Based on the first principle method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ZnO crystals with hexagonal wurtzite structure were doped with Zn-O. 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s of Ag-2N co-doped Zno crystals were compared, and the energy band structures of undoped Zno crystals and Zno crystals with different doping conditions were calculated. The total bulk density, fractional density of state and charge pop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Zno co-doped with 1: Ag-2N has a stable structure and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arrier particles. It is easier to obtain stable p-type Zn-O.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1020) 博士点基金新教师基金资助项目(20110201120002)
【分类号】:TM923.34
【正文快照】: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照明技术与传统的照明光源相比,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易维护、无污染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的绿色照明光源,目前已在手机、相机、LED背光源及夜景照明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Zn O是Ⅱ-Ⅵ族化合物,常温常压下的稳定相是六方纤锌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琨;范广涵;章勇;丁少锋;;N掺杂p-型ZnO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1期

2 袁娣;黄多辉;罗华峰;王藩侯;;Li,N双受主共掺杂实现p型ZnO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09期

3 左春英;温静;柏跃磊;;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 of N-Ag co-doping effect on electronic properties in p-type ZnO[J];Chinese Physics B;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平;邓胜华;;Si/Na杂质对Al晶界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霞;李宗宝;贾牧;;(Co,P)双掺杂MgF_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3 解晓宇;孙慧卿;王度阳;许轶;韩世洋;肖永能;;Na,N双受主共掺杂p型ZnO第一原理研究[J];功能材料;2012年02期

4 关丽;李强;金利涛;郭建新;周阳;耿波;赵庆勋;刘保亭;;Al,Ni掺杂ZnO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J];硅酸盐学报;2009年08期

5 王霞;李宗宝;谢泉;邓明森;;(Fe,N)双掺杂MgF_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6 王青;梁纪锋;兰斌;张仁辉;;N/Ga掺杂ZnO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史秀洋;苏希玉;王梅;;Li掺杂ZnO系统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J];发光学报;2014年12期

8 ;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N-doped P-type β-Ga_2O_3[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2年01期

9 张小超;樊彩梅;丁永波;梁镇海;韩培德;;Al-N共掺杂ZnO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0年06期

10 雷哲锋;王发展;赵超;陈霞;王博;;锯齿型ZnO单壁纳米管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谭红琳;金属离子掺杂的ZnO第一性原理计算及透明导电薄膜制备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陈建林;Al掺杂与Al-Sc共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微观组织及光电性能[D];湖南大学;2009年

3 李香萍;ZnO薄膜的MOCVD制备及ZnO/Si发光器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来鹏;Al-IB族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第一性原理计算[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钟爱华;超声喷雾热解法ZnO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3 夏英杰;基于“湿电子态”效应的铝介质膜-H_2O互作用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董琳;Al_2O_3、GaAs和ZnO薄膜的原子层淀积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李强;掺杂ZnO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王丽丽;ZnO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7 李汝虎;ZnO的表面吸附和掺杂[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刘午妹;ZnO纳米棒薄膜及其在DSSC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尹爱查;ZnO纳米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10 刘爽;CVD法制备锑掺杂ZnO薄膜及其发光器件的特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胜;杨天鹏;刘维峰;徐艺滨;梁红伟;常玉春;杜国同;;p型ZnO掺杂及其发光器件研究进展与展望[J];材料导报;2006年01期

2 盛苏;方国家;袁龙炎;;p型ZnO薄膜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年06期

3 张富春;张志勇;阎军锋;张威虎;;氧化锌p型共掺杂精细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年05期

4 徐群和;康俊勇;;ZnO中Li相关缺陷结构性质[J];发光学报;2006年04期

5 朋兴平,杨映虎,宋长安,王印月;In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2004年11期

6 贺洪波,易葵,范正修;ZnO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J];光学学报;1998年06期

7 李书要;李瑜煜;;p型ZnO薄膜的研究新进展[J];电工材料;2008年02期

8 曾昱嘉,叶志镇,吕建国,李丹颖,朱丽萍,赵炳辉;衬底温度对Al+N共掺p-ZnO薄膜性能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05年03期

9 卢洋藩;叶志镇;曾昱嘉;陈兰兰;朱丽萍;赵炳辉;;Li-N-H共掺法制备p型ZnO薄膜[J];无机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10 侯清玉;赵春旺;金永军;;Al-2N高共掺浓度对ZnO半导体导电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慎安;摩尔只是物质的量单位[J];中国计量;1999年10期

2 李慎安;;粒子数密度单位及量值表述[J];中国计量;2013年06期

3 丁斌刚;宁平治;张大立;;BCS理论下粒子数涨落的研究[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7年01期

4 吴江涛,刘志刚,赵小明;分子动力学模拟中不同短程作用力计算方法的效率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5 张琢基;建议修改基本量n的名称[J];中国计量;1997年10期

6 廖继志;角动量投影的粒子数守恒方法[J];中国科学(A辑);1999年03期

7 苏杭丽;;超声波在悬浮液中的衰减[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8 许晓军;王凤飞;蔡萍根;魏高尧;隋成华;;基于幂次相互作用的二维磁性团簇耦合能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12期

9 金太浩,,赵正姬,曾谨言;全同超形变带转动惯量的粒子数守恒计算[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4年03期

10 余雷,刘树新,雷奕安,曾谨言;稀土区正常变形奇核-偶核全同带的物理机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盖伟;冯志全;孟祥旭;尚爱丽;;基于动态粒子数模型的人手跟踪方法[A];第八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2)论文集CHCI[C];2012年

2 郭建友;孟杰;张双全;;RMF理论框架下用粒子数守恒方法处理对关联[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贺晓涛;刘树新;于少英;曾谨言;赵恩广;;Tl同位素中全同带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暨第六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会议文集(一)[C];2004年

4 贺晓涛;刘树新;于少英;曾谨言;赵恩广;;Tl同位素中全同带的研究(英文)[A];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邓阿丽;夏云杰;;利用分束器产生的一类非经典光场[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海涛;捕获原子中的有限粒子数效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辛t熿

本文编号:1464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464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