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的系统构建与并网方式
本文关键词: 近海风电 波浪能发电 潮流能发电 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系统 并网 出处:《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近海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发电装置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融合近海风电、波浪能发电以及潮流能发电的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系统。设计了系统结构,采用导管架式基础平台结构固定3种发电装置。针对近海风电和潮流能发电可能采用不同发电机类型,提出了综合发电系统的3种并网连接方式,并通过时域仿真对不同的并网方式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3种并网连接方式下,综合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均能够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当电网侧发生扰动,近海风电和潮流能发电采用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时,综合发电系统的动态响应最佳。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offshore renewable energ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a hybrid offshore wind power is proposed. Integrated offshore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with wave energy and tidal current. The system structure is designed. Three kinds of power generation devices are fixed with the structure of ducted base platform. Aiming at the possibility of different generator types for offshore wind power generation and power flow energy generation, three kinds of grid-connected modes of integrated generation system are put forwar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put power of the integrated generation system can track the change of the input signal under the three connection modes.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integrated generation system is optimal when the disturbance occurs on the power grid side and the direct driv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is used for offshore wind power generation and power flow energy generation.
【作者单位】: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海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700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专项(BK2011026)~~
【分类号】:TM61
【正文快照】: 0引言海洋覆盖着地球百分之七十的表面,蕴涵着巨大的能量,据估算其能量总和大大超过了目前全球能源的需求。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的海洋能主要分布在近海。近海能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海可再生能源主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新;李响;艾芊;解大;;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及变流器技术研究[J];电力学报;2007年04期
2 雷亚洲;与风电并网相关的研究课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8期
3 吴必军;邓赞高;游亚戈;;基于波浪能的蓄能稳压独立发电系统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5期
4 游亚戈;李伟;刘伟民;李晓英;吴峰;;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4期
5 马舜;李伟;刘宏伟;林勇刚;;25kW独立运行式水平轴潮流能发电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4期
6 王刚;厉文超;王树杰;王建国;李坤;;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开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4期
7 吴峰;张小平;鞠平;;电池储能在直接驱动式波浪能发电场并网运行中的应用(英文)[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4期
8 王志新;王承民;艾芊;蒋传文;房鑫炎;武黎;;近海风电场关键技术[J];华东电力;2007年02期
9 黄维平;刘建军;赵战华;;海上风电基础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海洋工程;2009年02期
10 仲颖;郑源;刘美琴;赵振宙;;我国东南沿海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探究[J];可再生能源;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文涛;;海上风电机组运输与安装方式研究[J];船舶工程;2011年02期
2 黄守道;孙延昭;黄科元;;风电机组并网问题研究[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3 马瑞;周志飞;徐慧明;徐晓东;;考虑风速特性的动态电压崩溃指标[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4 袁越;李强;李群;张新松;;风电功率特性分析及其不确定性解决方案[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5 薛尚青;蔡金锭;;风电场不同控制策略对电网电压稳定影响的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3期
6 孙银锋;李国庆;顾黎明;韩悦;;含双馈风电机组的配电网潮流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张帆;李国庆;张宇阳;张万林;;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建模控制仿真[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李海波;;浅析我国风电场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0期
9 魏晓光;汤广福;魏晓云;迟永宁;;VSC-HVDC控制器抑制风电场电压波动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4期
10 魏晓光;迟永宁;魏晓云;汤广福;;电压源换相高压直流输电改善异步发电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雪松;李超;马幼捷;李季;于阳;;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赵莹;邹亚麟;;风电并网技术研究[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3 吴义纯;丁明;张立军;;含风电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A];第三届安徽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建峰;蔡安民;刘晶;;我国海上风机基础形式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5 王凤云;王辉;;国内外海上风电场现状及其基础设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晔;李红涛;;海上风机支撑结构设计分析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张慧池;孙雪梅;张付喜;孙金丽;;近海导管架式测风塔主结构建造方法[A];’2008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韩自奋;;甘肃电网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应用功能探讨[A];水电站梯级调度及自动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崔杨;穆钢;严干贵;张斌;;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的动态建模及仿真分析[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潘庭龙;纪志成;;变速恒频双馈风电系统的建模及运行特性分析[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燕;碟形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的水动力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孟s,
本文编号:1488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48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