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LC的空调负荷双层优化调度和控制策略
本文关键词: 需求响应 空调负荷 直接负荷控制 双层优化 负荷聚合商 负荷调度 出处:《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空调负荷占电力终端设备的比重逐年增长,已成为峰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深了中国高峰时段的供需矛盾,导致峰谷差进一步拉大。但同时空调负荷具有一定热存储能力,具备巨大的负荷调节潜力,可以通过需求响应纳入到电力系统调度中。为此,提出了基于直接负荷控制的空调负荷双层优化调度和控制模型。在宏观层模型中,根据负荷聚合商在各时段的空调负荷出力和报价,优化调度计划,最小化电力公司负荷调度成本;在微观层模型中,通过优化其管辖范围内空调负荷的控制策略,使得实际的空调负荷出力与调度计划尽可能保持一致并最大化其利益。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所提出模型的应用方法。
[Abstract]:The propor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load in power terminal equipment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peak load, which deepen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during the peak period in China.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air conditioning load has a certain heat storage capacity, has a huge load regulation potential,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power system dispatching through the demand response. A two-layer optimal scheduling and control model for air conditioning load based on direct load control is proposed. In the macro layer model, the scheduling plan i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load output and quotation of the load aggregator in each period of time. Minimizing load dispatching cost of power company; In the micro-layer model,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air conditioning load in its jurisdiction is optimized. The actual air conditioning load outpu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cheduling plan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its benefits are maximized.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illustrated by an example.
【作者单位】: 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7028)~~
【分类号】:TM73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经济和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电力供需经常处于偏紧状态[1];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用电量和耗电比重逐年上升,其电力终端设备中比重较大的为空调负荷[2],该类负荷数量大、容量总和大,一般构成用电峰荷[3],导致峰谷差进一步拉大[4]。电力短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娜;何德明;李国庆;;电力需求响应的决策因素与分类模型[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许道林;谢松;;基于模糊线性规划的居民直接负荷控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年01期
3 张钦;王锡凡;王建学;冯长有;刘林;;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3期
4 张景超;陈卓娅;;AMI对未来电力系统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2期
5 张钦;王锡凡;别朝红;王建学;;电力市场下直接负荷控制决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9期
6 夏叶;康重庆;宁波;丁茂生;;用户侧互动模式下发用电一体化调度计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1期
7 李同智;;灵活互动智能用电的技术内涵及发展方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2期
8 李扬,王治华,卢毅,李军红,张长沪;南京市夏季气温——日峰荷特性分析[J];电网技术;2001年07期
9 贺春光;;夏季电网最大负荷与气温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11年05期
10 李慧星;高赐威;梁甜甜;;华东区域智能电网环境下的负荷调度[J];华东电力;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娜;何德明;李国庆;;电力需求响应的决策因素与分类模型[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刘颖;宋先华;;基于物联网构想下的量测体系功能变化探讨[J];电测与仪表;2009年S2期
3 梁洪浩;丁国茂;江大川;;适应智能电网的用户互动服务平台设计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2年01期
4 梁洪浩;武占河;江大川;;适应智能电网的计量自动化系统实施方案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2年03期
5 蒋上行;周建华;;智能电机发展概念及研究探讨[J];电工技术;2010年12期
6 王孟邻;张勇军;林建熙;;分布式电源技术的发展述评[J];电气应用;2011年09期
7 唐志伟;陈奇志;;基于智能电表的电力用户服务系统设计[J];电力学报;2011年06期
8 曾鸣;田廓;;智能用电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1期
9 张钦;;有关我国电价改革的几点探讨[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2期
10 李晓梅,周晖,李冬梅;夏季日峰荷与人体舒适度的灰色关联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蓓蓓,李扬,唐国庆;冰蓄冷空调技术对南京地区电网调峰的影响[J];节能与环保;2002年08期
2 冯晓蒲;张铁峰;;基于实际负荷曲线的电力用户分类技术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0年09期
