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辆行驶行为特性建模的电动汽车充放电策略与分析
本文选题:电动汽车 切入点:车辆行驶行为特性 出处:《电网技术》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分析电动汽车充放电对区域配电网的影响,减小充电负荷对电网的负面冲击,对离家时间、到家时间、每日行程个数和单个行程距离4个关键要素进行建模,建立了车辆行驶行为特性模型。基于行驶行为特性,通过两阶段优化模型,对电动汽车充放电代理商(aggregator)建立了考虑电池充放电寿命损耗的"最小费用?最小波动"(minimum-costleast-fluctuation,MCLF)的充放电策略。该方法的目标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减少充放电代理商的运营费用,并将充放电负荷波动降到最低。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表明:当电池成本降至现阶段的1/4,放电电价提高到0.6元/kW?h,电动汽车参与对电网放电才会有显著的经济收益;谷电价时长为8 h可以有效减小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造成的冲击。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harge and discharge o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network,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harge load on the power grid, and model the four key factors, such as the time of leaving home, the time of arrival, the number of daily trips and the distance of single stroke. The vehicle driving behavior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driving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through the two-stage optimization model, the "minimum cost" considering the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life loss is established for th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gent of electric vehicle aggregator. The aim of this method is to reduce the operating cost of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gents on the basis of satisfying the needs of users, and to minimize the fluctuation of charge and discharge loa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ffective. It is also shown that when the cost of the battery drops to a quarter of the current level, the discharge price increases to 0.6 yuan / kW? H, electric vehicle participation in the electric network discharge will have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and the valley electricity price of 8 hour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mpact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on the grid.
【作者单位】: 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21063,U1301254,61304212)~~
【分类号】:U469.72;TM9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声銮;;第62届日内瓦国际汽车展览会所展出的电动汽车[J];世界汽车;1993年01期
2 ;世界电动汽车研制概况[J];机电新产品导报;1995年04期
3 王颖洁;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王勇;电动汽车技术初探[J];城市公共交通;2002年02期
5 ;电动汽车的发展给电工行业带来市场机遇[J];电器工业;2002年11期
6 ;法国的电动汽车开发[J];公路与汽运;2002年06期
7 胡树华,杨威;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战略分析[J];北京汽车;2004年03期
8 ;欧盟将启动新的电动汽车发展计划[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9 孙冰;;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对电力营销的影响[J];大众用电;2011年03期
10 ;膨胀的电动汽车充电站[J];中国汽车界;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宏;汪映荣;;核电和电动汽车协同发展的生命周期评价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4 张梦洁;田令;;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何玉鑫;;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现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唐浩;;在电动汽车产业化过程中实现技术创新[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炳力;赵韩;;贯彻“汽车新政”加快安徽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钱立军;张翔;;基于系统仿真的电动汽车优化技术[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罗韬;石建珍;;稀土政策与电动汽车及储能行业的发展[A];中国稀土储氢材料产业链的发展与共赢——第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1年
10 张铁军;;低碳背景下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规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松泽成文;普及电动汽车需解决四项关键课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杨冬;电动汽车能否顺利驶入“产业化时代”[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修霄云;政府应率先使用电动汽车[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4 刘维东;电动汽车是全速前进还是减速慢行?[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海燕;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有四大优势[N];中国质量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向杰;中国电动汽车之路怎么走?[N];科技日报;2009年
7 刘哲;愿电动汽车“河南造”早成气候[N];河南日报;2009年
8 张金江 吕鸿 李潇 吴成良 (本报驻西班牙记者 张金江 本报记者 吕鸿);欧盟欲靠发展电动汽车搏未来[N];人民日报;2010年
9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林伯强;中国的汽车梦应该是一个电动汽车梦[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10 实习生 郭子峰 记者 马建敏;电动汽车:如何破解“充电难”[N];河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乐峰;需求侧管理视角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田文奇;基于时空双尺度的电动汽车换电站有序充电调度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王建;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有序充电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郑丹;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交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于强强;基于行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与服务容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李书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分析及环境效益评价[D];吉林大学;2014年
7 李高望;含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运行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翔;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罗汉武;电动汽车灵活接入的充电设施需求预测、运行与能效评估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0 张志森;电动汽车最优自动变速及能量回馈的控制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电动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开发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张新磊;电动汽车总体设计及性能仿真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朱华;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及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郝东辉;电—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苗军;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思维;基于镁合金的轮毂式电动汽车整体式车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贾学强;电动汽车电控单元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哲;双轮直驱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9 翟跃;电动汽车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邢斌;电动试验车动力系统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1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56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