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发布时间:2018-03-14 22:18

  本文选题:太阳能电池模型 切入点:参数估计 出处:《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光伏电池模型参数的快速准确辨识在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预测、最大功率点跟踪以及电池故障模型的特性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大部分传统智能算法用于系统参数辨识时的辨识精确受参数初值影响较大,而且算法易陷入早熟的问题,利用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SA-CPSO)对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将混沌算法与粒子群算法融合,对粒子群进行混沌初始化并促使陷入局部最优的粒子进行混沌搜索,引导其跳出局部极值从而搜索到更好的解;同时引入自适应调整策略来有效控制全局与局部搜索,提高了进化后期算法的收敛精度。经过仿真和实验测试,证明SA-CPSO算法在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面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快速性。还通过实验探讨了辐照度变化对太阳能电池参数的影响。
[Abstract]:The fast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 model parameters is used to predict the output power of photovoltaic array. The research of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ttery fault model is of great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The accuracy of most traditional intelligent algorithms used in system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initial parameters. Moreover, the algorithm is easy to fall into premature problem. The parameters of photovoltaic cell model are identified by using adaptive chao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A-CPSO), and the chaos algorithm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re fused. The chaos of particle swarm is initialized and chaotic search is made to lead the particle to jump out of the local extremum to find a better solution, and the adaptive adjustment strategy is introduced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global and local search. The convergence accuracy of the lat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is improv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SA-CPSO algorithm has high accuracy and rapidity in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 model, and the influence of irradiance on the parameters of solar cell is also discussed through experiments.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2009CB219700) 天津市重点科技支撑项目(09ZCGYGX01100) 天津市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2011E1-002)资助
【分类号】:TM9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祚庥,陈立泉;人类将提前迎接太阳能时代[J];今日中国论坛;2005年08期

2 陈观生;;基于光伏电池和直流压缩机的太阳能冰箱可行性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德松;;光伏窗口[J];太阳能;2006年03期

4 朱炜锋;张宇祥;王文静;;采用滞环比较法实现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追踪[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14期

5 鹏飞;;有光就有电:“无线世界”向我们走来[J];太阳能;2006年06期

6 唐文芳;丁宣浩;卢文全;;光伏电池单元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直接检测法[J];可再生能源;2007年06期

7 张瑞宁;石新春;;改进干扰观测法在独立光伏系统中的应用[J];太阳能;2007年11期

8 张宇;张宇翔;凌飞;;基于DSP控制的光伏电池模拟器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0期

9 何薇薇;杨金明;;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系统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8年08期

10 王长江;;基于MATLAB的光伏电池通用数学模型[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印寿根;陈永胜;;石墨烯材料光伏电池的研究[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翟小锋;赖建军;;包含近场热传递的热光伏电池系统的性能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志钢;张丽莎;胡俊青;;面向生物体系的980nm激光驱动光伏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傅望;郭珂;周林;;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研究[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徐琴芳;忽满利;李听昕;赵佩;高平安;梁磊;向光华;孙浩;;光伏电池表面周期性微结构减反特性分析与计算[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Martin A.Green;;第三代光伏电池:高效与低成本[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谢志元;赵云;付莹莹;;混合溶剂对共轭聚合物/富勒烯衍生物薄膜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8 陈锦地;黄昱瑞;刘舜维;郑照翰;王俊凯;;硫化镉奈米粒对聚3-己基噻吩/苯基C61丁酸甲酯光伏电池效率提高与其对光伏电池薄膜材料结构排列之影响[A];2010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彭新村;李国兴;张宝林;赵晓薇;董鑫;郑伟;杜国同;;叠层结构GaInAsSb热光伏电池的设计和优化[A];第十一届全国MOCVD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席燕燕;周剑章;蓝碧波;陈红香;林仲华;;氧化还原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光伏电池[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程兴东 安娜;中电投西安100万千瓦光伏电池项目开工[N];中国电力报;2008年

2 记者 胡丹;国产光伏电池量大价低[N];浙江日报;2010年

3 刘婷婷 赵关良;让太阳能发电价格降到1元/度[N];中国环境报;2008年

4 记者 孙利华;超日助推国内一流太阳能电池基地建设[N];洛阳日报;2008年

5 浙江 华忠;自制太阳能充电器[N];电子报;2008年

6 张辉 巩珊珊;保定高新区展示低碳发展新成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7 邹慧;多晶硅市场供不应求 高赢利水平仍将延续[N];中国电子报;2008年

8 丁冰邋李斌;我建成新型光伏发电示范电站[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记者 任君;国内首座太阳能聚光光伏示范电站在我市建成[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蔡忠仁;中英合作提高光伏电池效率[N];中国化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小娟;基于硅纳米线阵列的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罗新泽;多酸/ZnO光伏电池的构建和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伟;光伏电池表面微结构制备及其抗反射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4 王云峰;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综合利用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张彩珍;太阳能级硅(SOG-Si)光伏电池中多孔硅吸杂工艺及其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吴春华;光伏发电系统逆变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7 章丹艳;用于现代电源系统的若干关键控制芯片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8年

8 胡义华;小型光伏系统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张军朝;路灯、景观灯照明控制系统节能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任碧莹;户用式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策略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传涛;双电源太阳能路灯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莫尘;独立光伏发电的自动跟踪系统[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杨建菲;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4 张瑞宁;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5 虞正琦;基于模糊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MPPT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常立强;BIPV单体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翟小锋;高效率热光伏电池系统的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利;光伏电池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9 杜慧;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10 周昶;光伏电池阵列模拟电源的研究与设计[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3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613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