3 杨建萍;南京市居民用电负荷特性分析与思考[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2期
4 纪洪,李冬梅,王浩锐,叶蕾,白雪莹;北京地区夏季电力市场调查报告[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3期
5 弋长青,杨华,李顺福,王豫川,王芳楼;西北电网高耗能企业用电市场调研报告[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4期
6 王冬容;;价格型需求侧响应在美国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年04期
7 丁宁,吴军基,邹云;基于DSM的峰谷时段划分及分时电价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23期
8 方勇,张少华,李渝曾;一种激励相容的电力市场可中断负荷管理合同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4期
9 秦祯芳,岳顺民,余贻鑫,陈文斌,王绍绵,卜祥志;零售端电力市场中的电量电价弹性矩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05期
10 陈星莺,谢俊;计及风险的输配分离电力市场供电公司最优竞价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李林陶;;浅谈某技术资料档案楼空调设计[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2 刘永安;;中央空调如何运行节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3 陈超核;丁力行;;海南省小型独立生态居住系统太阳能空调的研究与运用[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周友斌;杜治;詹佳佳;;2010年湖北电网负荷与气温关系及负荷特性分析[J];湖北电力;2010年S2期
5 王清勤,,赵志安,杨纯华,李守功;提高空调负荷计算软件实用性的技术研究[J];制冷学报;1996年02期
6 吴兴生;中型商场空调负荷计算[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2年04期
7 童艳,魏玲;华府大厦通风空调工程设计[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孙靖,程大章;基于季节性时间序列模型的空调负荷预测[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9 李民;朱慰慈;;2005年夏季镇江地区空调负荷特点分析[J];江苏电机工程;2006年02期
10 杨培志;;空调列车运行时环境温度的曲线拟合[J];制冷;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韬;杨成汉;;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法预测空调负荷的一点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2 陈红兵;涂光备;李德英;;大空间建筑负荷分配的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3 白贵平;冀兆良;;围护结构隔热形式对室内热稳定性及空调负荷的影响[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4 王鸿雁;郝骁琦;;汽车展厅空调设计特点[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5 黄健;陈琳;;应用DSM技术推广蓄能空调削峰填谷可行性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郭式伟;吕建;张秀兰;;基于改进Elman网络的空调负荷预测[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7 李峥嵘;赵明明;郁盛;李浩翥;杜璇;;高反射率涂料对空调建筑墙体负荷影响的模拟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8 韩如冰;徐志茂;李洪丰;;夏季空调对电力负荷的影响[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谷波;魏跃文;陆震;;冰蓄冷系统控制方式研究(二)[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张春路;李灏;丁国良;陈芝久;;空调负荷新型计算方法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七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范琛;宁波地热空调不抢电[N];杭州日报;2006年
2 记者 钱怡;气温升1℃全市空调负荷增50万千瓦[N];苏州日报;2011年
3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空调负荷将耗尽10个三峡电站[N];南方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钟文;严格控制空调负荷 纳入电力应急预案[N];成都日报;2005年
5 宋晓华;我省电网用电负荷昨创新高[N];新华日报;2007年
6 记者 冯杰 实习生 吴扬莉;节能先从空调做起[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记者 王旭东邋通讯员 孟永平;今夏我市时段性缺电矛盾仍存在[N];绍兴日报;2007年
8 记者 任荃;“小黑匣”吹雾 空调节电21%[N];文汇报;2006年
9 记者 张立君;信义玻璃开发成功热反射汽车夹层玻璃[N];中国建材报;2006年
10 肖意;推广蓄冰空调为电网“减负”[N];深圳特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伟;双层规划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郑宝华;财政资源配置制度视野里的新农村建设主体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于娜;电力需求响应参与系统运行调控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刘继东;电力需求侧响应的效益评估与特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5 刘晓;新能源电力系统广域源荷互动调度模式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冯劲梅;基于空调排风与墙体能量交换的建筑节能[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陈森;基于可变路网结构的应急资源调度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赵亮;地区电网智能调度理论与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王新;定制产品建模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电除尘器开发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冯小平;上海世博园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s
本文编号:1477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47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